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超越分歧的人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43947
- 條形碼:9787511743947 ; 978-7-5117-439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超越分歧的人性 本書特色
如果我們能指出一個在整個歷史進程中越來越廣泛地擴展其范圍的思想......那便是建立我們共同的人性——努力消除偏見和各種局限性觀點在人們中間所樹立起來的種種障礙,不分宗教、民族或膚色,將全人類視為一個兄弟會、一個偉大的社區。
——威廉·馮·洪堡 (Wilhelm von Humboldt)、阿什利·蒙塔古(Ashley Montagu)《人類*危險的神話:種族謬論》(Most Dangerous Myth: The Fallacy of Race)
人類群體有一個主要目的:主張每個人都有權與眾不同、彰顯個性以及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感受和生活。人們為了贏得或捍衛這一權利而聯合起來。但這正是一個可怕、致命的錯誤產生的地方:人們相信以種族、上帝、政黨或國家名義結合的這些群體就是生活的真諦,而不僅僅是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不是!
——瓦西里·格羅斯曼(Vasily Grossman),《生活與命運》(Life and Fate)
在把我們的祖先劃分為正義和非正義兩大陣營時,我們對自己以及我們時代所持的看法就真得如此自信嗎......?當過去的激情與現在的偏見交織在一起,人類的現實就被簡化成了一幅黑白色的圖畫。
——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歷史學家的技藝》(The Historian’s Craft)
如果說以前我們的歷史是以洗劫過去來分離和異化我們為特點,那么現在,我們的未來具有一種樂觀的可能性……即,我們將更舒適地重溫過去,并且將會發現……那些長期被忽視的親屬關系要素和故意被忽略的種種聯系。
——愛爾蘭總統瑪麗·麥卡利斯(Mary MacAleese)于2007年11月23日所作題為《改變歷史》(Changing History)的朗福德演講
超越分歧的人性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大衛·坎納丁研究了歷史上人類不同的身份——宗教、民族、性別、種族和文明——他們對每個人到底有多大的決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他們”“黑人與白人”或“文明的沖突”這樣簡單的兩極分化非常普遍。但是縱觀歷史,這些差異并沒有那么不可逾越,世界從來沒有被簡單地劃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而總是交叉重疊推動人類前進。本書希望人們重新審視我們看待過去的方式:不僅關于人類之間的沖突,更有人類的團結。
超越分歧的人性 目錄
超越分歧的人性 作者簡介
關于作者
大衛·坎納丁爵士(David Cannadine),1950年出生于英國伯明翰,作家和歷史學家,主要研究近代史、商業和慈善史。他曾任教于劍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也曾擔任倫敦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道奇歷史學教授、牛津大學歷史學客座教授、《牛津國家傳記詞典》編輯。著有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Aristocracy, G. M. Trevelyan, History in Our Time, Class in Britain, Ornamentalism and Mellon。
關于主編
賴海榕,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近年來主持國家和省部級課題20多項,出版中外文專著、譯著、編著10多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國內外重要媒體發表中外文學術論文和文章近百篇,撰寫決策咨詢報告數十篇。
關于譯者關于作者
大衛·坎納丁爵士(David Cannadine),1950年出生于英國伯明翰,作家和歷史學家,主要研究近代史、商業和慈善史。他曾任教于劍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也曾擔任倫敦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F任普林斯頓大學道奇歷史學教授、牛津大學歷史學客座教授、《牛津國家傳記詞典》編輯。著有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Aristocracy, G. M. Trevelyan, History in Our Time, Class in Britain, Ornamentalism and Mellon。
關于主編
賴海榕,福建技術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近年來主持國家和省部級課題20多項,出版中外文專著、譯著、編著10多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國內外重要媒體發表中外文學術論文和文章近百篇,撰寫決策咨詢報告數十篇。
關于譯者
黃清貴,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為語言學、英美文學、跨文化交際學。著有專著兩部:《從語言到語用:理論與實踐》《現代英語語言學》;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曾獲福建省第七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