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液體界面吸附動力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466747
- 條形碼:9787511466747 ; 978-7-5114-667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液體界面吸附動力學 本書特色
界面吸附過程的重要性質之一為被吸附分子的橫向遷移,這種遷移使吸附層的平衡狀態出現了擾動。在許多重要的體系,如乳液、泡沫和發泡系統中,非平衡吸附層的性質至關重要。《液體界面吸附動力學》一書,重點討論了液液界面吸附動力學理論和實驗基礎,以及界面動態過程的表面流變學及其與吸附層弛豫過程的聯系,對流體力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液體界面吸附動力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表面科學研究叢書》系列中的一本,叢書致力于介紹和回顧界面科學領域的近期新理論和實驗進展。本書重點介紹了液體界面的其他動力學過程及與乳液和泡沫相關的過程、液液界面吸附動力學理論和實驗基礎,并討論了界面動態過程的表面流變學及其與吸附層弛豫過程的聯系、考慮動態吸附層的微浮選和浮選基礎過程及強或弱氣泡表面阻滯的極限情況。
液體界面吸附動力學 目錄
11表面、表面張力和表面現象(1)
12表面活性劑的表面化學和基礎吸附現象(4)
121表面活性劑表面化學(4)
122基礎吸附現象(6)
13吸附動力學和動態吸附層的定性研究(8)
14某些表面現象(9)
141動態接觸角和潤濕現象(10)
142乳液穩定性判斷標準(13)
143增溶和微乳液(15)
144自發乳化(17)
15本書結構(18)
參考文獻(18)
第2章吸附熱力學和宏觀動力學(22)
21液體界面的定義(22)
22水的表面模型(24)
23平衡表面熱力學的基本原理(26)
24液體/流體界面的吸附(30)
241Gibbs吸附等溫式(30)
242荷電表面活性劑的吸附(32)
25Langmuir吸附等溫式的處理及吸附動力學介紹(33)
26單一和混合表面活性劑體系的吸附等溫式(34)
27Langmuir理論的宏觀動力學特征及其在吸附動力學中的應用(36)
28荷電液體界面(37)
281荷電界面的命名規則總論(37)
282雙電層(38)
283從吸附分子的已知偶極矩計算界面法向Δχ的實例(38)
284離子吸附和雙電層(39)
285荷電表面附近電場中的離子分布(39)
286SternGouyChapman模型(40)
287雙電層內部模型(41)
288吸附模型和表面電荷(41)
289雙電層內部模型的拓展(42)
29小結(43)
參考文獻(44)
第3章表面現象、表面流變學和液體界面的弛豫過程(49)
31弛豫和化學反應(49)
32應力應變關系綜述(51)
33表面流變學簡介(53)
34薄液膜排液過程的表面流變學和吸附動力學(59)
35表面流變學和泡沫與乳液穩定性(62)
36表面波(65)
37小結(67)
參考文獻(68)
第4章液體界面的吸附動力學(73)
41吸附動力學基本概念(73)
42擴散控制吸附動力學理論模型(75)
421定性模型(75)
422擴散控制吸附的定量模型(76)
423線性吸附等溫式的解析解(78)
424Langmuir型吸附等溫式的配置解(79)
43表面活性劑混合物的擴散控制吸附(80)
44動力學控制模型(81)
45時間相依界面面積模型(83)
451界面面積隨時間變化問題的一般考慮(83)
452增大液滴的界面面積變化和徑向流動(84)
453*大泡壓法的吸附動力學模型(86)
46液/液界面表面活性劑吸附動力學(88)
47膠束溶液中的吸附動力學(88)
48層流液膜表面的吸附過程(92)
49聚合物吸附動力學(93)
410漸近解(95)
411小結(96)
參考文獻(98)
第5章吸附動力學實驗技術(103)
51表面活性劑和溶劑純度的表征(104)
511表面活性劑溶液的純度(105)
512溶劑純度(110)
513提純表面活性劑溶液的方法(111)
52滴體積技術(112)
53*大泡壓技術(115)
54懸滴技術(119)
55增大液滴法(121)
56振蕩射流法(123)
57傾板法(124)
58其他動態界面研究方法介紹(125)
581其他動態表面和界面張力測量方法(125)
582可選的吸附動力學實驗研究技術(127)
