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26072
- 條形碼:9787522526072 ; 978-7-5225-2607-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 本書特色
◎ 南京的人文史,就是中華民族一部具體而微的精神成長史。
在華夏文明的數千年征程中,南京從未離場。雖偏據東南,卻每每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以奉獻自己,肩負起家國興亡的重擔。獨一無二的歷史古都,千年不輟的人文歷程,舊邦新命的民族心史。讀懂南京,就讀懂了中國。
◎一座城市和一位學者的彼此守望:三千年王氣煙水氣生生不息,四十載斯人寫斯城文脈賡續。
在中國,從來沒有一個城市如南京,其歷史之跌宕,王朝之興衰,文脈之繁盛,底蘊之深厚,民間之風雅,引得后人不斷地挖掘、想象、書寫;在南京,從來沒有一個寫作者如薛冰,其治學之嚴謹,研究之扎實,想象之瑰麗,眼光之獨到,情懷之深切,窮經皓首,筆耕四十年,為自己生活的城市撰寫一部曠世大書。薛冰之于南京,正如馮驥才于天津,彼得·阿克羅伊德之于倫敦,奧爾罕·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爾。
◎從長干古城到中華民國,從遠古到近現代,南京三千年歷史從頭說起。
本書從南京*新考古成果長干古城的驚天發現和越王勾踐興建越城開始寫起,全景展現南京3100年遠古、中古、近古、現代史,是一部面向大眾的通俗易懂的南京通史,南京文化、金陵文化集大成者。
◎國內*部明確為一座城市人文立傳的作品,充分展現世界文學之都的風采。
煙水氣與帝王州兩個面向,王氣隱顯、文脈綿延、商貿集散、佳麗沉浮四條主線,政治、經濟、藝術、文學、宗教、建筑、園林、飲食、出版、教育與科舉史、城市發展、對外交流、地理變遷等千絲萬縷,大小史事,歷史人物,共同撐起一座都市人文史的巨大建構,六朝以來1800年的南京文脈前所未有地清晰、立體、真切。
◎“二重證據法”自覺應用,將考古發掘所獲得的新知與傳世文獻緊密結合。◎ 南京的人文史,就是中華民族一部具體而微的精神成長史。
在華夏文明的數千年征程中,南京從未離場。雖偏據東南,卻每每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以奉獻自己,肩負起家國興亡的重擔。獨一無二的歷史古都,千年不輟的人文歷程,舊邦新命的民族心史。讀懂南京,就讀懂了中國。
◎一座城市和一位學者的彼此守望:三千年王氣煙水氣生生不息,四十載斯人寫斯城文脈賡續。
在中國,從來沒有一個城市如南京,其歷史之跌宕,王朝之興衰,文脈之繁盛,底蘊之深厚,民間之風雅,引得后人不斷地挖掘、想象、書寫;在南京,從來沒有一個寫作者如薛冰,其治學之嚴謹,研究之扎實,想象之瑰麗,眼光之獨到,情懷之深切,窮經皓首,筆耕四十年,為自己生活的城市撰寫一部曠世大書。薛冰之于南京,正如馮驥才于天津,彼得·阿克羅伊德之于倫敦,奧爾罕·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爾。
◎從長干古城到中華民國,從遠古到近現代,南京三千年歷史從頭說起。
本書從南京*新考古成果長干古城的驚天發現和越王勾踐興建越城開始寫起,全景展現南京3100年遠古、中古、近古、現代史,是一部面向大眾的通俗易懂的南京通史,南京文化、金陵文化集大成者。
◎國內*部明確為一座城市人文立傳的作品,充分展現世界文學之都的風采。
煙水氣與帝王州兩個面向,王氣隱顯、文脈綿延、商貿集散、佳麗沉浮四條主線,政治、經濟、藝術、文學、宗教、建筑、園林、飲食、出版、教育與科舉史、城市發展、對外交流、地理變遷等千絲萬縷,大小史事,歷史人物,共同撐起一座都市人文史的巨大建構,六朝以來1800年的南京文脈前所未有地清晰、立體、真切。
◎“二重證據法”自覺應用,將考古發掘所獲得的新知與傳世文獻緊密結合。
本書的顯著特色之一,就是自覺運用了“二重證據法”,將“紙上之材料”即傳世的各類紙質文獻,與“地下之新材料”即出土文獻、出土文物,兩相結合,使得講述既有個性,又有可讀性,更有說服力。體現在3100年間許多尚未破解的歷史之謎上,比比皆是。
