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制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96156
- 條形碼:9787509696156 ; 978-7-5096-961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制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研究 內容簡介
制造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首先要聚焦實體經濟,其中*重要和*基礎的首先應該是制造業。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范疇,其內涵則是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產業協調融合形成的產業形態及網絡體系,構建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能夠打破制造業發展過程中“關鍵核心技術缺失”、“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問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門檻較高”等瓶頸制約,切實保障中國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增強國際競爭力,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有助于培育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新動能。數字經濟以虛促實,推動實體經濟朝著數字化、智慧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數字化開拓實體經濟發展新空間,產業數字化重塑產業分工協作新格局,產業間技術滲透融合,平臺化產業新生態迅速崛起,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同時,數字技術可以解決實體經濟中生產、經營、流通、服務等對接問題。數字化資源配置不斷擴展,帶來全社會、全產業、全要素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價值創造模式的改進,有效提高生產和服務效率。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與形成需要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上擔當作為,以數字化助力“中國制造”品牌,建設成高質量的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
基于以上的理論思考和現實邏輯,本書以數字經濟時代為大背景,對中國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展開深入且細致的研究。全書分為十個主要章節,四個主要部分。首先,在**部分(**章、第二章),本書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視角對制造強國視角下,中國制造業產業體系的演進和經驗借鑒展開深入分析;其次,在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本書引入數字經濟的時代背景,圍繞數字經濟如何與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融合及內涵特征界定展開探究;再次,在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本書分別從指標體系、影響因素、國際競爭力三個維度展開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現代產業體系的實證分析;*后,在第四部分(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本書形成總體的發展戰略路徑與對策建議。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制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研究 目錄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制造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研究 作者簡介
唐曉華,經濟學博士、遼寧大學經濟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大學 “雙 ”建設學科方向帶頭人,“遼寧大學 制造業研究中心”主任。 特殊津貼獲得者,牛津大學 訪問學者,兼任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企業管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理事。 唐曉華教授長期以來積極關注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前沿理論和重大實踐問題,在制造業相關領域進行積極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先后作為首席專家主持 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主持其他 或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多項。在《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世界經濟與政治》《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 核心期刊(CSSCI)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和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學術著作10余部。曾獲得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類“三等獎”1次,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 成果(政府)獎“一等獎”2次,獲得其他省級哲學社會科學 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多次。曾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沈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