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泛河西地區環境與生態演變及其調控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72148
- 條形碼:9787030672148 ; 978-7-03-067214-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泛河西地區環境與生態演變及其調控 內容簡介
本書以泛河西地區環境與生態演變為主線,揭示了氣候變化對內陸河出山徑流影響機理,模擬了內陸河中游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評價分析了疏勒河流域水環境變化,評價了移民開發工程的生態經濟效應、內陸河流域生態治理可持續發展和內陸河流域集成水資源管理實施狀態及其績效評價,旨在為現階段河西地區內陸河地區的水資源和綠洲高效開、利用和保護提供重要支撐。是我國西北內陸河流域的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與管理基本宏觀思路,為我國西北地區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泛河西地區環境與生態演變及其調控 目錄
目錄前言第0章 緒論1第1章 泛河西地區氣候與環境變化31.1 研究進展31.1.1 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現狀31.1.2 樹輪氣候學研究進展41.1.3 西北干旱區樹輪氣候學研究進展61.2 研究區概況及器測時期氣候變化91.2.1 研究區概況91.2.2 研究區及周邊地區器測時期氣候變化111.3 泛河西地區樹輪年表及其與氣候間響應161.3.1 泛河西地區樹輪年表161.3.2 泛河西地區樹輪與氣候間響應221.4 研究區氣溫重建及對比分析301.4.1 祁連山地區氣溫重建分析301.4.2 祁連山及周邊地區氣溫變化的對比分析371.4.3 氣溫變化的周期分析461.5 內陸河下游環境變化481.5.1 樣品采集與分析481.5.2 剖面年代序列的建立491.5.3 沙丘剖面與下游氣候的關系53第2章 氣候變化對內陸河出山徑流影響機理572.1 引言572.1.1 氣候變化對水文要素的影響研究進展572.1.2 土地利用變化的水文效應研究進展592.1.3 氣候與土地利用變化對水文要素影響的定量區分研究進展602.1.4 未來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水文過程研究進展622.1.5 內陸河上游水文研究進展652.2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662.2.1 數據來源662.2.2 研究方法692.3 基于SWAT的黑河上游水文要素模擬772.3.1 黑河上游SWAT水文模型的構建772.3.2 黑河上游水文要素模擬結果分析812.3.3 黑河上游水熱條件時空耦合關系832.4 氣候與土地利用變化對水文要素的影響定量區分862.4.1 基于水文情景反推法的出山徑流影響定量區分862.4.2 基于水文情景再現法的水文要素影響定量區分892.5 黑河上游未來氣候要素降尺度研究952.5.1 未來氣溫預估952.5.2 未來降水量預估982.6 黑河上游未來水文要素變化預估1032.6.1 未來水文要素預估模型構建1032.6.2 未來水文要素變化105第3章 黑河流域NPP的遙感估算及其時空變化研究1103.1 引言1103.1.1 NPP研究進展1103.1.2 研究區概況1143.2 資料數據與研究方法1153.2.1 資料與數據1153.2.2 研究方法1173.3 黑河流域NPP相關因子變化特征分析1213.3.1 黑河流域氣候變化特征分析1213.3.2 黑河流域太陽總輻射量特征分析1233.3.3 黑河流域植被覆蓋動態變化特征1243.4 NPP的遙感反演與驗證1283.4.1 基于SPOT NDVI的草地NPP反演1283.4.2 基于實地數據的生物量與NPP分析1283.4.3 NPP估算結果與驗證1303.5 黑河流域NPP時空變化特征分析1323.5.1 黑河流域NPP時間變化特征1323.5.2 黑河流域NPP空間變化特征134第4章 內陸河中游盆地地下水脆弱性模擬1464.1 引言1464.1.1 研究意義1464.1.2 地下水脆弱性含義及其評價1484.2 基于GIS的地下水脆弱性評價系統研究1524.2.1 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評價研究原理1524.2.2 DRASTIC方法與GIS技術1584.3 區域地質、水文地質條件1594.3.1 區域地質構造1594.3.2 區域水文地質概況1604.4 基于GIS的中游盆地地下水脆弱性分析1624.4.1 地理信息數據庫1624.4.2 DRASTIC模型1624.4.3 GIS空間分析1684.4.4 基于DRASTIC方法的地下水脆弱性評價1694.5 地下水硝酸鹽含量空間變異1714.5.1 地質統計學方法分析1724.5.2 結果與分析172第5章 疏勒河流域水環境變化1765.1 引言1765.2 疏勒河流域降水環境變化1765.2.1 降水水化學特征1765.2.2 降水水化學組成1775.2.3 降水同位素特征1785.3 疏勒河流域地表水環境變化1815.3.1 地表水水化學特征1815.3.2 地表水同位素特征1825.3.3 河水徑流分割結果1835.4 疏勒河流域地下水環境變化1845.4.1 地下水水化學特征1845.4.2 地下水水化學組成1865.4.3 地下水同位素特征1895.4.4 地下水補給來源及量化189第6章 內陸河下游地下水水鹽特征及其效應1956.1 引言1956.1.1 研究意義1956.1.2 研究進展1966.1.3 研究方法1996.1.4 數據分析2006.2 地下水水鹽動態特征及其影響因素2016.2.1 