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勞動法(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27853
- 條形碼:9787300327853 ; 978-7-300-3278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勞動法(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以培養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為目標,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勞動法教材。本書共3篇、16章內容。上篇為總論,包括勞動法概述、勞動者與勞動權、勞動力與勞動力市場、勞動法的基本原則;中篇為制度各論,包括勞動就業、勞動合同、工作時間和勞動工資等勞動法具體制度內容;下篇為實施通論,包括法律責任、勞動執法和勞動爭議。本書從對勞動法概念和精神的概括性闡述到各項具體制度及其實施的深入剖析,內容全面豐富,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實踐技能培養具有很高的指導價值。
勞動法(第二版) 目錄
本書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和要求,堅持以培養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為目標,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本書以我國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判例為依據,系統闡述勞動法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既注重“有理性”的闡述, 突出“有用性”的探討和實訓。全書內容凸顯通識性、精練性、新穎性和實用性。好學好用和精練新穎是本書的特色和追求。 本書的編寫思路和指導思想如下: ,體例安排體現創新。本書共有16章,按照先總后分、先靜后動的編寫思路整合設計為三篇內容:上篇(總論)、中篇(制度各論)、下篇(實施通論)。總論部分包括勞動法概述、勞動者與勞動權、勞動力與勞動力市場、勞動法的基本原則4章內容,著重闡釋勞動法的理念和思維;制度各論部分包括勞動就業、勞動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工資、職業安全衛生、職業培訓、集體協商、社會保險、非典型用工9章內容,按照先個體后集體、先勞動后保險、先典型后非典型的思路排序,梳理和評介具體勞動法律制度的內容(實體和程序);實施通論部分包括法律責任、勞動執法、勞動爭議3章內容,貫通認知和動態展示勞動法的實施機制。 第二,第二,內容選擇力求新穎。本書內容緊扣時代脈搏和當今社會主題,以弱者保護、民生保障、小康建設、社會和諧、實質正義等理念和命題為指針,牢牢把握時代特征和發展趨勢,全面、準確、及時反映 立法內容、 理論成果、 改革動向、 社會變容。特別是對人口老齡化、用工靈活化、勞動關系非典型化等社會變容趨勢及其政策法律因應之道,都力求在本書內容上有所涉及和適度彰顯。 第三,第三,知識傳授確保實用。本書為體現和適應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突出知識傳授和表達的準確、精練和實用,適度弱化了以往同類教材內容的理論和歷史內容,相應強化了制度規則內容。同時,為便于讀者理解和應用,在理論和制度基本內容之外設置了“本章引例”“本章學習目標”“引例評析”“本章小結”“練習題”等。同時,在各章正文中,根據內容需要,穿插設置了“參考案例”和“拓展案例”,并進行了簡短的提問、評論和說明,以期增強學生對法律規則內容學習、理解和運用的興趣以及運用勞動法知識和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第四,德法兼修充分踐行。本書為了體現和踐行德法兼修的培養目標,在內容組織和安排上,力求實現權義統一、法律義務和倫理義務兼顧,在培養塑造權利意識的同時,強調和凸顯義務意識和責任觀念,以期有效培養和塑造新時期勞動者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 第五,充分體現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黨和 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擘畫了奮斗藍圖。在博大精深的二十大報告中,蘊含著對法治建設特別是勞動法治建設具有直接或間接指導意義的精彩論斷,凝練和型塑了新時期中國勞動法的 理念和閃光思想。這些理念性論斷主要有: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時效性;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新時代新風新貌;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強化就業優先戰略,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健全勞動法律法規,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這些重要論斷、理念和思想對促進當代中國勞動法學研究和完善勞動法治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應該也必須在勞動倫理塑造、勞動權保障、促進就業、反對歧視、勞動報酬權實現、職業培訓(教育)強化等相應制度方面予以充分體現和踐行。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雖力圖實現創新和精準這一寫作目標,但由于水平、資料和時間所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展開全部
勞動法(第二版) 作者簡介
馮彥君,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位委員會委員、 新世紀 人才,現任吉林大學法學院經濟社會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當代法學》副主編。兼任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省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會長。研究方向為經濟法學、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獨著、主編和參編《勞動法學》《市場管理法學》《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法保障》等14部。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