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癥醫學(翻譯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62351
- 條形碼:9787117362351 ; 978-7-117-36235-1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年重癥醫學(翻譯版) 本書特色
本書由歐洲重癥重癥醫學會組織編寫,由來自英、法、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重癥醫學和老年醫學領域權威專家共同撰寫,由國內老年重癥領域的知名專家團隊共同翻譯。
1.隨著老年人在我國人口中比例增加,醫院和ICU患者中的高齡患者也呈升高趨勢,老年重癥監護成為ICU領域新的關注點與挑戰。但是,如何對高齡重癥患者進行合適的干預是兩難問題,國內亦缺乏對老年尤其高齡重癥患者管理的系統性研究和指導意見。
2.本書由歐洲重癥重癥醫學會(ESICM)組織編寫,由來自英、法、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重癥醫學和老年醫學領域專家共同撰寫,是來自不同國家的頂級專家團隊合作的成果。該書受到國際重癥醫學界尤其老年重癥醫學領域相關醫護人員的高度關注,為他們提供了高齡重癥患者的*新管理的指導。
3.這本書對所有成人ICU、急診、老年科、內科醫生以及護士均有指導價值,幫助他們在面臨高齡重癥患者這一重要亞群體帶來的特殊挑戰時,如何以一種既尊重生命又尊重死亡的方式管理這一群體。
老年重癥醫學(翻譯版)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講述了衰老相關的生理改變,全面回顧了高齡重癥患者監護中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重點闡述了高齡重癥患者的流行病學特點、老年綜合征、各系統和重癥臟器功能的改變,診斷、監測和治療,以及在治療方案選擇時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填補了目前高齡重癥患者管理的空白。本書具有很高的臨床指導和實用價值,每章均包括一個重要信息列表,以及在實際臨床場景中應用理論知識的實例,以便讓讀者在進行診斷和治療之前能夠快速熟悉并重新認識病理生理,指導臨床實踐。
老年重癥醫學(翻譯版) 目錄
**篇 高齡重癥患者/ 1
第1 章 老齡化和高齡重癥患者的人口統計學 / 2
1.1 引言:老齡人口統計學 / 3
1.2 歐洲的多樣性 / 3
1.3 高齡的一般健康問題 / 5
1.4 高齡患者的ICU 收治 / 5
1.5 ICU 中的高齡患者 / 6
第2 章 高齡重癥患者的管理目標 / 9
2.1 引言 / 10
2.2 高齡患者的特點 / 10
2.3 高齡患者的ICU 收治 / 11
2.4 高齡患者ICU 管理的目標 / 13
第二篇 與年齡相關的生理變化/ 17
第3 章 與年齡相關的生理變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 18
3.1 引言 / 19
3.2 中樞神經系統衰老 / 19
3.3 衰老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 / 23
第4 章 與年齡相關的生理變化:高齡重癥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 35
4.1 引言 / 36
4.2 對重癥治療有臨床意義的衰老相關的心血管生理學 / 36
4.3 循環衰竭:休克的類型 / 39
第5 章 與年齡相關的腎臟變化及其生理后果 / 49
5.1 腎臟老化的(病理)生理學 / 50
5.2 組織學和形態學 / 50
5.3 腎功能/ 腎功能變化 / 51
5.4 對藥物治療的影響 / 53
5.5 急性腎損傷高齡患者治療的各個方面 / 54
第6 章 免疫系統改變 / 57
6.1 引言 / 58
6.2 免疫系統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 60
6.3 免疫衰老 / 63
6.4 新冠感染病例 / 64
6.5 膿毒癥病例 / 65
6.6 重新思考免疫衰老的概念 / 66
第7 章 藥物代謝 / 73
7.1 引言 / 74
7.2 藥物不良反應 / 74
7.3 衰弱 / 75
7.4 老年人藥代動力學變化 / 75
7.5 口服藥物的吸收 / 75
7.6 非口服藥物的吸收 / 76
7.7 生物利用度 / 76
7.8 藥物分布 / 76
7.9 藥物代謝 / 77
7.10 藥物排泄 / 79
7.11 知識缺陷:臨床試驗中老年患者的代表性不足 / 80
第三篇 老年綜合征/ 87
第8 章 共病 / 88
8.1 引言 / 89
8.2 老年共病:我們知道什么? / 89
8.3 共病和重癥 / 92
第9 章 老年人的多藥治療 / 98
9.1 引言 / 99
9.2 藥物治療的流行病學 / 100
9.3 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 / 101
9.4 多藥治療的影響 / 102
