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文藝學研究:生態文藝學(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75234
- 條形碼:9787533975234 ; 978-7-5339-7523-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藝學研究:生態文藝學(精裝) 本書特色
※《生態文藝學》曾獲“中國圖書獎”,是中國當代文學生態意識全面覺醒的新起點。 ※《生態文藝學》是魯樞元奠定自身學術地位的文藝學專著,作者被譽為“中國生態批評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國生態文藝學及精神生態研究領域的奠基人”。 ※《生態文藝學》中提出的“生態學三分法”,作為一種理論范式如今已為新一代學人接受并廣泛運用。 ※此次再版,作者對書稿作了大量修訂增刪,吸納了近二十多年來生態學、文藝學學科在學理和實踐方面的*新成果,較之舊版,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之作,擁有濃郁的現實意義。
中國文藝學研究:生態文藝學(精裝) 內容簡介
魯樞元長期專注于生態文化研究。自進入21世紀以來,魯樞元致力于將“生態”這一原本屬于自然科學的概念引入現代人的精神文化領域,把“人類精神”作為地球生物圈中一個異常活躍的變量引進生態學學科。他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困境,認真汲取東、西方先民積淀下的生存智慧,試圖讓“低物質消費的高品位生活”成為新時代的期許。因此,他被譽為“中國生態批評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國生態文藝學及精神生態研究領域的奠基人”。
《生態文藝學》初版于2000年,獲“中國圖書獎”,可謂中國當代文學生態意識全面覺醒的新起點。作者從自然、社會、精神三個層面論述了生態學因應時代變化做出的拓展,揭示了時代面臨的生態困境,努力將生態理論與文藝理論加以滲透融會,對文藝學中諸如創作主體、創作動力、創作題材、接受鑒賞、價值功用、批評尺度,以及地域風格、歷史演替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推動作為人類精神活動的文學藝術積極參與到世界生態運動中來,從而呈現出新的理論樣態。
書中提出的“生態學三分法”,作為一種理論范式如今已為新一代學人接受并廣泛運用。魯樞元長期專注于生態文化研究。自進入21世紀以來,魯樞元致力于將“生態”這一原本屬于自然科學的概念引入現代人的精神文化領域,把“人類精神”作為地球生物圈中一個異常活躍的變量引進生態學學科。他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困境,認真汲取東、西方先民積淀下的生存智慧,試圖讓“低物質消費的高品位生活”成為新時代的期許。因此,他被譽為“中國生態批評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國生態文藝學及精神生態研究領域的奠基人”。
《生態文藝學》初版于2000年,獲“中國圖書獎”,可謂中國當代文學生態意識全面覺醒的新起點。作者從自然、社會、精神三個層面論述了生態學因應時代變化做出的拓展,揭示了時代面臨的生態困境,努力將生態理論與文藝理論加以滲透融會,對文藝學中諸如創作主體、創作動力、創作題材、接受鑒賞、價值功用、批評尺度,以及地域風格、歷史演替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推動作為人類精神活動的文學藝術積極參與到世界生態運動中來,從而呈現出新的理論樣態。
書中提出的“生態學三分法”,作為一種理論范式如今已為新一代學人接受并廣泛運用。
《生態文藝學》為國內相關研究的奠基之作,也是魯樞元奠定自身學術地位的文藝學專著。此次再版,作者對書稿作了大量修訂增刪,吸納了近二十多年來生態學、文藝學學科在學理和實踐方面的*新成果,較之舊版,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之作,擁有濃郁的現實意義。
中國文藝學研究:生態文藝學(精裝) 目錄
中國文藝學研究:生態文藝學(精裝) 作者簡介
魯樞元,1946年出生于開封市。人文學者,長期從事文藝學、心理學、語言學、生態學的跨學科研究;先后任教于鄭州大學、海南大學、蘇州大學;現為黃河科技學院特聘教授、生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大學講座教授、生態文化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系中國新時期文藝心理學學科重建的參與者,中國生態文藝學及精神生態研究領域的開拓者。曾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論批評委員會創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MAB)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堅信性情先于知識、觀念重于方法,學術姿態應是生命本色的展露。1988年被國家命名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先后榮獲國家圖書獎、魯迅文學獎、“柯布共同福祉獎”(John Cobb Common Good Award)等重要獎項。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