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低溫煤焦油結構與反應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68131
- 條形碼:9787030768131 ; 978-7-03-076813-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低溫煤焦油結構與反應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主要為西北大學李冬老師及其科研團隊成員近十五年來在煤焦油深加工領域的科研成果。作者將本團隊在煤焦油領域目前所發表的五十余篇論文三十余篇專利,以及上百場學術會議報告文稿進行整理編纂,形成一整套關于煤焦油結構及其特定結構所影響的反應行為的完整性論述。全書包含11個章節,分別從煤焦油的性質結構及特點、反應機理及數學模型、分析手段與方法等三個基本層面,對煤焦油的預處理,以及萃取、加氫、催化、裂解等多種反應中的反應路徑與原理進行了全方位的闡釋。本書的出版能夠為煤焦油加工乃至煤化工領域的學術研究以及技術研發帶來提供一套較為完整的論依據。
中低溫煤焦油結構與反應 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1
1.1 中低溫煤焦油及其產能產量1
1.1.1 基本范疇1
1.1.2 產能產量1
1.2 中低溫煤焦油的組成與反應特征2
1.3 中低溫煤焦油的加工技術3
1.3.1 燃料型加工技術3
1.3.2 化工型加工技術4
1.3.3 燃化型加工技術4
1.4 中低溫煤焦油的發展前景6
參考文獻7
第2章 中低溫煤焦油性質和特征8
2.1 基本組成8
2.2 研究方法概述10
2.2.1 分析方法10
2.2.2 分離方法11
2.2.3 硫的富集方法15
2.2.4 氮的富集方法16
2.2.5 瀝青質的分離方法16
2.3 中低溫煤焦油組成分析21
2.3.1 組分分析22
2.3.2 雜質組成25
2.4 中低溫煤焦油雜原子特征28
2.4.1 雜原子分布特征28
2.4.2 雜原子結構特征41
參考文獻45
第3章 煤基石腦油47
3.1 煤基石腦油組成47
3.2 煤基石腦油的分離48
3.2.1 萃取劑篩選48
3.2.2 萃取劑評價51
3.2.3 液液萃取相平衡機理60
3.3 煤基石腦油催化重整69
3.3.1 催化重整反應原理69
3.3.2 催化重整反應過程72
3.3.3 催化重整反應動力學84
參考文獻100
第4章 中低溫煤焦油輕組分反應103
4.1 催化劑的作用103
4.1.1 改性方法103
4.1.2 主要活性104
4.1.3 反應效果105
4.2 反應因素的影響106
4.2.1 脫氧反應106
4.2.2 飽和反應108
4.2.3 脫烷基化反應110
4.2.4 開環反應112
4.3 不同工藝的反應歷程114
4.3.1 脫酚對煤焦油加氫的影響114
4.3.2 加氫精制與加氫裂化的工藝組合116
4.3.3 產物化學組成117
4.3.4 產物分布及性質119
4.4 兩集總反應動力學120
4.4.1 加氫脫雜原子動力學121
4.4.2 加氫輕質化動力學126
4.5 多集總反應動力學128
4.5.1 模型建立128
4.5.2 數據擬合131
4.5.3 數據應用134
4.6 加氫反應過程模擬及工業化預測135
4.6.1 加氫反應過程模擬135
4.6.2 工業化預測158
參考文獻172
第5章 中低溫煤焦油重組分反應176
5.1 煤瀝青重組分基本性質176
5.2 瀝青質加氫轉化182
5.2.1 反應條件對瀝青質加氫轉化性影響182
5.2.2 反應條件對瀝青質分子組成影響186
5.2.3 瀝青質加氫轉化質譜分析203
5.3 瀝青質亞組分加氫轉化208
5.3.1 瀝青質亞組分雜原子化合物加氫轉化規律208
5.3.2 瀝青質亞組分加氫雜原子分布特征209
5.3.3 瀝青質亞組分孤島和群島結構加氫演變機制211
5.4 瀝青質加氫轉化動力學212
5.4.1 瀝青質加氫轉化動力學模型213
5.4.2 瀝青質加氫轉化動力學模擬與應用218
5.5 煤瀝青熱轉化過程225
5.5.1 煤瀝青熱轉化過程及機理225
5.5.2 煤瀝青各亞組分熱轉化過程226
5.5.3 煤瀝青各亞組分調配熱轉化反應231
5.6 中低溫煤焦油制備針狀焦工藝245
5.6.1 中低溫煤焦油與煤柴共炭化制備針狀焦245
5.6.2 中低溫煤焦油與高溫瀝青共炭化制備針狀焦257
參考文獻265
第6章 中低溫煤焦油分質利用270
6.1 煤焦油中雜質脫除及預處理技術271
6.1.1 煤焦油中雜質的危害271
6.1.2 煤焦油中水的脫除方法273
6.1.3 煤焦油中固體不溶物的脫除方法279
6.1.4 預處理技術284
6.2 電脫鹽技術296
6.2.1 鹽類的賦存形式與特征297
6.2.2 工藝藥劑的篩選和優化298
6.2.3 電脫鹽技術優化301
6.2.4 電脫鹽技術應用304
6.3 預處理耦合技術開發與裝備模擬309
6.3.1 熱過濾-復合酸精制耦合技術309
6.3.2 熱過濾-相轉移耦合技術313
6.3.3 關鍵設備的設計與模擬319
6.4 中低溫煤焦油制備特種燃料327
6.4.1 富環狀烴餾分生產航空煤油328
6.4.2 加氫生產大比重噴氣燃料329
6.4.3 制備航空煤油聯產清潔燃料332
6.5 中低溫煤焦油制備針狀焦334
6.5.1 瀝青改性制備針狀焦334
6.5.2 精制瀝青原料制備煤系針狀焦336
6.5.3 三級串聯精制原料制備針狀焦337
6.5.4 洗油、蒽油及瀝青組分復合調配原料制備針狀焦339
6.5.5 瀝青復合萃取改質制備針狀焦340
6.5.6 瀝青四階變溫精制一步法制備針狀焦342
6.5.7 中低溫煤焦油制備負極材料343
6.6 中低溫煤焦油加氫制備基礎油345
6.6.1 加氫制備柴油345
6.6.2 加氫制備燃料油和潤滑油基礎油347
6.6.3 精制高辛烷值汽油、航空煤油和環烷基基礎油350
6.6.4 加氫制備環烷基變壓器油基礎油352
6.6.5 加氫產物制備白油354
6.6.6 加氫制備中間相瀝青和油品355
6.6.7 加氫制備低凝柴油和液體石蠟357
6.7 中低溫煤焦油制備中間相炭微球359
參考文獻362
第7章 反應與轉化技術的工業化實踐365
7.1 中低溫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制備汽柴油366
7.1.1 工業化背景和實施歷程366
7.1.2 技術路線和特點367
7.1.3 操作單元物料平衡分析371
7.1.4 技術水平和推廣前景373
7.2 中低溫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制備環烷基特種油品375
7.2.1 工業化背景和實施歷程375
7.2.2 技術路線和特點376
7.2.3 工藝流程377
7.2.4 技術水平和推廣前景383
參考文獻385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