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華法系特質新探:基于法律形式和司法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64240
- 條形碼:9787010264240 ; 978-7-01-026424-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法系特質新探:基于法律形式和司法技術 內容簡介
在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或一個區域的法系中,法律形式和司法技術*能反映相應法制文明的特質。本書共有10章,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的重要成就以及中華法系的基本特質。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深入探討了中國古代帝制時期法律形式的種類、關系及其變遷,分設五章;下篇則專注于研究帝制時期的司法樣式,對帝制時期的比類邏輯、中道司法價值、判例制度以及守法行權等問題進行了全面考察,分設五章。 中國古代的法律形式在構成上,主要分為“設范立制”和“正刑定罪”兩大類別。前者為“設制”,即要求為的行為規范,后者為“處罰”,即禁止為的行為規范,二者構成一種邏輯上的規范結構。這種劃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儒家在國家治理上的基本價值取向,即先教化后處罰的思想在法律中的具體應用。通過對中國古代,特別是帝制時期法律形式、司法樣式的考察,揭示中國古代法律文明的特質,為全面深入理解中華法系的精神實質提供了途徑。
中華法系特質新探:基于法律形式和司法技術 目錄
中華法系特質新探:基于法律形式和司法技術 作者簡介
胡興東,云南臨滄人,博士、教授,現為云南大學法學院法律史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法律史、區域法制史、邊疆民族地區司法和糾紛解決機制等問題研究。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及參著 20余部;在《中國法學》《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光明日報》等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90多篇。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10項。代表性著作主要有:《生存范式:理性與傳統》(2005年)、《中國古代死刑制度史》(2008年)、《西南民族地區糾紛解決機制研究》(2013年)、《中國少數民族法律史綱要》(2015年)、《宋元斷例輯》(2020年)、《司法改革進程中基層檢察院運行實效研究:基于Y省的考察》(2023年)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