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黑土質量演變與可持續利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64648
- 條形碼:9787511664648 ; 978-7-5116-6464-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黑土質量演變與可持續利用 內容簡介
作為世界有名四大片黑土之一,中國東北平原黑土地面積約103萬km2,占我國陸地總面積的10.7%,區域內耕地多數集中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和大興安嶺山前平原。黑土是耕地資源中*寶貴的土壤資源,具有肥力高、結構良好、質地疏松、適宜農耕、適合農作物生長等特點。東北黑土地是我國農業生產規模化、機械化程度優選的區域,更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優選的商品糧供給基地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長期試驗是研究農田長期生態過程及其環境效應和調控措施的重要手段。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于1979年在哈爾濱市建立了黑土肥力長期定位試驗,至今已持續44年,保存了歷年的土壤樣品,積累了大量的土壤肥力、作物產量、養分吸收、氣象因子等數據,為研究黑土質量演變特征奠定了基礎。本書依托哈爾濱黑土肥力長期定位監測試驗,系統論述了長期施肥土壤養分演變特征、作物產量特征、土壤生態學變化特征、長期定位試驗搬遷后土壤性質變化以及黑土培肥技術等內容。
黑土質量演變與可持續利用 目錄
黑土質量演變與可持續利用 作者簡介
郝小雨,男,1981年5月出生,植物營養學專業,博士,副研究員。工作單位:黑龍江省黑土保護利用研究院。主要從事黑土保護利用、高效施肥技術、農田養分循環、土壤肥力演變與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參加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等課題任務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6篇(SCI收錄11篇,EI收錄4篇)、參編論著7部。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1)等各級成果獎勵5項,授權專利17項,研制肥料新產品3個,獲批軟件著作權16項。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