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亞洲中部干旱區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90101
- 條形碼:9787030790101 ; 978-7-03-079010-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亞洲中部干旱區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多項科研成果基礎上,實地考察、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資料凝練而成。全書共分為 8章,第1章總體介紹了亞洲中部干旱區的地理環境特征及土地退化對該區域帶來的社會環境問題。第2章論述了中亞地區的氣候及干旱的時空特征。 第3章從草地生產力的角度討論了中亞地區草地的退化問題。第4章通過土地退化指標評估了中亞土地退化格局,同時分析了中亞土地退化的驅動要素和評價了中亞土地退化的風險。第5章評估了中亞重點區域咸海流域的生態脆弱性。第6章和第7章分析了阿姆河流域的生態脆弱性和土地退化情況。第8章主要針對亞洲中部干旱區的土地退化防治提出對策和措施。
亞洲中部干旱區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目錄
目錄前言第1章 概論 1 1.1 土地退化背景及概念 1 1.1.1 土地退化背景 1 1.1.2 土地退化概念 3 1.2 研究區概況 3 1.2.1 亞洲中部干旱區的氣候與干旱概況 4 1.2.2 亞洲中部地區的土地覆被 5 1.3 中亞地區土地退化 8 1.4 土地退化引起的區域社會環境問題 9參考文獻 10第2章 亞洲中部干旱區氣候與干旱時空特征 14 2.1 亞洲中部干旱區降水與溫度變化 14 2.2 亞洲中部干旱區氣象干旱事件基本特征 16 2.2.1 基于游程理論的干旱事件識別 16 2.2.2 干旱區域化分析 19 2.3 近 50年亞洲中部干旱區的干旱事件特征 21 2.3.1 典型干旱事件的特征 25 2.3.2 干旱空間特征分析 27 2.3.3 干旱的周期性分析 31 2.3.4 亞洲中部干旱區的氣象干旱事件特征 32 2.4 亞洲中部干旱區的氣象干旱事件動態特征 33 2.4.1 三維聚類干旱事件識別及特征定量化方法 33 2.4.2 三維聚類干旱事件提取驗證 37 2.4.3 干旱事件動態特征分析 38 2.5 亞洲中部干旱區的農業干旱監測 48 2.5.1 降水與植被指數的時滯分析 48 2.5.2 OSDCI干旱指數 49 2.5.3 OSDCI干旱指數的驗證分析 50 2.5.4 農業干旱嚴重度分類及驗證 55 2.5.5 典型干旱年干旱監測 58參考文獻 63第3章 亞洲中部干旱區草地生產力變化與草地退化 66 3.1 亞洲中部干旱區草地生產力時空變化評價方法 67 3.1.1 亞洲中部干旱區草地生產力評價模型 67 3.1.2 集成經驗模式分解 (EEMD) 69 3.1.3 亞洲中部干旱區草地生產力時空變化的統計分析 70 3.1.4 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亞洲中部干旱區草地生產力變化的定量評價方法 71 3.2 中亞草地生產力不同時間尺度的變化特征 72 3.2.1 中亞草地生產力月尺度變化特征分析 72 3.2.2 中亞草地生產力季節尺度變化特征分析 72 3.2.3 中亞草地生產力年際尺度變化特征分析 73 3.3 中亞草地生產力空間變化特征 75 3.3.1 中亞草地實際生產力空間分布格局 75 3.3.2 中亞草地實際生產力空間變化特征分析 75 3.3.3 中亞草地潛在生產力空間變化特征分析 77 3.4 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中亞草地生產力時空變化特征的影響 77 3.4.1 定量評價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中亞草地生產力的相對影響 77 3.4.2 主要氣候因子對中亞草地生產力的影響分析 79 3.4.3 主要人類活動對中亞草地生產力的影響分析 81參考文獻 83第4章 中亞土地退化時空格局與特征 86 4.1 亞洲中部土地退化時空格局 86 4.1.1 亞洲中部干旱區土地退化監測指標 86 4.1.2 中亞土地退化評估方法 87 4.1.3 中亞地區土地退化過程 89 4.1.4 土地退化過程年際突變 92 4.1.5 氣候變化和人為干擾的相對作用 94 4.1.6 各植被類型土地退化主要驅動因素 95 4.2 中亞植被退化驅動要素 99 4.2.1 中亞地區植被退化空間分布特征 99 4.2.2 植被退化持續性特征 100 4.2.3 季節氣候因子變化特征 102 4.2.4 NDVI與氣候變化的相關性分析 103 4.2.5 植被退化的驅動因素分析 106 4.3 中亞土地退化風險評價 112 4.3.1 土地退化風險評估方法 112 4.3.2 質量指標空間分布特征 116 4.3.3 ESAI空間評估 117 4.3.4 ESAI水平的收斂性分析 121 4.3.5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土地退化風險的影響 122 4.3.6 不同時間段的敏感性空間收斂模式 124參考文獻 126第5章 咸海流域生態風險時空特征分析 131 5.1 水分壓力和種植強度指數 132 5.2 水分壓力時空變化和突變年份檢測 132 5.3 耕地變化及種植強度與農業用水相關性 136 5.4 不同區域農業用水對農作物產量影響 139 5.5 水分壓力空間差異性及影響分析 143 5.5.1 水分壓力空間差異性 143 5.5.2 水分壓力影響分析 145參考文獻 147第6章 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及其時空特征 149 6.1 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50 6.1.1 研究區概況 150 6.1.2 指標選擇原則 151 6.1.3 評價指標選擇 152 6.1.4 評價指標共線性診斷 153 6.1.5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54 6.1.6 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158 6.1.7 生態脆弱性評價方法 161 6.2 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與時空特征 163 6.2.1 1990~ 2015年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定量評價 163 6.2.2 1990~ 2015年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整體時間變化特征 165 6.2.3 阿姆河流域不同生態脆弱性等級的時間變化特征 166 6.3 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的空間特征分析 169 6.3.1 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的空間格局 169 6.3.2 阿姆河流域不同土地覆被類型的生態脆弱性差異 172 6.3.3 地形導致的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的差異 173 6.4 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的機制分析與對策建議 175 6.4.1 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的驅動機制分析 175 6.4.2 應對阿姆河流域生態脆弱性的對策與建議 177參考文獻 178第7章 阿姆河三角洲土地退化及景觀生態風險評估 181 7.1 阿姆河三角洲土地退化評估 181 7.1.1 土地退化評估方法 182 7.1.2 1990~ 2015年土地利用變化 185 7.1.3 土壤鹽漬化時空動態分析 187 7.1.4 土地退化的時空評估 189 7.1.5 土地退化過程的驅動因素 193 7.1.6 三角洲土地退化驅動力分析 196 7.2 阿姆河三角洲景觀生態風險評估 198 7.2.1 景觀類型變化特征 199 7.2.2 景觀生態風險指數的構建 202 7.2.3 阿姆河三角洲景觀指數變化特征 204 7.2.4 阿姆河三角洲景觀生態風險時空特征 206 7.2.5 景觀生態風險空間自相關分析 209 7.2.6 阿姆河三角洲景觀生態風險驅動力分析 211 7.2.7 對策與建議 216參考文獻 217第8章 亞洲中部干旱區土地退化防治對策與措施 222參考文獻 225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