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鄉村特色營造實踐與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94473
- 條形碼:9787112294473 ; 978-7-112-2944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特色營造實踐與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是基于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百名規劃師,百村示范行’活動——鄉村營造實踐試點與鄉村責任規劃師機制研究”課題成果以及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鎮規劃院近些年在鄉村振興領域相關實踐探索總結的基礎上撰寫而成,意在將近些年鄉村營造、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等方面的典型實踐進行梳理歸納,并嘗試總結鄉建問題、特色,思考鄉村振興路徑與模式。 鄉村振興是鄉村的全面振興,這要求我們跳出農村,從鎮村融合和城鄉融合的角度,用農村融合城鄉一體的大系統去考量問題。鄉村營造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體現,也是共同締造和鄉村建設的提質升級,是一種“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同步提升的整體性鄉村改造。在我國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過程中,根據不同層面的城鄉關系的變化形態,相應地出現了不同的鄉村營造模式。不同層面的鄉村營造模式各有利弊,互為補充,共同推動著我國的鄉村振興。各地區依托自身的特色提出因地制宜的營造模式和營造試點樣板。因此,本書基于這樣的立足點,選擇從區縣層面、鄉鎮層面以及村莊層面三個鄉村營造層次出發,以實踐案例的方式,深入鄉村振興的細枝末節,總結經驗、發掘問題,探索路徑方法,開展相關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第1章為鄉村營造概述,簡述了鄉村營造的發展背景和概念,通過鄉村建設的不同概念對比以及國外鄉村建設的發展特征總結,落腳到對我國不同層面鄉村營造的模式認知。 第2章為村莊層面的特色營造實踐,以福建省永春縣五里街鎮西安村和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為例,闡述在單村層面如何運用“工料分離”“沉浸式保護傳承”等方法降低營造成本,優選化自身優勢,并延伸了單村層面如何揚長避短開展鄉村營造工作的探索。 第3章為鄉鎮層面的特色營造探索,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美湖鎮和北京市房山區史家營鄉為例,探索“全域競合”和“景村融合”等多樣化的鎮域統籌振興模式,并開展鎮村聯動下的鄉村振興模式探究。 第4章為區縣層面的特色營造統籌,以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行動和北京市“百師進百村”活動為例,梳理在省、市、縣等更為宏觀的層面開展目標明確、路徑清晰、保障措施創新的全域統籌振興模式與經驗。 第5章為鄉村特色營造實踐建議,在總結以上三個層面鄉村營造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以上幾個案例以及全面涌現出的其他優秀實踐,聚焦幾個重點問題,即全域統籌工作的關鍵點、不同類型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共同締造的方式探究以及保障機制的創新探索幾個方面,總結鄉村營造的內在規律,提出相應的實踐建議。
鄉村特色營造實踐與探索 目錄
鄉村特色營造實踐與探索 作者簡介
單彥名,1978年10月生。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教授;曾任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鎮規劃院副院長。一直投身于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鄉村振興及城市設計領域,先后完成50多項規劃和30余項課題研究工作,獲得國際、國家和省部級多項獎勵。出版《昆明市域傳統風貌調查及保護策略研究》《義烏老城歷史文脈研究》《鄉村特色營造實踐與探索》等專著。 田家興,男,1988年9月出生。畢業于北京建筑大學,中國建筑設計院城鎮規劃院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城鎮相關規劃設計工作。 宋文杰,男,1989年12月生。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鎮規劃院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研究所主任規劃師。從業以來主要從事鄉村振興、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研究、特色小鎮發展研究及相關規劃設計工作。 田靚,女,1991年8月生。畢業于天津理工大學,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鎮規劃院歷史文化保護研究所景觀規劃師,從業以來主要從事鄉村振興、歷史文化保護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相關工作。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