9.5 多藥治療的風險因素 / 102
9.6 具有抗膽堿能作用和抗膽堿能負荷的藥物 / 103
9.7 多藥治療和老年綜合征:衰弱和認知障礙 / 104
9.8 藥物和治療目標 / 105
9.9 老年人多重用藥的管理 / 106
第10 章 肌少癥 / 114
10.1 引言 / 115
10.2 肌少癥概述 / 115
10.3 肌肉質量、力量以及功能的評估 / 117
10.4 肌少癥的病因 / 119
10.5 肌少癥的流行病學和預后 / 120
10.6 肌少癥的治療 / 121
10.7 惡病質概述 / 121
10.8 惡病質的病因 / 122
10.9 惡病質和肌少癥的異同 / 122
10.10 惡病質的治療 / 123
10.11 急性肌少癥/ 123
第11 章 老年綜合征:衰弱 / 130
11.1 引言/ 131
11.2 衰弱的定義和病理生理學/ 131
11.3 衰弱模型/ 132
11.4 評估老年重癥患者衰弱的工具/ 133
11.5 衰弱的流行病學/ 136
11.6 衰弱在重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138
第12 章 營養不良 / 143
12.1 引言 / 144
12.2 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定義和風險因素 / 144
12.3 ICU 中的營養評估和預后 / 145
12.4 老年重癥患者的營養干預 / 148
第13 章 功能狀態和老年 / 157
13.1 引言 / 158
13.2 正常衰老和功能狀態改變的預測因素 / 158
13.3 功能狀態的測量 / 161
13.4 功能狀態及其對ICU 分診和結局的影響 / 164
第14 章 老年綜合評估 / 173
14.1 引言 / 174
14.2 什么是老年綜合評估(CGA)? / 174
14.3 評分和CGA / 176
14.4 CGA 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 176
14.5 CGA 的局限性 / 177
14.6 CGA 和重癥 / 177
第四篇 分診/183
第15 章 ICU 前分診:高齡重癥患者 / 184
15.1 引言 / 185
15.2 分診原則 / 186
15.3 高齡患者的關鍵問題 / 187
15.4 “限時治療試驗”在入院前分診中的潛在作用 / 189
15.5 實踐應用:包括高齡患者在內的綜合分診方法 / 190
第16 章 資源限制下的決策 / 200
16.1 引言 / 201
16.2 在限制條件下ICU 資源的可用性和利用率 / 201
16.3 個體患者的預測 / 203
16.4 ICU 的分診 / 204
16.5 年齡和老年狀態在分診決策中的作用 / 206
第17 章 高齡重癥患者使用危險評分,是否可行? / 212
17.1 引言 / 213
17.2 常用嚴重程度評分和預后模型的預后決定因素 / 214
17.3 生理功能紊亂的存在和嚴重程度 / 214
17.4 患者重癥前的健康狀況 / 214
第五篇 ICU 常規操作 /219
第18 章 呼吸支持治療 / 220
18.1 引言 / 221
18.2 經鼻高流量吸氧 / 222
18.3 經鼻高流量吸氧用于急性低氧血癥呼吸衰竭 / 222
18.4 經鼻高流量吸氧的其他適應證 / 223
18.5 急性低氧血癥呼吸衰竭應用經鼻高流量吸氧的爭議 / 223
18.6 無創機械通氣的發展 / 223
18.7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224
18.8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心源性肺水腫 / 224
18.9 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急性低氧血癥呼吸衰竭 / 225
18.10 無創機械通氣用于機械通氣撤機 / 226
18.11 無創機械通氣用于拔管后支持/ 226
18.12 無創機械通氣在術后的應用 / 226
18.13 有創機械通氣 / 226
18.14 比較有創通氣與無創通氣在新冠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應用 / 227
18.15 老年患者的撤機 / 228
第19 章 血管活性藥物 / 237
19.1 引言 / 238
19.2 液體復蘇 / 238
19.3 血管活性藥物 / 239
19.4 老年重癥患者的血壓目標 / 239
第20 章 高齡重癥患者的急性腎損傷和腎臟替代治療 / 244
20.1 引言 / 245
20.2 高齡重癥患者的急性腎臟損傷 / 245
20.3 ICU 內的腎臟替代治療:該治療應該用于高齡患者嗎? / 246
20.4 如何為高齡重癥患者提供腎臟替代治療? / 248
第21 章 鎮靜鎮痛 / 252
21.1 引言 / 254
21.2 疼痛 / 254
21.3 鎮靜 / 255
21.4 譫妄 / 256
21.5 疼痛、鎮痛、譫妄指南和ABCDEF 策略的實施 / 259
第22 章 高齡重癥患者的營養 / 264
22.1 引言 / 265
22.2 營養治療改善預后 / 265
22.3 綜合高齡重癥患者的特點 / 266
