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長沙藥解(中醫經典必讀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46371
- 條形碼:9787521446371 ; 978-7-5214-4637-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沙藥解(中醫經典必讀叢書) 本書特色
聞之《呂覽》: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成之者,遂其生也,是天人之合也。然生之者,布帛也,菽粟也,殺之者,若鋒刃,若鼎鑊,若水旱,若蝗螟。生之途,未能十一,殺之途,不止十三,何其生之寡而殺之多也?此人事乎?抑天道耶?玉楸子曰:此未足以為多也,有其至多者焉。屠羊說以屠羊傳,而羊不哀,其道孤也。無何,屠牛垣以屠牛傳,而庖丁起,其黨漸眾,牛始哀矣。無何,高漸離以屠狗傳,而聶政興,朱亥出,樊噲生,其徒愈繁,而狗始悲矣。無何,白起、章邯之屬以戰將名,寧成、郅都之輩,以刑官著,自茲屠人者傳矣。風氣開,下流眾,茍道將、爾朱榮之徒且比肩來,索元禮、來俊臣之類更接踵至,尤而效之,抑又甚焉。至于原野厭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人始哭矣。 此良可疾首痛心已,而君子未以為痛也。何則?大難既平,目不睹兵革之事,耳不聞羅織之經,其人死,其禍絕,往者已矣,來者猶幸。夫何庸工群起,而談岐黃,則殺之至多,而不可勝窮者,無如此甚矣。不以戈鋌,而人罹鋒刃,不事箝網,而人遭誅夷。其書多,其傳久,其流遠,其派眾,其人已死,其禍不絕。遂使四海之大,百世之遠,盡飲其羽,飽其鋒,登其梯,入其甕。水旱不年有,而此無免時,蝗螟不歲見,而此無逃期。痛哉!痛哉!此*可痛哭流涕者也!其天道乎?抑人事耶? 玉楸子悲先圣之不作,后學之多悖,處滑靡波流之日,思以一簣障江河,垂簾著述,十載于茲矣。以為書者,庸工之法律,藥者,庸工之刀斧,千載大難,吾將解之。張睢陽曰:未識人倫,焉知天道。天道遠,人理近,始欲與之言人理,人理玄,物性昭,今且與之晰物性。恒有辯章百草之志,未遑也。 辛未秋,南浮江淮,客陽丘,默默不得意。癸酉仲春之初,東郊氣轉,北陸寒收,遂乃遠考《農經》,旁概百氏。近古以來,李時珍作《綱目》,搜羅浩衍,援引該洽,備牛扁狗骨之木,列雞頭鴨腳之草,采神經怪牒以炫其奇,征野史稗官以著其富。紀載博矣,而醜謬不經。嗟乎!未認人理,焉知物性,今欲與之言物性,仍兼與之晰人理。侍讀吳公駐馬相過,聞之惆然離席,進曰:惟吾子刪其怪妄,歸于簡約,以復炎黃之舊,意亦可焉。玉楸子伏而唯曰,吾無從刪也。經傳炎帝,非盡曩文,錄出桐君,不皆昔義,下及余子,更不曉事,莠盛苗穢,非種難鋤,悉刬爾類,利用大耕耳。乃取仲景方藥箋疏之,作《長沙藥解》。 停筆愴懷,中宵而嘆,公孫悼倍偏枯之藥,以起死人,其藥不靈,何則?人已死也,然以治偏枯,則其藥靈。偏枯者,半死半生也,偏枯之人而使之不枯,是半死之人而使之不死也,則謂公孫悼之藥能起死人也可。今以起死人之藥而治偏枯,其藥亦不靈,非藥之不靈,人之不解也。 噫!前古圣人,嘗草木而作經,后古圣人,依感復而立法,欲以生人,而后世乃以之殺人,由其不解人理,不解物性也。玉楸子《長沙藥解》成,知其解者,旦暮遇之,斯拱而俟之耳。 乾隆十八年歲在癸酉二月昌邑黃元御撰
長沙藥解(中醫經典必讀叢書)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精選齊魯中醫古籍經典、學術性強、實用價值高,并被歷代醫家推崇的代表性著作,選擇精善版本,對其進行精勘細校,并對文中疑難字句標注注音和釋義,以倡導中醫學子及臨床大夫研讀中醫經典醫籍之風氣,為提高理論和臨床水平打牢根基。按地域分類整理經典著作可省去讀者在大量的古籍中查找選取的時間,也體現地域醫學特點和學術流派傳承規律,更方便讀者系統學習和研究。本書適合中醫學院本科生,研究生,老師,臨床醫生及廣大中醫愛好者學習使用。
長沙藥解(中醫經典必讀叢書) 目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