59液體界面表面活性劑的實驗研究(129)
591吸附動力學實驗中的有效表面壽命(129)
592幾種實驗方法的比較(130)
593吸附動力學模擬過程和界面傳遞(134)
594慢吸附表面活性劑平衡吸附數據的確定(135)
595對含氧乙烯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吸附層形成過程的測定(138)
510生物聚合物在液體界面的吸附動力學實驗研究(138)
511小結(141)
參考文獻(143)
第6章液體界面的弛豫研究(152)
61界面弛豫研究簡介(152)
611可溶吸附層機械性質和物質交換的實際意義(152)
612界面吸附動力學和弛豫現象的不同問題(154)
62界面弛豫技術(155)
621基于諧振界面擾動的技術(155)
622基于瞬態界面擾動的技術(158)
63界面弛豫方法(161)
631毛細波和縱波的衰減(162)
632振蕩氣泡方法(163)
633彈性環法(164)
634改進懸滴技術(164)
635液滴壓力弛豫實驗(165)
636其他弛豫實驗(166)
64弛豫研究實驗結果(167)
641表面活性劑吸附層(167)
642聚合物吸附層(171)
65小結(175)
參考文獻(176)
第7章表面活性劑電荷對吸附動力學的影響(180)
71簡介(180)
72吸附離子通過雙電層擴散部分穩態傳遞的阻滯作用(183)
721描述吸附離子一維穩態傳遞的方程和邊界條件(183)
722吸附離子沿吸附層的非平衡分布及平衡離子的準平衡分布(185)
723吸附的靜電阻滯系數(185)
724離子吸附速率方程(186)
73瞬態吸附過程中的靜電阻滯(187)
731吸附動力學的微分方程概述(187)
732非平衡雙電層對吸附動力學影響的估算(188)
74諧振擾動作用表面的吸附動力學(189)
75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對流擴散條件下吸附動力學的各階段(191)
76考慮靜電阻滯和特定吸附阻礙作用的吸附動力學模型(192)
77離子吸附模型問題(193)
78大分子離子吸附的靜電阻滯(195)
79問題的數值解(196)
710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吸附動力學實驗研究(198)
711小結(199)
參考文獻(200)
第8章上浮氣泡的動態吸附層,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擴散控制傳遞(202)
81基本問題(202)
811動態吸附層和表面阻滯的定量描述(203)
812氣泡流體力學和界面流變學(204)
813擴散邊界層和移動氣泡動態吸附層的理論基礎(206)
814氣泡物理化學流體力學發展的主要階段(208)
815泡沫、乳液中動態吸附層及其技術(209)
82均一表面阻滯條件下的動態吸附層(210)
821Pe1的情況(210)
822Pe1,Re1(211)
83氣泡(液滴)在Re1和強表面阻滯下的動態吸附層理論(212)
84Pe1及Re1并具有弱表面阻滯氣泡的動態吸附理論和擴散邊界層(215)
85在ReΘT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防止顆粒沉積在氣泡表面上(314)
114顆粒在氣泡表面的反彈(317)
115在角度ΘStcr時的附著過程(328)
11102反彈和臨界液膜厚度對滑動附著的影響(328)
11103短程流體力學作用的理論(SRHI)(330)
11104顆粒和氣泡性質對碰撞效率的影響(331)
1111動態吸附層對滑動附著過程的影響(333)
1112微浮選、浮選碰撞和附著階段的研究(334)
11121大氣泡浮選的重要性和難點(334)
11122微浮選和浮選在附著方面的相似性及碰撞方面的差異(335)
11123微浮選和浮選的碰撞和附著階段研究(336)
1113動態吸附層對脫離的影響(338)
1114小結(339)
參考文獻(342)
第12章動態吸附層引起的非平衡表面力及其在液膜穩定性和浮選中的關聯(344)
121動態吸附層對凝聚過程的影響(344)
122離子吸附層對凝聚過程的影響(345)
123基礎浮選過程中動態吸附層所致的液體夾層穩定(346)
124考慮動態吸附層對液體中間層穩定作用時顆粒捕集效率的估算(350)
125浮選中非平衡表面作用力的擴散電化學性質(351)
126小結(353)
參考文獻(353)
附錄(355)
附錄2A界面自由度的一般原理(355)
