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北京中軸線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48737
- 條形碼:9787121448737 ; 978-7-121-4487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中軸線 本書特色
長達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始建于13世紀,形成于16世紀,此后不斷完善,歷經700余年,是中國古老都城規劃設計思想在北京實踐的“無比杰作”。“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這樣描述北京中軸線。 故宮、天安門、景山、太廟、社稷壇、天壇等北京*重要的建筑,幾乎全在這條北京中軸線上。其中,故宮、天壇早在1987年和1998年就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國家文物局決定把北京中軸線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名錄當中。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歷經十余年反復打磨,于2023年1月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提交。2024年,世界遺產大會將公布北京中軸線申遺的結果。 700多年來,北京中軸線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賡續不絕,也見證了十年來大國首都的與時俱進、歷久彌新。“北京中軸線”作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承載著數百年歷程與十年巨變,顯示著一個古老文明的夢想與追尋。 北京中軸線申遺,有利于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有利于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北京中軸線是一部大書,像一本“時代啟示錄”,讓我們讀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能讀懂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重大的歷史進程,也寄托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中軸線的文化特質:中正和合,中軸線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品質: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正就是正派公正。和、合就是和諧共生、合作共贏。井然有序。中華民族特別強調禮樂秩序,我們講中軸線蘊含一種“禮樂交融”的氣韻,不僅體現在剛才講的國之重器、文化重器等有序布列其上,還體現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古代營建理念里。以中為尊,左右對稱,層次分明。繁榮商業、市民生活,與各種建筑,包括四合院、高大的鐘鼓樓、寬闊的故宮、天安門廣場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創新活力。中軸線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發展,既體現了對過去的傳承,又體現了新時代的需求。從傳統的8公里,中軸線已經延長到88.8公里,體現了它的不斷創造、不斷發展。它也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典型象征,歷史很厚重又充滿活力,在堅持中創造發展,走向未來。 以科普繪本的形式,詳解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沿革和發展脈絡,解鎖中軸線上的“隱藏知識”,遍覽中軸線上的著名建筑,領略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歷史題材的年輕化表達,全手繪的筆尖工匠精神。馬克筆 水彩全手繪,豐富的色彩變化和細膩的質感,表現出中軸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氛圍,故宮的莊重與威嚴,鐘鼓樓的古樸與滄桑,盡在筆下。
北京中軸線 內容簡介
北京中軸線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來,北京城東西對稱布局建筑物的對稱軸,以紫禁城為中心,向北延伸到鐘鼓樓,向南延伸到永定門,全長7.8公里,覆蓋北京老城約65%的面積,這條城市軸線上既有恢宏的皇家建筑,也有古樸的民居四合院和重要的近現代建筑,中軸線周圍的太廟、社稷壇、天壇、先農壇等皆保留基本完好。 北京中軸線南起外城永定門,經內城正陽門、 中華門、 天安門、 端門、 午門、 太和門,穿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神武門,越過萬歲山萬景亭,壽皇殿、鼓樓,直抵鐘樓的中心點。 如今,西安、洛陽、南京等處的都城中軸線已經大體消失了。只有北京的中軸線,目前保存得*為完整。 北京中軸線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現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主線。本書以繪本形式講述了北京中軸線故事,深入挖掘中軸線背后的歷史事件、文化風俗等,讓世人感受北京中軸線的多彩魅力。
北京中軸線 目錄
北京中軸線 作者簡介
月珍,北京某重點小學退休語文教師。曾任北京市東城區小學語文教研組 組長。熱愛教學事業,多次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最受歡迎老師”等。 老張、面包,資深插畫師夫妻。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