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嗜血理論與史學史學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33491
- 條形碼:9787522833491 ; 978-7-5228-3349-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嗜血理論與史學史學刊 內容簡介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23年下卷(總第29卷)設“中國古代史學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學研究”“外國史學研究”“歷史文獻學研究”“學術評論”等欄目,刊發論文、評論和會議綜述26篇。21世紀以來的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有一些新的特征,本卷特辟“史學理論與方法論研究”欄目,以期對近20年來本學科的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建設有一個回顧,并對當前的理論與方法論熱點問題有所回應。鄒兆辰通過分析馬克思恩格斯與新中國史學中關于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論與研究史,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在評價歷史人物上的方法論價值。李恒、史珮琪以21世紀以來《史學月刊》所刊發的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文章為主要依據,提煉出20余年來中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的主要問題,總結了該領域的基本發展情況。許洪沖從研究視角更新和自主理論體系建構兩個方面反思了近年來中國史學史學界關于學科建設的問題,并對史學史研究中的一些傾向進行了評議。
嗜血理論與史學史學刊 目錄
·史學理論與方法論研究·全面記載和科學評價歷史人物是新時代歷史學的重要使命 鄒兆辰新世紀以來的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基于《史學月刊》的分析 李恒 史珮琪近年中國史學史學界關于學科建設問題的反思 許洪沖·中國古代史學研究·中國傳統史學的古今論及其特征 王記錄 劉饒事關傳主的形象:論《史記》的“繁復”書寫 石洪波家譜、家狀與家傳:唐代的私修譜牒 吳海蘭中韓兩部《續資治通鑒綱目》比較研究 張璐瑤明代義理史學裂變試析——以《昭代典則》與《皇明大政紀》的比較研究為例 鄧凱徐乾學幕府與康熙《大清一統志》的編修 孫廣輝清代官修《明史·李自成傳》撰述的嬗變 張宇軒·中國近現代史學研究·郭沫若撰著《青銅時代》與《十批判書》考述 肖薇 王嘉川翦伯贊的史料觀 韓建萍鄧之誠與聶崇岐學術交誼述論 鄧智中周一良和他的師友們——以《周一良全集·書信》整理為中心 聶文華 王健論民國時期中國思想史研究中“兩軍對壘”撰述模式的產生 謝輝元·外國史學研究·斯特拉波《地理學》文本編纂初探 武曉陽14—16世紀普魯士歷史書寫探析 劉嘉仁論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鴉片戰爭敘事 張利娟古羅馬城研究的前世今生 張堯娉2022年西方史學理論研究年度盤點——以《歷史與理論》《重思歷史》和《歷史哲學雜志》為中心 劉洋·歷史文獻學研究·西周社會禮治影響探析——以西周大射禮為例 張磊 王紹之《春秋》齊滅紀事件的文本闡釋與價值建構——以《竹書紀年》兩則佚文為參照 陳金海清代荒政史籍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魯洋·學術評論·比較視野下的中華文明研究——評《不盡的江河不斷流:比較視野下的中華文明》 袁波社會教育研究領域的重要探索——評《民國社會教育研究》 楊雪臨·會議綜述·從中外比較中認識中華文明——《不盡的江河不斷流:比較視野下的中華文明》新書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綜述 張弩附錄一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大事記(2022年9月~2023年8月) 李艷附錄二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論著要目(2022年9月~2023年8月) 張帥旗《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稿約《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匿名審稿實施辦法
展開全部
嗜血理論與史學史學刊 作者簡介
楊共樂,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世界上古史、古代羅馬史、中外古代交通史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羅馬社會經濟研究》《羅馬史綱要》等專著。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