附錄2B吸附等溫式的進一步討論(356)
2B1HückelCassel等溫式(356)
2B2Volmer吸附等溫式(357)
2B3ButlerVolmer等溫式(357)
附錄2C非平衡表面熱力學(358)
附錄2D薄液膜熱力學(360)
附錄3A聲音在液體/流體分散系統中的傳播和化學反應(364)
附錄3B動態接觸角(367)
附錄3CMarangoni不穩定性和耗散結構(368)
附錄3D橫向傳遞現象(372)
附錄4AWard和Tordai積分方程的數值解(373)
附錄4B函數exp(x2)erfc(x)的數值解(374)
附錄4C有限差分方法解決擴散控制吸附模型的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問題(375)
附錄4D用于解決雙組分表面活性劑體系擴散控制吸附模型的初始條件和
邊界條件問題的有限差分方案(377)
附錄4E應用拉普拉斯變換求解擴散控制吸附動力學模型(377)
附錄4FZiller和Miller(1986)的集合解式(425)的多項式參數(379)
附錄5A作為rV1/3的函數,以rcap/a形式表示的Wilkinson(1972)校正因子(380)
附錄5B選定液體的密度和黏度(383)
附錄5C選定液體的表面張力及與水的界面張力(384)
附錄5D選定表面活性劑的等溫式參數(384)
附錄5E有機溶劑和水的互溶性(385)
附錄5F解GaussLaplace方程的數值算法(386)
附錄5G亞微秒范圍內的動態表面張力(387)
附錄6A應用系統理論確定界面張力函數對小界面面積擾動的響應(388)
附錄6B界面張力函數對諧振和幾種類型的瞬態面積微擾的響應(388)
附錄6C存在不溶單層時界面壓力對面積微擾的響應(390)
附錄7A多價離子吸附微分方程的近似積分(391)
附錄8A高雷諾準數下氣泡的較小阻滯帽(393)
附錄10A限制微浮選水質凈化的過程,以及氣泡表面阻滯的預防(394)
附錄10B不同顆粒附著機理下后阻滯帽在傳遞階段的作用(396)
附錄10C生產條件下流體力學機制的選擇,十分之一微米尺寸的顆粒(396)
附錄10D表面作用力的新進展(397)
附錄10E亞微米、微米和十分之一微米顆粒的微浮選(401)
10E1微米和亞微米顆粒,溶氣浮選和微浮選(401)
10E2十分之一微米顆粒(402)
附錄10F百分之一微米和毫米級氣泡的浮選(402)
10F1百分之一微米氣泡的應用(402)
10F2毫米級氣泡的應用(402)
附錄10G使用介于毫米和百分之一微米級氣泡的浮選(402)
附錄10H從下方捕集微氣泡的可能性,動態吸收層和表面活性劑消耗量
下降的可能性(403)
附錄10I溶氣浮選和兩級浮選(404)
附錄10J兩段微浮選的工業應用(404)
附錄10K兩級浮選中的氣泡多分散性(405)
附錄10L兩級微浮選和顆粒聚集(405)
附錄10MMileva(1990)對邊界層和離心力作用的討論(406)
10M1舉升力(406)
10M2表征顆粒對液體相對運動的雷諾準數(406)
10M3舉升力和離心力(406)
附錄11A在St>Stc時對離心力計算的校正(407)
附錄11BSchulze及其他碰撞附著理論的分析(407)
液體界面吸附動力學 作者簡介
張星,男,教授級高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油氣田開發專業工學博士,中石化勝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慶科技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兼職本科生導師。目前任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油保所所長。李兆敏,男,1965年6月生,山東省陽谷縣人,中共黨員,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近年來先后完成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3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研課題2項,中國海洋石油公司科研課題1項,完成中國石化勝利油田、中原油田、西北分公司等科技攻關項目20余項,其中《氮氣泡沫發生系統的研制及其在海洋石油開發中的應用》經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