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周易》詮釋與清代新義理學的思想源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3814
- 條形碼:9787522733814 ; 978-7-5227-338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易》詮釋與清代新義理學的思想源流 內容簡介
清代學術的“漢宋之爭”說法由來已久,就本義而論,“漢學”非特指訓詁考據,“宋學”亦非專指思想義理;宋儒于文獻考據研究早已開啟先河,漢儒亦自有其義理關懷向度。乾嘉學術以重振“漢學”為宗旨,同時頗受漢儒義理學的影響。本書提出,漢學中的《周易》象數學之復興,是“清代新義理學”的重要構成部分。清儒雖有為古典經籍去神圣化、視“五經”為先秦遺獻之傾向,但仍普遍認定“《易》以天道而切人事”。統貫天人的超越性追求,實為中國傳統一切學問的精神底蘊,在清學中亦莫之能外。
《周易》詮釋與清代新義理學的思想源流 目錄
導言:清代以來“漢學”“宋學”與“考據”“義理”概念意涵之分合
**章 清代義理學研究與爭議的學術史回顧
**節章 太炎與劉師培對清學的系統總結
第二節 梁啟超、胡適的“文藝復興”說與侯外廬的“早期啟蒙”說
第三節 錢穆的清學“延續宋明理學”說及熊十力對乾嘉學派的批判
第四節 當代學者的有關研究及“新義理學”概念的確立
第二章 漢代象數易學發展源流及其在清代的復興
**節 《周易》經傳的形成與漢代象數易學
第二節 《周易》*高圣典地位在漢代的確立
第三節 清儒對漢代《周易》象數學的復興
第四節 清代民間對《周易》的神圣化信仰
第三章 清代“氣本論”思想源流與《周易》詮釋
**節 漢代易學的“卦氣”說與氣論哲學
第二節 接續漢唐氣論思想的張載易學及其對清初諸儒的影響
第三節 惠棟“以氣為元”的《周易》詮釋
第四節 戴震的義理學與《周易》詮釋
第五節 從氣本論轉向自然主義的焦循易學
第六節 關于清代“氣本論”哲學的晚近爭議
第四章 清儒的“以經釋經”與“以《易》解經”
**節 “以經釋經”與“以《易》解經”界說
第二節 漢儒“以經釋經”的《周易》詮釋及在清代的接續
第三節 “以《易》解經”的宋學淵源
第四節 胡煦、焦循的“以《易》解經”理論與實踐
第五節 太谷學派易說及其后學的“以《易》解經”
結語:走向“近代性”的《周易》詮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周易》詮釋與清代新義理學的思想源流 作者簡介
姚彬彬(1981-),男,山東龍口人。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現任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武漢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已出版《現代文化思潮與中國佛學的轉型》等著作6部,于海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章門弟子'繆篆哲學思想研究”、“《周易》詮釋與清代新義理學的思想源流”等各級課題6項,多次獲省部級科研獎項。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思想文化史、佛教哲學。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