◎學術普及著作,在艱深的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中間充當一座橋梁。
作家和學者的雙重身份,不僅定位了薛冰,也定位了薛冰的寫作:以盡可能嚴謹的方式研究,以盡可能平易的文字表述,所以在行文上采用散文筆法,出深入淺,減少大眾讀者的閱讀障礙。
◎首次為南京歷史上的女性群體塑像。
從水神青溪小姑的傳說到東晉桃葉、褚蒜子、唐代長干商家、明初徐妙錦的悲歡人生,從謝道韞詠雪、大周后制曲、李清照詠史、秦淮四美人詩、大觀園詩會、沈瓊枝賣文,到袁枚弟子女詩人群體,女性歌詠匯為南京文脈中的華彩樂章。
◎首次發布三千年前秦淮河下游長干古城示意圖和現存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送朝天客歸國詩章圖》。
尤其后者所繪明代南京城,皇宮、鼓樓、鐘樓、十廟、承恩寺、孝陵、大報恩寺等重要地標圖象清晰,城中衙署、牌樓分布,都城城垣、城門及外郭城建構等**次立體呈現。
◎ 作家與歷史學者的身份,不拘形式,不囿體系,不唯上,不討好,成就一本敢講真話、絕不虛言,有態度、有價值觀、有鮮明個性的新史書。
作者坐在歷史大舞臺的觀眾席上,以文學家的天馬行空,史學家的冷靜嚴謹,以及對這座城市滿懷飽含深情的熱愛,時時“冷眼旁觀”歷史的主角、配角、群演——其中虛構與非虛構、傳奇與反傳奇、歷史與現實、地域與文化、權力的興廢與時代的嬗變、王朝的氣運與文化的傳承、世道的滄桑與人性的駁雜等——無不鑿鑿有據、字字珠璣。
◎ 70萬字言,立意恢宏,大開大合,內容豐富,自成體系,舉重若輕;精裝上下冊,與《南京城市史》《家住六朝煙水間》,形成南京城市文化經典矩陣。
從《家住六朝煙水間》到《南京城市史》再到《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互相呼應、映照,道盡南京歷史滄桑。
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 內容簡介
2023 年 12 月 19 日,在“長干古城——南京西街遺址重要考古成果專家論證會”上,權威專家認定,在南京西街發現的“越臺環壕聚落”應稱“長干古城”,始建于3100年前的商、周時期。這是南京歷史考古和研究的重大突破。 本書開篇從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北圖霸業建造越城和長干古城的驚天發現說起,追溯南京文化的源頭: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從北陰陽營文化、點將臺文化到湖熟文化、吳文化,從商周到春秋戰國,從太伯奔吳到楚吳爭戰,從長江到秦淮河,從長干古城、越城到金陵邑,浩浩蕩蕩,開天辟地,南京像一顆遙遠的星辰,在遠古、上古時代隱隱閃耀。 然后是秦始皇游秣陵,揭開金陵王氣的序幕。從中古到近古,南京屢屢成為龍興之地,歷經東吳霸業,建康風云,南唐偏安,宋元滄桑,大明基業,清代浴火重生,中華民國肇建。在中國的許多歷史轉折點上,南京都濃墨重彩地登場,成為華夏文明傳承不可或缺的環節。它清晰地展現了中國歷史的滄桑。 除了王氣隱顯這條主線,本書還重點探索南京綿延不絕的“煙水氣”,將文脈綿延、商貿集散及佳麗沉浮等數條歷史脈絡貫串全書。雖云“人文”,但其中政治、經濟、藝術、文學、宗教、建筑、園林、飲食、出版、教育與科舉史、城市發展、對外交流、地理變遷等諸方面,大小史事,種種變遷,無所不包,將南京三千年來的滄海桑田——歷史與現實、地域與文化、城市的興廢與時代的嬗變、王朝的氣運與文化的傳承、世道的滄桑與人性的駁雜等——浩瀚而又清晰地呈現于字里行間。
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 目錄
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 相關資料