22.4 臨床挑戰 / 266
22.5 營養狀況作為治療的基礎 / 267
22.6 能量、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需求 / 268
22.7 再喂養綜合征 / 270
22.8 實際問題 / 271
22.9 監測喂養反應 / 271
22.10 后ICU 期 / 271
第六篇 保留和撤除治療/275
第23 章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 / 276
23.1 引言 / 277
23.2 關于老年重癥患者的思考 / 277
23.3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 / 278
23.4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的報道 / 280
23.5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的決定因素 / 280
23.6 患者和醫護人員在決策過程中的影響 / 281
23.7 限制生命支持治療的實施 / 282
23.8 ICU 期間的治療 / 282
23.9 限時試驗 / 282
23.10 死亡質量 / 284
第七篇 重癥治療后的結局/289
第24 章 重癥治療后的結局:生存率 / 290
24.1 引言 / 291
24.2 粗生存率的局限性 / 291
24.3 特定干預或住院后的生存率 / 292
24.4 定期生存率 / 292
24.5 特定隊列中的生存率 / 292
24.6 年齡的影響 / 293
24.7 性別的影響 / 295
24.8 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 / 295
24.9 衰弱的影響 / 295
24.10 限制治療的影響 / 296
24.11 報道的ICU 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是多少? / 297
24.12 報告死亡率的未來 / 298
第25 章 重癥治療后的結局:功能狀態 / 300
25.1 引言 / 301
25.2 功能狀態理論框架化 / 301
25.3 工具和方法 / 303
25.4 老年重癥患者的功能狀態評估 / 304
25.5 重癥治療后老年患者的功能狀況 / 305
第26 章 重癥治療后的結局:認知障礙 / 310
26.1 引言 / 311
26.2 流行病學 / 311
26.3 ICU 譫妄 / 313
26.4 ICU 住院前認知狀態、譫妄與ICU 后NCD 的關系 / 313
第27 章 康復 / 317
27.1 老年患者康復的一般原則 / 318
27.2 多學科交叉 / 319
27.3 評估康復潛能 / 319
27.4 高齡重癥患者的康復干預 / 320
27.5 早期康復治療的障礙 / 321
27.6 ICU 的轉出 / 322
27.7 未來方向 / 323
第28 章 照料者 / 327
28.1 引言 / 328
28.2 照料者的定義及其扮演的角色 / 328
28.3 照料者的負擔 / 331
28.4 支持照料者的措施 / 335
第八篇 特定疾病和狀況/343
第29 章 急性呼吸衰竭 / 344
29.1 引言 / 345
29.2 年齡相關的呼吸生理改變 / 345
29.3 心血管系統生理改變和急性呼吸衰竭的關系 / 347
29.4 急性呼吸衰竭中的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 / 347
29.5 急性呼吸衰竭的診斷 / 349
29.6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 349
29.7 老年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易感性 / 350
29.8 老年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 / 350
29.9 老年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撤機 / 351
29.10 老年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預后 / 351
29.11 老年新冠感染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預后/ 354
第30 章 老年膿毒癥 / 361
30.1 引言 / 362
30.2 定義 / 363
30.3 流行病學 / 363
30.4 診斷 / 363
30.5 老年患者的病原體檢測 / 363
30.6 免疫學 / 364
30.7 病理生理學 / 365
30.8 老年膿毒癥的治療 / 365
30.9 藥物: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 / 369
30.10 結局:死亡率、評分系統的預測值、功能結局和生活質量 / 370
30.11 分診和醫學倫理學/ 371
