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事個案公正的法律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91193
- 條形碼:9787519791193 ; 978-7-5197-9119-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事個案公正的法律方法 內容簡介
與“同案同判”相比,建立在個別化考量基礎上的差異化判決,更符合司法活動的本質和規律,也更有利于實現個案中的正義。刑事個案公正幾乎可以成為司法公正的一個試金石,常常需要接受公眾正義直覺的檢驗。本書聚焦于刑事案件個案公正的實現這一議題,為刑事司法勾勒出一個尋求個案公正的基本方法路徑。
刑事個案公正的法律方法 目錄
一、法律的一般公正
二、個案公正
三、司法公正的實質是個案公正
四、何為刑事個案公正
五、刑事個案公正的外在判斷標準
六、刑事個案公正的法治意義
第二章 同案同判對刑事個案公正的意義
一、刑事案件的“同案”如何判定
二、刑事案件“同案”判定的實踐難題
三、正本清源:從同案同判到類似案件類似判決
四、如何理性看待刑事案件的同案不同判
第三章 作為個案公正載體的差異化刑事判決
一、個案公正的表達:一致性還是差異化
二、刑事案件差異化判決的制度基礎
三、刑事案件差異化判決的學理基礎
四、從司法的本質看刑事案件的差異化判決
五、刑事案件差異化判決的合理邊界
第四章 作為個案公正方法手段的刑法解釋
一、法官的適用解釋應成為法律解釋的常態
二、刑法解釋的必要性在于將一般公正具體化
三、重述“法律適用”的真相
四、規范的解釋與事實的解釋的不同
五、刑法解釋論:形式解釋還是實質解釋
六、刑法解釋的原則與限度
第五章 作為個案公正自我約束的刑事判例制度
一、刑事判例在法典化制度下的合理定位
二、法典化制度下刑事判例對個案公正的價值
三、中國案例指導制度對刑事個案公正的意義
四、刑事判例的實質:刑法解釋的載體
五、刑事判例形成的制度機制
第六章 作為個案公正天平的刑事裁量權
一、刑事裁量權的制度意義
二、刑事裁量權的場域
三、刑事裁量權的限制
第七章 作為個案公正具體表達的定罪說理
一、相關判決的基本情況分析
二、不同定罪背后可能的原因分析
三、不同定罪理由的理論評價
四、定罪說理的類案意義
第八章 作為個案公正制度技術保障的量刑規范化
一、量刑規范化的界定
二、量刑規范化對刑事個案公正的意義
三、基準刑的合理界定
第九章 作為個案公正調節因素的酌定量刑情節
一、酌定量刑情節的適用原則
二、單個酌定量刑情節的適用規則
三、多個酌定量刑情節的適用規則
結 語
后 記
刑事個案公正的法律方法 作者簡介
周少華,寧夏靈武人,法學博士,曾先后任教于西北政法大學、東南大學法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現任廣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刑法學科帶頭人、《數字法學》主編。
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哲學、刑法解釋學、法理學。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法律科學》《法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刑法之適應性:刑事法治的實踐邏輯》等4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多項。
7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成果獎,2010年入選教 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倪震,陜西漢中人,法學博士,曾任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現任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分則實務與量刑理論。在CSSCI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個人專著1部,參與國家與省部級課題多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