南京從來不缺少人文故事,它所缺少的是像薛冰這樣博雅的故事講述人。 ——程章燦 南京大學教授、博導 薛冰與南京,是一個人與一座城之間,至為深切的交融,這座城的滄桑與繁華,經由他寫下,他亦由此收獲滄桑與繁華。 ——魯敏 作家 寄居南京將近三十年,讀薛冰老師的書,有方知身在何方之感。 ——劉勃 作家 在華夏文明的數千年征程中,南京從未離場,每每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以奉獻自己,肩負起家國興亡的重擔。一部南京人文史,就是中華民族一部具體而微的精神成長史。薛冰先生以一己之力,先撰南京城市變遷歷史,再譜人文演進華章,有斯城而有斯人,有斯人而斯城文脈不輟,這是一座城市和一位學者的彼此守望,更是讀者們的賞心幸事。 ——陸遠 歷史學者 薛冰老師憑借其問題意識和大局史觀,將浩瀚的新材料、新發現聚攏、裁斷、推演,攻治出一部關于南京的新的制度史、思想史、政治史、城市史、人文史,堪稱“因其新見,成其新史”。 ——姚崢華 資深媒體人 專欄作家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南京,這座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爭相吟詠的對象。《煙水氣與帝王州》,字里行間所描繪的“王氣隱顯、文脈綿延、商貿集散、佳麗沉浮”,如同一座都市人文史的巨大建構,架設清晰,躍然紙上。 本書以時間為序,通過大量的史實和文獻資料,對南京的地域文化以及人文歷史進行了詳盡描述,充分展現了南京作為“世界文都”的獨特魅力。“煙水氣”巧妙地捕捉到了南京的濕潤氣候和江南水鄉的詩意韻味,“帝王州”則凸顯了南京在中國歷史轉折中的重要地位。一座城市見證了多個朝代的興衰更迭,也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樣,也必然會顯現出一種內在的人文精神的傳承有序。 薛冰先生對于南京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細致入微,文字引人入勝,對于當下的城市更新工作有著指導借鑒作用。書中提及南京許多著名景點和特色文化,如夫子廟、秦淮河、閱江樓、玄武湖、十竹齋等等,這些延續至今的人文風景不僅具有當下城市的標志性,更是南京文脈傳承的一種生動見證。 ——陳衛新 城市更新設計師、作家 就我的閱讀視野而言,薛冰先生的《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是第一部明確為城市人文立傳的作品,意義非凡,至少是南京,尤其是南京。 為城市人文立傳,重要性自不待言。人,是城市的生命,無人,城即為廢城;人文,是城市的靈魂,無人文,城即為廢墟。 為城市人文立傳,挑戰性顯而易見。何為“人文”?“文明以止”。何為“文明”?“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凡事知易而行難,何況此事知更難。須知,為城市人文立傳,不但要能熟知城市史上的前世今生,能了解城市史上的刀光劍影,能洞悉城市史上的興衰歷程,更要能讀懂城市史上的文脈傳?,能深諳城市史上的文運傳統,能知曉城市史上的槳聲燈影。 我年輕時曾在南京讀過書,與薛冰先生相識亦二十年有余,共同感受過這座古都的山水城林與氣韻流長,知道他飽讀詩書,對南京飽含深情,勤于筆耕研習,精于博采眾長,也敏于掌故考證,善于上窮碧落,可以說,他一直在致力于為南京立傳、為南京人文立傳,而南京,這座城市也一直在等著他,等待他這位最合適的人。 ——高明勇 政邦智庫理事長 “薛金陵”筆走南京,有文學家的天馬行空,有史學家的冷靜嚴謹。他對這座城市滿懷飽含深情的熱愛,但他又坐在歷史大舞臺的觀眾席上,時時“冷眼旁觀”。 ——白雁 歷史學博士、資深媒體人
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 作者簡介
薛冰,學者、作家,現任江蘇省地方志學會常務理事。著有長篇小說《城》《盛世華年》,文化隨筆集《家住六朝煙水間》《漂泊在故鄉》《饑不擇食》,專著《南京城市史》《秦淮河》《煙水氣與帝王州:南京人文史》等六十余部。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