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浙東唐詩之路文旅融合的范本建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48143
- 條形碼:9787308248143 ; 978-7-308-24814-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東唐詩之路文旅融合的范本建構 內容簡介
本書從我國文旅融合的發展背景和模式出發,梳理了全球視野下的線性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研究和我國詩路文旅融合現狀后,對浙東唐詩之路上的杭州、紹興、臺州、寧波、舟山等地區的唐詩遺存,包括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和文化節事等,進行了詳實的田野調查,又重點對該詩路上的居民文化感知、文化認同和對旅游發展態度的關系,大數據分析下的游客感知意象兩個研究對象進行了數據收集與分析,從而建構了浙東唐詩之路上文化和旅游相融共生、互利共贏的發展思路和理念。同時選擇對詩路上天臺、新昌、柯橋、仙居四個縣級市(區)文旅融合存在的問題和優秀做法進行調查與提煉,并從價值、空間、文化、旅游、服務、生活等六個維度對浙東唐詩之路進行了重構,致力于打造一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旅融合新范式。
浙東唐詩之路文旅融合的范本建構 目錄
**章 文旅融合:背景與模式
**節 文化旅游融合的背景
第二節 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關系研究
第三節 國內外文化旅游融合的成功模式
第二章 全球視野下的線性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
**節 線性遺產的概念與內涵
第二節 線性遺產研究的主要流派及觀點
第三節 線性遺產的價值重構:從區域到場域
第四節 線性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模式研究與實踐經驗
第三章 詩路研究回顧與理論價值重塑
**節 中國唐詩文旅融合現狀
第二節 浙東唐詩之路的文旅融合
第三節 浙東唐詩之路文旅融合的價值重塑
第四章 浙東唐詩之路的資源調查
**節 浙東唐詩之路的歷史遺存
第二節 浙東唐詩之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三節 浙東唐詩之路的旅游資源
第四節 浙東唐詩之路的文化節事
第五節 浙東唐詩之路資源評價
第五章 浙東唐詩之路居民文化感知、文化認同和對旅游發展的態度的關系研究
**節 導言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變量的質量及結構分析
第五節 假設檢驗
第六節 結論和討論
第六章 浙東唐詩之路游客的感知意象研究:基于大數據的分析
**節 導言
第二節 相關研究基礎與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結果
第五節 結論和討論
第七章 浙東唐詩之路文旅融合典型案例
**節 天臺:文旅融合的機制創新典范
第二節 新昌:文旅融合的全域實現路徑
第三節 柯橋:文化旅游的多元融合典范
第四節 仙居:文旅融合的品牌塑造典范
第八章 浙東唐詩體驗旅游目的地案例——天臺縣始豐溪
**節 天臺縣始豐溪研究背景
第二節 天臺縣始豐溪景觀布局
第三節 天臺縣始豐溪品詩之路
第四節 天臺縣始豐溪重點文旅項目
第五節 天臺縣始豐溪公共文化品牌項目
第六節 天臺縣始豐溪其他配套設施
第九章 浙東唐詩之路文旅融合的范本構建
**節 價值維度建構:世界遺產界定標準與申遺價值
第二節 空間建構:文旅融合的詩意空間體系規劃
第三節 文化建構:詩路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推進
第四節 旅游建構:國際級唐詩體驗精品線路打造
第五節 服務建構:配套設施和服務的高質量建設
第六節 生活建構:文化遺產活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附錄:浙東唐詩之路上的唐詩選鑒
展開全部
浙東唐詩之路文旅融合的范本建構 作者簡介
張環宙,浙江外國語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浙江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主持多項國家級基金項目,并在2019年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取得浙江省人文地理學領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的重大突破。張環宙曾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和學術期刊上多次發表論文,創新性提出“兩河理論”并得到省內主要領導人的批示肯定。此外,張環宙參與指導浙江省旅游規劃等相關平臺建設。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