-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城南舊事.惠安館(美繪版)(精裝繪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878895
- 條形碼:9787556878895 ; 978-7-5568-7889-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南舊事.惠安館(美繪版)(精裝繪本) 本書特色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推薦書目,“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城南舊事》以作者的童年生活為背景素材,展示從兒童到少年的成長軌跡。在《惠安館》里,英子剛六歲。渾不懂事:太陽老高了,還不肯起身, “躺在床上, 看那道太陽光里飛舞著的許多小小的、小小的塵埃。”人小力微:端一盆水,“連晃帶灑,潑了我自己一身水”;卻很俠義:當與她同年齡的街坊小孩被油鹽店伙計欺負時,她“有說不出的氣惱,一下竄到妞兒身旁, 插著腰問他們: ‘憑什么?’” 兒童的善良讓小英子去關注被別人認為是“瘋子”的秀貞,與她成為朋友;兒童的純真讓小英子分不清好人和壞人,與“小偷”相約“我們看海去”;兒童的機靈讓小英子發現爸爸情況不對后去撮合蘭姨娘和德先叔;兒童的真誠讓小英子對宋媽的遭遇滿懷同情,對她的離去在不舍中又顯童趣。 《城南舊事》不只是立足于兒童本位進行童年書寫,追尋的也不是只知單純享受的天真童年,而是用兒童天真無邪的目光去觀察悲歡離合的成人世界,在童稚與大人的互動中呈現人性、人生和社會的復雜性。七十余幅海量精美插圖,幫助孩子輕松理解經典文學,從而為經典閱讀搭建橋梁。在眾多版本的《城南舊事》中,本書精選寫作時間*早的《惠安館》一篇,也是*能體現天真純粹的兒童視角的一篇,作為小學低年級孩子熟悉和了解經典文學名著《城南舊事》的起點。 同時,相對于市場上其他“美繪版”而言,本書重在以繪本的方式講述故事,七十余幅海量精美插圖,緊密銜接文字內容,幫助小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
城南舊事.惠安館(美繪版)(精裝繪本) 內容簡介
《城南舊事》是臺灣文學界“祖母”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初版于1960年,包括《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等五個短篇故事,全書近十萬字。 《惠安館》為全書**篇,講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小英子的一個朋友。小英子對她非常同情,于是答應幫秀貞找小桂子。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后,立刻帶女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這殘忍的一幕,是小英子告別童年的開端。
城南舊事.惠安館(美繪版)(精裝繪本) 作者簡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1918年出生,1923年隨家人來到北京南城居住,整個童年都在北京度過,1948年回到臺灣后開始自己的文學創作。獲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終身成就獎、第二屆扶輪社文學獎。林海音的小說,在海峽兩岸通常被劃入懷鄉文學、女性文學的范疇。但她同時又是一位愛心深重、童心未泯的作家,經常追憶童年往事,并熱心地為兒童編刊物,寫童話。代表作品有《城南舊事》《冬青樹》《曉云》。 張冬彧:出生于北京。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1982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現為中央電視臺美術設計師。同時致力于繪本創作,曾創作繪本《遙遙的風箏》《小橘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