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非裔美國小說主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80683
- 條形碼:9787030780683 ; 978-7-03-078068-3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裔美國小說主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以文化記憶和種族價值觀為研究主線,探究非裔美國人在逆境中追求自我實現的堅忍性格,系統闡釋非裔美國小說的主題形成和發展的專著。本書選取25位有代表性的非裔美國作家的28部重要作品為研究對象,揭示了這些作家對美國社會中種族、階層、性別、身份等問題的認知和藝術性再現,表明非裔美國作家在文學創作中所呈現的思想境界和哲理認知毫不遜色于同時代的白人作家,他們的文學作品是美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裔美國小說主題研究 目錄
目錄
前言
**章 非裔美國小說的萌芽—奴隸敘事1
**節 悖論的建構與寓意評《奧洛達?厄奎阿婁的生平趣敘》4
第二節 奴隸制下倫理的異化與救贖:《北方黑奴索杰納?特魯斯敘事》14
第三節 “潘多拉魔盒”開啟之后:《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個美國奴隸的生平敘事》24
第四節 從《一個奴隸女孩的生活事件》看雅各布斯筆下非裔美國人的雙重意識33
小結44
第二章 廢奴小說與新奴隸敘事46
**節 早期黑人廢奴小說的“物化”景觀:《克洛泰爾》49
第二節 人倫三維:《我們的尼格》之倫理學視域研究59
第三節 底層敘事的歷史重構:《簡?皮特曼小姐自傳》65
第四節 悖論中的黑奴智慧:《飛往加拿大》75
小結85
第三章 黑人都市敘事86
**節 從《褐色女孩,褐色砂石房》看都市移民的焦慮89
第二節 荒原中的人性與人性中的荒原:《布魯斯特街的男人們》95
第三節 《如此有趣的年代》:都市倫理中“利他”與“利己”104
第四節 《麻煩是我惹的》:都市人際交往中的“不得已”112
小結121
第四章 種族心理與種族越界123
**節 斯德哥爾摩效應:《一脈相承》中美國南方黑人的心理分析128
第二節 種族離心力與種族向心力:《*藍的眼睛》137
第三節 種族越界與心理流變:《一個前有色人的自傳》147
第四節 種族越界的三類心理:《越界》156
小結163
第五章 人性之惡書寫165
**節 《紐瓦克第三選區》:張力與人性之惡的演繹167
第二節 《牧牛傳說》:約翰遜筆下的“惡”與“善”176
第三節 《擁有快樂的秘密》:“煤氣燈效應”中的社會陋習之惡184
第四節 《地下鐵道》:惡的內核與演繹194
小結203
第六章 身份危機205
**節 《如果他大叫,就放開他》:被規訓后的黑人身份207
第二節 《隱身人》:“面紗”后非裔美國人的黑人性215
第三節 《紫色》:非裔美國婦女茜莉的隱形性223
第四節 《布雷迪?西姆斯的悲劇》:“正確”的偏執與身份危機230
小結239
第七章 創傷書寫240
**節 傷痕與陰霾:《缺愛》之創傷書寫242
第二節 《家》:莫里森筆下的心理創傷248
第三節 《上帝會救助那孩子》:創傷與異化258
第四節 《家族流血之處》:親情中的創傷與創傷中的親情267
小結274
結語276
參考文獻281
前言
**章 非裔美國小說的萌芽—奴隸敘事1
**節 悖論的建構與寓意評《奧洛達?厄奎阿婁的生平趣敘》4
第二節 奴隸制下倫理的異化與救贖:《北方黑奴索杰納?特魯斯敘事》14
第三節 “潘多拉魔盒”開啟之后:《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個美國奴隸的生平敘事》24
第四節 從《一個奴隸女孩的生活事件》看雅各布斯筆下非裔美國人的雙重意識33
小結44
第二章 廢奴小說與新奴隸敘事46
**節 早期黑人廢奴小說的“物化”景觀:《克洛泰爾》49
第二節 人倫三維:《我們的尼格》之倫理學視域研究59
第三節 底層敘事的歷史重構:《簡?皮特曼小姐自傳》65
第四節 悖論中的黑奴智慧:《飛往加拿大》75
小結85
第三章 黑人都市敘事86
**節 從《褐色女孩,褐色砂石房》看都市移民的焦慮89
第二節 荒原中的人性與人性中的荒原:《布魯斯特街的男人們》95
第三節 《如此有趣的年代》:都市倫理中“利他”與“利己”104
第四節 《麻煩是我惹的》:都市人際交往中的“不得已”112
小結121
第四章 種族心理與種族越界123
**節 斯德哥爾摩效應:《一脈相承》中美國南方黑人的心理分析128
第二節 種族離心力與種族向心力:《*藍的眼睛》137
第三節 種族越界與心理流變:《一個前有色人的自傳》147
第四節 種族越界的三類心理:《越界》156
小結163
第五章 人性之惡書寫165
**節 《紐瓦克第三選區》:張力與人性之惡的演繹167
第二節 《牧牛傳說》:約翰遜筆下的“惡”與“善”176
第三節 《擁有快樂的秘密》:“煤氣燈效應”中的社會陋習之惡184
第四節 《地下鐵道》:惡的內核與演繹194
小結203
第六章 身份危機205
**節 《如果他大叫,就放開他》:被規訓后的黑人身份207
第二節 《隱身人》:“面紗”后非裔美國人的黑人性215
第三節 《紫色》:非裔美國婦女茜莉的隱形性223
第四節 《布雷迪?西姆斯的悲劇》:“正確”的偏執與身份危機230
小結239
第七章 創傷書寫240
**節 傷痕與陰霾:《缺愛》之創傷書寫242
第二節 《家》:莫里森筆下的心理創傷248
第三節 《上帝會救助那孩子》:創傷與異化258
第四節 《家族流血之處》:親情中的創傷與創傷中的親情267
小結274
結語276
參考文獻281
展開全部
非裔美國小說主題研究 作者簡介
龐好農,重慶市人,文學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云山杰出學者”,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英語詩歌研究會常務理事和上海市外文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小說、非裔美國文學和翻譯理論與實踐。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二等獎1項,在CSSCI源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的專著主要有《文化移入碰撞下的三重意識》(2007)、《非裔美國文學源流》(2012)、《非裔美國文學史(1619—2010)》(2013)等。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