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放射性核素污染與防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85695
- 條形碼:9787030785695 ; 978-7-03-078569-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放射性核素污染與防治 內容簡介
核能的快速發展和核電的利用產生了大量放射性廢物,部分放射性核素不可避免地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環境污染并給人類健康帶來重大危害。因此,基于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威脅,有效地將環境中放射性核進行分離和富集,對環境治理、維護生態穩定和公共安全,是一項具有挑戰性且具有深遠意義的工程。基于環境中放射性核素修復的納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調控性,通過功能化可以改變其物理化學特性,其納米尺度所具有的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更有助于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修復。近年來,各種納米材料如納米零價鐵(nZVI)基磁性納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氮化物(MXene)、金屬有機骨架(MOF)和共價有機物框架(COF)因其在放射性廢水污染的防護治理中的有效應用而被廣泛探索。本書重點介紹了放射性核素的污染以及上述納米材料在污染的防護與治理領域的應用。
放射性核素污染與防治 目錄
目錄第1章 緒論11.1 概述11.1.1 放射性核素概述11.1.2 放射性核素污染修復技術概述21.1.3 放射性核素污染修復材料概述41.2 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化學性質61.2.1 鑭系元素71.2.2 錒系元素91.2.3 放射性同位素141.3 放射性核素污染修復技術151.3.1 化學沉淀技術151.3.2 生物修復技術161.3.3 光催化技術171.3.4 吸附技術181.3.5 電化學技術191.3.6 膜分離技術211.3.7 離子交換技術221.4 新型環境納米材料241.4.1 納米零價鐵材料241.4.2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251.4.3 共價有機框架材料271.4.4 二維過渡金屬碳/氮化物材料281.4.5 碳基納米材料301.5 本章小結32參考文獻33第2章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及其對水體中放射性核素離子的去除502.1 概述502.2 MOFs及其復合材料的合成502.2.1 UiO系列502.2.2 MILs系列512.2.3 ZIFs系列532.2.4 MOFs基納米材料552.3 MOFs材料對放射性核素的去除572.3.1 對鈾的去除572.3.2 對釷的去除622.3.3 對锝(錸)的去除652.3.4 對鍶的去除772.3.5 對銫的去除802.3.6 對硒的去除822.4 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862.4.1 穩定性862.4.2 選擇性942.4.3 重復利用性942.5 本章小結94參考文獻95第3章 共價有機框架材料及其對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去除1043.1 概述1043.2 COFs的合成方法1053.2.1 溶劑熱合成法1053.2.2 離子熱合成法1053.2.3 微波加熱合成法1063.2.4 機械研磨合成法1063.2.5 界面合成法1073.2.6 其他合成方法1073.3 構筑COFs的反應類型1083.4 COFs的分類1093.4.1 B-OCOFs1093.4.2 亞胺基COFs1113.4.3 肼鍵COFs1113.4.4 偶氮鍵COFs1123.4.5 烯酮-胺鍵COFs1123.4.6 酰胺COFs1133.5 COFs吸附放射性核素的應用及性能1133.5.1 對鈾的吸附1133.5.2 對碘蒸氣的吸附1183.5.3 對其他放射性核素的吸附1213.6 本章小結122參考文獻122第4章 MXene及其對水體中放射性核素離子的去除1264.1 概述1264.2 MXene的結構與性質1274.2.1 MXene的結構1274.2.2 MXene的性質1284.3 MXene的制備方法1314.3.1 HF刻蝕法1314.3.2 原位HF刻蝕法1324.3.3 熔鹽刻蝕法1334.3.4 電化學刻蝕法1334.3.5 其他方法1344.4 MXene材料對放射性核素離子的去除1344.4.1 對U(VI)的去除1374.4.2 對Th(IV)的去除1444.4.3 對Eu(III)的去除1454.4.4 對Cs(I)和Sr(II)的去除1454.4.5 對Ba(II)的去除1474.4.6 對Pd(II)的去除1484.4.7 對Re(VII)/Tc(VII)的去除1484.4.8 對I的去除1494.5 本章小結150參考文獻151第5章 nZVI及其復合材料對廢水中有毒和放射性金屬離子的吸附和還原性去除1555.1 概述1555.2 nZVI及其復合材料的合成與性質1575.2.1 納米零價鐵1575.2.2 表面改性納米零價鐵1585.2.3 多孔材料支撐的nZVI1595.2.4 材料包裹的nZVI1605.3 重金屬與nZVI基納米材料的相互作用機制1605.3.1 吸附機理1615.3.2 還原機理1615.3.3 氧化機理1625.3.4 其他特殊的相互作用機制1625.4 影響nZVI基納米材料性能的因素1635.4.1 pH1635.4.2 共存離子1645.4.3 反應時間1655.4.4 溫度1665.4.5 天然有機物1665.5 nZVI及復合材料在環境修復中的應用1675.5.1 在放射性核素固定化中的應用1675.5.2 在去除重金屬離子方面的應用1715.6 nZVI基納米材料的行為和毒性1775.7 本章小結179參考文獻179第6章 碳基納米材料與環境放射化學1906.1 概述1906.2 碳基納米材料的理化性質1916.2.1 活性炭1916.2.2 石墨烯1936.2.3 碳納米管1966.2.4 碳納米纖維1986.3 碳基納米材料對放射性核素的去除應用2016.3.1 活性炭基納米材料的去除應用2026.3.2 石墨烯基納米材料的去除應用2066.3.3 碳納米管基納米材料的去除應用2096.3.4 碳納米纖維基納米材料的去除應用2136.3.5 其他碳材料吸附劑及應用2166.4 碳基膠體顆粒與核素的相互作用及其環境行為2216.4.1 膠體系統的性質2226.4.2 負載核素的碳基材料在環境中的遷移2226.5 本章小結224參考文獻225第7章 生物質基吸附材料及其對放射性核素的去除2387.1 概述2387.2 生物質基吸附材料的分類2387.2.1 微生物材料2397.2.2 生物質廢棄物2407.2.3 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2427.2.4 生物質炭2457.3 生物質基吸附材料的結構與性能調控策略2477.3.1 生物生長復合2477.3.2 接枝改性2497.3.3 表面復合2507.3.4 空間結構調控2517.3.5 炭化2537.3.6 摻雜改性2547.4 生物質基吸附材料與放射性核素的作用機理2557.4.1 表面絡合2557.4.2 離子交換2567.4.3 生物還原2577.4.4 生物礦化2577.4.5 生物積累2587.5 影響生物質基材料吸附性能的因素2597.5.1 pH2597.5.2 干擾離子2607.5.3 反應時間2607.5.4 溫度2617.5.5 有機物2617.5.6 其他影響因素2627.6 生物質基吸附材料對放射性核素的去除2627.6.1 對鈾的吸附去除2627.6.2 對銫的吸附去除2677.6.3 對鍶的吸附去除2717.6.4 對其他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去除2747.7 本章小結276參考文獻27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