地下水埋深動態及其影響因素2016.2.2 地下水化學特征及其形成作用2066.3 土壤鹽漬化對地下水環境變化的響應2166.3.1 土壤鹽漬化特征2166.3.2 地下水特征與土壤鹽漬化2226.3.3 影響研究區土壤鹽漬化的其他因素2286.4 地下水土壤系統對植被格局的影響2306.4.1 植被組成與時空分布特征2306.4.2 環境因子對植被格局的控制作用2326.4.3 分析與討論2386.5 巴丹吉林沙漠地區地下水來源及其同位素示蹤2396.5.1 研究背景2396.5.2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邊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學特征2416.5.3 巴丹吉林沙漠及周邊地區地表水及地下水同位素特征2436.5.4 巴丹吉林沙漠湖水的主要補給來源2456.5.5 巴丹吉林地下水的潛在補給來源及其量化246第7章 政策因素對綠洲生態環境變化的影響2487.1 引言2487.1.1 生態環境變化特征分析2487.1.2 政策因素變化2507.2 政策因素對生態環境變化影響的實證分析2537.2.1 農戶對政策的滿意度2537.2.2 政策對農戶行為變化的影響2547.2.3 生態環境對農戶行為變化的響應2577.3 政策-人類活動-生態環境的概念模型2597.4 綠洲生態恢復政策與措施評價2607.4.1 水資源類政策與措施的重要性及執行評價2617.4.2 土地類政策與措施的重要性及執行評價2627.4.3 植被類政策與措施的重要性及執行評價2637.4.4 全部政策與措施的重要性及執行評價2647.4.5 政策建議265第8章 移民開發工程的生態經濟效應2678.1 引言2678.1.1 研究背景與意義2678.1.2 研究進展2688.2 移民政策的實施內容及其生態效益2808.2.1 移民政策歷史衍變及主要實施內容2808.2.2 疏勒河流域移民政策的生態效益2818.3 移民開發的政策性效益2878.3.1 移民政策的政策性效益2878.3.2 疏勒河流域移民水資源利用效率2918.3.3 移民遷入區水資源環境承載力2938.3.4 移民遷移政策實施后的農戶生計評價2948.3.5 氣候變化對農戶農業行為的影響2988.3.6 移民群體的生態補償意愿2998.4 移民遷入區的生態經濟效益及可持續發展評價3008.4.1 移民遷入區的土地資源利用效率3008.4.2 移民遷入區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3038.4.3 移民遷入區的生態系統健康狀況3088.5 生態移民的內在驅動力及外部空間3118.5.1 氣候容量視角下的人口遷移驅動力3118.5.2 西部地區典型生態移民案例比較3128.5.3 疏勒河移民遷入區的外部發展空間3138.6 政策實施與建議3148.6.1 移民政策的優缺點3148.6.2 政策建議317第9章 黑河流域生態治理可持續發展評價3199.1 引言3199.1.1 生態輸水對中游農業的影響3199.1.2 水資源供需變化3209.1.3 生態輸水對中游地區植被的影響3229.1.4 中游水權制度建設及其成效3239.1.5 生態輸水對下游地下水位的影響3249.1.6 生態輸水對下游地區水化學的影響3259.1.7 生態輸水對天然植被的影響3279.1.8 下游地區產業結構變化3299.1.9 農戶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評價3299.2 生態輸水和治理工程對農戶生計的影響3319.2.1 中下游農戶對生態輸水和治理工程的態度3319.2.2 生態輸水和治理工程對中游地區農戶生計的影響3329.2.3 生態輸水和治理工程對下游地區農戶生計的影響3339.3 生態輸水和治理工程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分析3349.3.1 中游地區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3349.3.2 下游地區農戶參與生態移民的影響因素分析3369.4 黑河流域生態恢復的公眾認可度3389.4.1 教育水平與居民收入關系3389.4.2 當地對生態恢復項目的認知度3389.4.3 農牧民對水資源利用的認可度3419.5 對生態輸水和治理工程的建議343第10章 內陸河流域集成水資源管理實施狀態及其評價34510.1 引言34510.1.1 背景分析34510.1.2 相關理論及研究進展34710.1.3 水資源管理政策35610.2 河西走廊內陸河流域水資源壓力評價35810.2.1 研究方法和數據處理35810.2.2 結果與分析36010.2.3 流域水資源差異的影響因子36410.3 河西走廊內陸河流域水資源管理調查36710.3.1 水資源管理體制36710.3.2 水權制度和水權交易36910.3.3 水價37510.3.4 參與式管理37710.3.5 水資源管理比較與發展趨勢37710.4 典型流域IWRM實施狀態定量評價38110.4.1 石羊河流域IWRM實施狀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計算38210.4.2 石羊河流域IWRM實施狀態38410.5 典型流域IWRM績效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39310.5.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39310.5.2 IWRM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計算39610.5.3 石羊河流域IWRM績效評價結果與分析40010.5.4 流域內市、區(縣)IWRM績效計算及結果分析405參考文獻409彩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