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溫病學基本技能實訓·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87319
- 條形碼:9787513287319 ; 978-7-5132-873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溫病學基本技能實訓·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院本規劃教材,包括中醫臨床前所需掌握的主要基本實踐技能的訓練,包括診斷和辨證分冊、中藥飲片辨識分冊、傷寒分冊、金匱分冊、溫病分冊、養生康復分冊6種。本套叢書特色:編寫定位:中診、中藥、傷寒、金匱、溫病等中醫課程包括了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大方面的內容,是中醫學生走向臨床的橋梁課,本套教材則與上述系列課程相配套,明確定位于: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橋梁教材”。編寫特色:“基于課堂,提挈三基;結合臨床,細化實訓”。即教材的編寫突出兩個方面:一是對課堂理論知識進行提綱挈領的總結歸納概括與提升,使學生在分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完善中醫思維;二是結合臨床實踐,將實踐技能的培訓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細化,充分實現在橋梁課實訓中的實用性。編寫團隊:課程由李峰教授負責,配合教材編寫秘書統籌寫作,各分冊分別由各專業主任或骨干教師作為負責任人,組織本專業有學術地位、實踐經驗與出版經驗的教師團隊進行編寫。編寫基礎:本套教材**版已經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自編教材在各科臨床實訓中使用近八年,在此過程中既發現了教材的重要性,也積累了教材的不足之處,并論證了修改的方案,此次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本套教材**版于2013-2014年出版,**版教材作者方資助9萬元。其中中藥分冊年用量近2000冊,養康分冊年用量近800冊,傷寒、金匱年用量近500冊,中診、溫病分冊年用量近300冊。本次為修訂再版。
溫病學基本技能實訓·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 目錄
**節辨舌
一、舌苔
附:白苔之特殊苔
二、舌質
三、舌態
四、舌象的動態變化
附:察咽喉
第二節辨斑疹、白?
一、斑疹
二、白?
第三節辨常見癥狀
一、發熱
二、汗出異常
三、口渴
四、神志異常
五、痙
六、厥脫
……第二單元 溫病的辯證 第三單元 溫熱性證候 第四單元 濕熱型證候 思考題參考答案 附錄 現代溫病議案選
溫病學基本技能實訓·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色教材 作者簡介
宋乃光教授,1945年出生,遼寧省遼陽人,農工民主黨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第五批、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第三屆首都國醫名師。1970年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本科畢業。1979年獲碩士學位,為 溫病學家趙紹琴早期研究生,1990年拜全國 老中醫孔光一為師,是 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1994年正式出師。宋乃光教授為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名醫工作室站專家,宋乃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專家。并為北京市科技重大項目、“十二五”等相關老中醫經驗傳承10余項課題作專家指導。多次出國講學,學術交流。宋乃光教授獻身中醫教育事業,師德高尚,為 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傳媒網客教授, 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專家;“北京百名專家中醫藥預防保健科學傳播活動”專家; 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研究生教材《溫病學說之研究》副主編,獲 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 教材”二等獎。主編多部中醫院校溫病學教材。2006年,榮獲北京市教育工會“師德標兵”稱號。宋乃光教授從事中醫經典《溫病學》課堂教學及臨床工作近50年,具有堅實的中醫經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中醫臨床診療經驗。其臨床涉及內外婦兒各科病證,有良好的口碑和療效。宋乃光教授對中醫經典的理解和臨床應用有獨到的見解,對中醫理論在臨床的拓展應用有豐富的經驗。擅治外感熱病,融“傷寒”“溫病”精華,學貫中西。各種疑難性發熱疾病診治甚多,多數劑而愈,廣獲稱頌;從伏邪、蘊毒、痰飲、瘀血、積滯等綜合辨證疑難病,為當代杰出臨床醫家。宋乃光教授先后師從趙紹琴教授、孔光一教授、祝諶予教授等多名中醫名家學習,汲取眾家之長。1979-1981年師從 溫病學家趙紹琴教授讀碩士研究生,1991-1994年作為 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師從孔光一教授。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