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史·當代卷》(第二編) 內容簡介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強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他指出:“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少有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立新時代之潮頭、通湖湘古今之變化、發湖湘學術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尤其是新時代十年的偉大成就,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全面、系統地研究當代湖南發展史的動力和信心。為此,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秉持30年前編撰《湖南通史》的初心,啟動了《湖南通史·當代卷》的編撰工作。
二編起于1978年改革開放,迄于2012年進入新時代前夕,聚焦湖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程,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等方面,論述湖南經歷的靠前的巨大變化、經濟社會的長足進步與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等。
《湖南通史·當代卷》(第二編) 目錄
**章偉大的轉折與改革開放的啟動 / 001
**節 工作中心的轉移 / 003一、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 / 003二、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補課 / 006三、貫徹《湖南工作座談會紀要》與系統清理“左”傾
錯誤 / 010四、平反冤假錯案與落實干部政策 / 014五、民主政治建設的恢復 / 021
第二節 國民經濟的調整與改革 / 026一、工作重點向經濟建設的轉移 / 026二、貫徹新“八字方針”調整全省經濟結構 / 029三、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全面推行 / 034四、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展開 / 041
第三節 社會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 050一、教育事業的恢復與發展 / 050二、科技工作的恢復與發展 / 056三、文學藝術領域的新進展 / 059
第二章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 063
**節 政治體制改革 / 065一、省、地、縣三級黨政機構的改革 / 065二、加強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 069三、全面整黨工作的展開 / 073
第二節 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 / 077一、國營企業的全面整頓與改革 / 077二、農村人民公社體制改革 / 084三、發展鄉鎮企業,加強小城鎮建設 / 087四、強化省際經濟聯合,促進對外經貿發展 / 091五、解決“山區失誤于山,湖區失誤于水”的問題 / 095
第三節 社會文化領域的改革與建設 / 099一、普及小學教育,發展職業教育 / 099二、科研機構和管理體制改革 / 103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開展 / 106
第三章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 111
**節 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經濟 / 113一、大刀闊斧的企業改革 / 114二、物價改革 / 118三、財稅、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 / 120四、擴大開放與設立湘南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 / 123五、“七五”期間的經濟成就 / 125
第二節 農村第二步改革的展開 / 128一、全面取消農副產品統購派購政策 / 128二、穩定糧食生產,調整產業結構 / 130三、積極發展農業新技術 / 133四、扶貧與山區開發 / 135
第三節 政治體制改革的探索 / 138一、行政機構改革 / 138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 140三、黨的建設與廉政建設 / 142
第四節 社會事業領域的改革與成就 / 144一、振興湖南經濟必先振興湖南教育 / 144二、依靠科技進步振興湖南經濟 / 147三、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 150
第四章加快改革開放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前進 / 155
**節 深化改革 / 157一、“八五”計劃與十年規劃的制定與實施 / 157二、放開南北兩口,建設“五區一廊” / 161三、轉換經營機制,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 163四、以“三促”方針開拓外貿工作新局面 / 167
第二節 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推進 / 170一、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170二、設立懷化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 / 172三、農業產業化進入初步發展階段 / 175
第三節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強民族工作 / 178一、開展城鄉社會主義思想教育 / 178二、貫徹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精神 / 180三、以扶貧工作促進民族地區發展 / 181
第四節 科教文衛領域的改革與發展 / 186一、實施“科技興湘”發展戰略 / 186二、教育工作全面改革 / 191三、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新成就 / 194
第五章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開放 / 199
**節 從“開放帶動”到“三化戰略” / 201一、確定新的發展思路 / 201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國有集體企業改革 / 207三、全方位多層次開放格局形成,對外開放邁出
新步伐 / 211四、正式實施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戰略 / 213五、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較快發展 / 216
第二節 強化農業基礎,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 219一、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和農墾管理體制改革 / 219二、水利工程建設和洞庭湖區治理 / 221三、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理順農村各類關系 / 225四、農村改革成效顯著 / 226
第三節 民營經濟蓬勃發展 / 228一、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 / 228二、縣域民營經濟發展及“邵東現象” / 235三、民營科技企業增長迅速 / 239四、民營經濟在全省經濟社會中的地位 / 241
第四節 黨的建設和政治建設加快推進 / 244一、“三講”教育和整改在湖南 / 244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在湖南 / 246三、大力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 / 247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建設高效政府 / 248
第五節 科教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成就斐然 / 252一、科技興湘,成就非凡 / 252二、教育強省,腳步堅實 / 256三、文化改革,引領潮流 / 261四、衛體事業,成就矚目 / 268
第六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 271
**節 推動農業大省向經濟強省轉變 / 273一、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
產業化 / 274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進程 / 275三、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 279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 283五、積極發展開放型經濟 / 286
第二節 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 291一、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教育 / 291二、改進干部作風 / 294三、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 296
第三節 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效 / 299一、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 299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 301三、“改陋習,樹新風” / 303四、積極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 304五、打造“誠信湖南” / 308六、高校精神文明建設 / 310
第四節 科教體衛成績突出 / 313一、科技進步和科學普及步伐加快 / 313二、各級各類教育得到發展 / 318三、加強衛生工作,成功戰勝“非典”疫情 / 329四、成功舉辦第五屆全國城市運動會 / 338
第七章堅持科學發展加快富民強省 / 343
**節 大力實施“一化三基”,全面推進“四化
兩型” / 345一、推進新型工業化 / 345二、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 / 350三、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 / 356四、推進信息化 / 361
第二節 黨的建設不斷加強 / 367一、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 / 367二、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 369三、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
問題的決定》 / 372四、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 378
第三節 文化建設掀起新高潮 / 380一、加快實施文化強省戰略 / 380二、區域文化資源保護與綜合開發 / 389三、大力實施科教興湘 / 392
第四節 社會民生穩步發展 / 400一、成功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等罕見自然災害 / 400二、實現洞庭湖及“四水”流域捕撈漁民上岸定居 / 402三、持續推動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 405
后 記 / 410
展開全部
《湖南通史·當代卷》(第二編) 作者簡介
鐘 君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院長(主任),省政協常委,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和中共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曾掛職擔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等。出版學術專著多部,在《求是》《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各類報刊發表論文、研究報告多篇,先后主持省部級課題多項,多次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勵,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特等獎。代表作有《馬克思靠譜》《讀懂中國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價值研究》《社會之霾——當代中國社會風險的邏輯與現實》《公共服務藍皮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