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不平等的災難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51398
- 條形碼:9787200151398 ; 978-7-200-15139-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平等的災難 本書特色
齊格蒙特·鮑曼是這個時代*有影響力的社會學家之一。他跨越數個問題域追尋答案,提出了極具創造力和顛覆性的概念和理論;而到了后期,鮑曼不再過多運用學術語言,轉而為大多數普通人寫作。
這本溫情的小書,正是晚年的鮑曼為消費社會中的我們所寫——喜歡稀奇古怪的書籍和各種小確幸的人,每天兢兢業業上班的人,受過良好教育卻不得不待在家里烤面包、燉肉湯、接送孩子的人,未必熱愛閱讀,卻在商場購物,在互聯網晃蕩,在電子游戲中呼朋喚友,在酒吧閑逛的人……
我們已習慣了一切。我們接收各種廣告信息的推送,我們努力過上看似美好的生活,我們購買健康食品,我們在電子產品中尋找歡樂,我們在健身房揮汗如雨,我們在節假日帶著全家旅行。我們總在微笑,內心卻時不時有些什么難以言表,是疑惑?是不安?是隱痛?
鮑曼試圖找到我們甚至未必承認的那些痛楚的來源,揭示早已習以為常的事物之后的虛假與荒謬,揭示不平等已內在化、合理化的本質,如卡珊德拉一般,警示我們災難性的毀滅即將來臨……
鮑曼深深關切的,是在消費社會中沉浮的每一個人:
如果,你正在為房價的漲跌而傷神……
如果,你為自己是否會失業而惴惴不安……
如果,你常在早晚高峰于地鐵的巨大人流中迷失……
如果,你想要逃避同學聚會中的夸夸其談……
如果,你曾因消費不起,而被人質疑沒有努力工作……
不平等的災難 內容簡介
作為消費社會中的居民,我們大多數人已經平靜接受了少數人的極其富有,認為這歸根到底源自他們的天賦或艱苦努力、勤奮工作——他們為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有益于社會中的眾人;他們掌握了追求幸福的處方,他們理應占據消費者榜首之位。我們都是消費者,消費是我們的**身份,無力消費的人,甚至深深感到羞愧!
齊格蒙特·鮑曼揭示了平靜河面下的洶涌波濤:當今社會不平等在加劇,大分裂發生在少數極富之人和其他所有人之間——少數巨富占據越來越大的經濟蛋糕,財富并未“涓滴”給眾人;消費社會打造的重重虛假信念卻隱藏了其不合理性,讓人以為社會不平等是天然秩序,本該如此。
鮑曼警告,經濟增長如果不能讓大多數人受益,此種經濟模式終將導致自我毀滅!
不平等的災難 目錄
**章 今天究竟有多不平等?
第二章 為什么對不平等熟視無睹
第三章 層層編織的彌天大謊
第四章 對言行不一的反思
不平等的災難 作者簡介
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大師,被譽為“當今用英文寫作最偉大的社會學家”“后現代性預言家”。他是出生于波蘭的猶太人,曾任華沙大學社會系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終身教授。鮑曼的思考引領了20世紀歐洲的思想界和社會科學研究,其大半生都在用“確定”和“不確定”概括現代人的生活狀況,而他本人同樣在這兩種狀態間穿梭。其一生撰有50多部著作,包括《流動的現代性》《現代性與大屠殺》《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生活在碎片之中》等。
譯者 李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城鎮化、數字化背景下的社會不平等、青年發展與基層治理問題。著有《跳出農門:農民子女的職業非農化與身份市民化》。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