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碳中和目標下多能融合戰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863702
- 條形碼:9787508863702 ; 978-7-5088-6370-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碳中和目標下多能融合戰略 內容簡介
我國煤油氣和風光水核等各分系統相對獨立,存在系統壁壘,難以合并"同類項",導致能源系統結構性矛盾突出,整體效率不高,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問題。缺乏能聯系不同能源種類、打破系統壁壘、促進能源系統統一、多能互補融合的關鍵技術是核心。以中科院為代表的一批國內能源領域的科研機構經過多年研究,針對現有能源系統中系統割裂的問題,提出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多種能源之間互補融合的"多能融合"理念,布局并積累了一批多能融合技術,并在典型區域開展綜合示范,為碳中和目標下我國能源系統發展提供了探索。本書結合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的進展,系統闡述多能融合理念、技術框架和關鍵技術,并通過典型場景、典型區域綜合示范,分析多能融合戰略對我國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支撐引領作用,供廣大科研人員參考。
碳中和目標下多能融合戰略 目錄
目錄叢書序前言第1章 能源系統發展趨勢 11.1 國際主要國家和組織能源系統發展趨勢 11.1.1 美國 11.1.2 歐盟 61.1.3 德國 101.1.4 日本 141.1.5 結語 161.2 我國能源系統發展現狀、目標與趨勢 181.2.1 我國能源系統發展現狀 181.2.2 我國能源系統發展目標 191.2.3 我國能源系統發展趨勢 20第2章 多能融合的理念與技術框架 232.1 多能融合的理念 232.1.1 多能融合的定義 232.1.2 多能融合的層級 232.1.3 多能融合的政策意義 242.2 多能融合的戰略需求 262.2.1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求 262.2.2 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需求 352.2.3 能源科技創新發展需求 362.2.4 產業轉型發展需求 372.2.5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戰略 382.2.6 區域協調發展需求 402.3 多能融合的技術路徑 422.3.1 多能融合技術框架 422.3.2 主線一: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與耦合替代 422.3.3 主線二: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補與規模應用 432.3.4 主線三:高耗能工業低碳零碳流程再造 442.3.5 主線四: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優化 44第3章 多能融合關鍵技術清單與路線圖 453.1 以合成氣/甲醇為平臺的化石能源耦合替代關鍵技術與路線圖 453.1.1 技術平臺內涵 453.1.2 煤化工與石油化工多能融合關鍵領域與技術清單 453.1.3 煤化工與石油化工多能融合關鍵技術發展路線圖 523.2 以儲能為平臺的可再生能源規;藐P鍵技術與路線圖 523.2.1 技術平臺內涵 523.2.2 儲能與可再生能源系統融合關鍵領域與技術清單 543.2.3 儲能與可再生能源系統融合關鍵技術發展路線圖 613.3 以氫能為平臺的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融合關鍵技術與路線圖 623.3.1 技術平臺內涵 623.3.2 氫能推動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系統融合的關鍵領域與技術清單 643.3.3 氫能推動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系統融合的關鍵技術發展路線圖 733.4 以二氧化碳為平臺的碳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與路線圖 763.4.1 技術平臺內涵 763.4.2 二氧化碳推動碳資源循環利用融合的領域與關鍵技術清單 773.4.3 二氧化碳推動碳資源循環利用融合的關鍵技術發展路線圖 853.5 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動能源系統融合場景 883.5.1 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內涵 883.5.2 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及能源系統融合領域及關鍵技術清單 883.5.3 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能源系統融合關鍵技術發展路線圖 91第4章 多能融合技術專利導航與布局分析 924.1 專利分析方法介紹 924.2 多能融合技術專利概況 934.2.1 多能融合技術專利檢索 934.2.2 多能融合技術專利概況分析 944.3 氫能平臺專利技術分析 984.3.1 綠氫與石油化工融合 984.3.2 綠氫與煤化工融合 1024.3.3 綠氫與鋼鐵行業融合 1054.3.4 綠氫與水泥行業融合 1084.3.5 綠氫與交通行業融合 1114.3.6 綠氫與電力行業融合 115第5章 多能融合區域綜合示范 1205.1 多能融合示范區總體情況 1205.1.1 多能融合區域綜合示范的目的 1205.1.2 多能融合典型區域選取 1235.2 榆林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發展 1245.2.1 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的基礎與優勢 1245.2.2 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的定位 1405.2.3 榆林開展多能融合示范的重點舉措 1415.2.4 榆林開展多能融合示范的關鍵技術分析 1525.2.5 榆林多能融合示范效果分析 1535.3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發展 1645.3.1 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發展的基礎與優勢 1645.3.2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的定位 1675.3.3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的重點舉措 1685.3.4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關鍵技術分析 1705.3.5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效果分析 1795.4 甘肅武威核能與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示范發展 1825.4.1 甘肅武威發展核能與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的基礎與優勢 1825.4.2 甘肅武威發展核能與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的定位 1845.4.3 甘肅武威風光核氫儲多能融合的重點舉措 1855.4.4 甘肅武威風光核氫儲多能融合的關鍵技術 1865.4.5 甘肅武威風光核氫儲多能融合示范的效果分析 1885.5 山東省工業流程再造多能融合示范發展 1905.5.1 山東省工業流程再造多能融合示范的基礎與優勢 1905.5.2 山東省工業流程再造多能融合示范的定位 1925.5.3 山東省工業流程再造多能融合示范的重點舉措 1935.5.4 山東省工業流程再造多能融合示范的關鍵技術分析 1975.5.5 山東省工業流程再造多能融合示范的效果分析 205第6章 碳中和目標下多能融合戰略效果 2126.1 基于能源系統模型的分析方法 2126.2 碳中和目標下我國能源系統發展情景設定 2146.2.1 情景設定的核心問題 2146.2.2 情景設定的關鍵參數 2166.3 不同情景下能源系統發展 2256.3.1 基礎假設參數結果 2256.3.2 參考情景 2256.3.3 碳中和情景 2306.4 基于情景比較的多能融合效果分析 2376.4.1 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與耦合替代 2376.4.2 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補與規模應用 2386.4.3 高耗能工業低碳/零碳流程再造 2396.4.4 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安全 2416.4.5 碳中和目標達成的成本比較分析 243第7章 碳中和目標下多能融合戰略發展的結論與建議 2457.1 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提升多能融合理念與技術對國家戰略目標的支撐 2457.2 進一步激發各創新主體的積極性,推動多能融合創新體系的落實 2457.3 進一步明確多能融合技術變革發展的優先級,制定多能融合核心技術突破的路線圖 2467.4 進一步推進跨領域的多能融合示范 2477.5 進一步推進典型區域的多能融合示范 2477.6 進一步提升多能融合理念與技術的國際合作 247參考文獻 24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