30.12 高齡膿毒癥患者的費用負擔 / 371
第31 章 急性腎損傷 / 377
31.1 引言 / 378
31.2 AKI 定義 / 378
31.3 AKI 流行病學 / 379
31.4 老年ICU 患者AKI 的危險因素 / 380
31.5 AKI 病理生理學 / 381
31.6 老年ICU 患者AKI 的診斷 / 383
31.7 老年ICU 患者AKI 的治療 / 384
第32 章 高齡重癥患者神經重癥 / 389
32.1 引言 / 390
32.2 流行病學 / 390
32.3 老年中樞神經系統生理學 / 392
32.4 老年患者治療的特殊性 / 394
32.5 預后和倫理 / 396
第33 章 術后患者:擇期手術 / 402
33.1 概述:入住ICU 是臨床路徑的一部分 / 404
33.2 高齡外科患者的術后并發率和死亡率 / 406
33.3 如何決定老年人是否入住ICU / 406
33.4 入住ICU 的條件 / 408
33.5 術后并發癥和入住ICU / 409
33.6 不同類型手術相關的具體問題 / 412
33.7 轉出標準 / 413
33.8 預后 / 413
33.9 *終考慮因素 / 414
第34 章 術后患者:緊急手術 / 419
34.1 引言 / 420
34.2 髖部骨折手術 / 420
34.3 老年術后管理模式的推廣:未滿足的需求 / 424
第35 章 譫妄 / 427
35.1 引言 / 428
35.2 定義和分類 / 428
35.3 流行病學 / 429
35.4 發病機制 / 429
35.5 臨床表現 / 431
35.6 診斷 / 432
35.7 鑒別診斷 / 433
35.8 預防 / 433
35.9 治療 / 434
35.10 預后 / 437
第36 章 大流行期間重癥治療的后勤挑戰和制約因素 / 440
36.1 引言 / 441
36.2 靈活性 / 442
36.3 優先級 / 443
36.4 COVID-19 患者ICU 前和ICU 后 / 445
36.5 資源受限時 / 446
36.6 疫情后 / 446
第九篇 展望未來/451
第37 章 老年重癥醫學的未來挑戰 / 452
37.1 引言 / 453
37.2 未來老年ICU 的組織形式 / 453
37.3 開展多學科合作 / 454
37.4 根據2017 研究議程,現在我們身在何處? / 455
37.5 老年重癥醫學的未來變化 / 455
索引/ 458
展開全部
老年重癥醫學(翻譯版) 作者簡介
李莉,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常務委員兼總干事,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學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浙江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委員,浙江省發明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衛生高層次創新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第一屆浙江省醫壇新秀。
蔡國龍,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第一、二屆青年委員,浙江省重癥醫學分會委員兼秘書,浙江省營養與代謝學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衛生高層次創新人才,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層次培養對象。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重癥醫學)后備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重點創新學科(膿毒癥學)學科帶頭人。《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中華內科雜志》、《解放軍醫學雜志》等雜志特邀審稿人。近5年來主持及參與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項目、衛生部行業基金及省部級、廳局級重點課題共10余項,發表論文40余篇。
朱建華,主任醫師,寧波市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寧波市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寧波市醫學會和醫師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重癥醫學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專委會委員,全國醫衛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個人”,浙江省“優秀醫師獎”,寧波市突出貢獻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