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純物質應用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56598
- 條形碼:9787122356598 ; 978-7-122-35659-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純物質應用篇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主要集中在純物質在宏觀狀態下的種種與分子間相互作用有關的現象和相關的物質性質與分子行為的關系,討論這些現象和性質與物質中分子間相互作用的關系,提供給大家在了解和應用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討論和闡述了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在純物質情況中所產生的影響和可能的應用。 這本書的主要特點是從分子間相互作用基礎理論出發,對微觀分子間相互作用理論和宏觀分子間相互作用規律進行了深入、詳細的研究和討論,提出對宏觀體系分子間相互作用的一些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宏觀體系的熱力學性質。作者對流體的熱物性研究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獨特的見解,專著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從物質的宏觀性質出發,找出與其相關的微觀性質的關系,在理論上將宏觀現象與微觀理論聯系起來,用于實際體系的應用。具體介紹了怎樣使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論直接應用于實際體系,使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完善了理論,具有非常實用的價值。對發展近代分子熱力學學科、物理化學、熱力學學科均有參考價值。全書收集并引用了大量實驗數據、圖表等,系統介紹了大量分子間相互作用的討論方法,提出來對一些宏觀現象的理論解釋。 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的提出,是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并且該理論在純物質物性和物性變化預測及定量計算方面已經初顯成效。作者張福田自1988年始鉆研大量分子相互作用,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反復修改完善,將其研究成果總結成書,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服務于社會,同時也可以引起更多同行的關注,期待集眾家之所長,將此基礎理論日臻完善,在新材料設計等更多領域發揮作用。本書的特點是從物質的宏觀性質出發,找出與其相關的微觀性質之間的關系,在理論上將宏觀現象與微觀理論聯系起來,用于實際體系的應用。
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純物質應用篇 內容簡介
本書從分子相互作用基礎理論出發,基于大量實驗數據,對微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和宏觀分子相互作用規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討,提出對宏觀體系分子間相互作用的一些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宏觀體系的熱力學性質。所涉內容包括理論屬性、物質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分子壓力與宏觀性質、宏觀位能曲線、臨界參數、純物質氣體的相間分子行為、凝聚態純物質分子行為、范德華力與分子內壓力、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的應用。 本書可供化學、化工、冶金、石油化工、醫藥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科技工作者參考。
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純物質應用篇 目錄
1.1 引言 005
1.2 物質的分子行為 007
1.2.1 宏觀狀態下的分子行為特征 007
1.2.2 微觀狀態下的分子行為特征 010
1.3 氣態物質的分子行為 010
1.3.1 完全理想氣體分子行為 013
1.3.2 近似理想氣體分子行為 014
1.3.3 實際氣體分子行為 016
1.3.4 實際氣體的各項分子壓力 018
1.4 液態物質的分子行為 022
1.4.1 液體動態分子的分子動壓力 025
1.4.2 完全理想液體的分子行為 026
1.4.3 近似理想液體的分子行為 028
1.4.4 實際液體微觀模型 031
1.5 液體靜態分子的分子靜壓力 032
1.5.1 液體分子的分布 033
1.5.2 液體中分子間相互作用 036
1.5.3 液體分子靜壓力 037
參考文獻 040 第2章 物質的分子間相互作用 041
2.1 物質中分子間相互作用 041
2.2 分子壓力與宏觀物質大量分子間相互作用 042
2.3 分子動壓力 044
2.3.1 分子動壓力的分子行為 045
2.3.2 分子動壓力組成 045
2.3.3 分子動壓力計算 047
2.4 物質的動能及其影響 048
2.4.1 **分子動壓力動能 049
2.4.2 第二分子動壓力影響 051
2.5 分子靜壓力 074
2.6 分子壓力計算 082
2.6.1 分子壓力微觀結構式 082
2.6.2 分子動壓力中的分子斥力項 083
2.6.3 分子動壓力中分子引力項 088
2.6.4 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 089
2.6.5 物質中分子引力與分子斥力——分子間距影響 090
2.6.6 物質中分子引力與分子斥力——溫度影響 091
2.7 熱力學的分子協體積 094
2.8 分子壓力計算規定 099
參考文獻 111 第3章 分子壓力與宏觀性質 112
3.1 壓力分子作用參數 113
3.1.1 分子壓力與氣體壓力 115
3.1.2 分子壓力與液體壓力 118
3.2 體積分子作用參數 121
3.2.1 分子相互作用影響 122
3.2.2 平均線性規律 125
3.3 壓縮因子分子作用參數 132
3.4 位力系數分子作用參數 138
3.5 位力方程 142
3.5.1 位力方程與分子壓力 144
3.5.2 位力系數計算 147
3.5.3 位力系數影響因素 150
3.6 位力方程與統計理論 156
3.7 液體位力方程 160
3.7.1 液體位力系數與分子壓力 162
3.7.2 氣體與液體總位力系數的比較 166
3.8 溫度分子作用參數 170
參考文獻 172 第4章 宏觀位能曲線 174
4.1 微觀位能曲線簡介 174
4.2 宏觀位能曲線簡介 179
4.3 宏觀物質的λ點 184
4.4 宏觀位能曲線的平衡點 188
4.5 λ區域——存在有分子相互作用的物質區域 192
4.5.1 氣體物質分子作用區(第1λ區) 193
4.5.2 第2λ區 201
4.5.3 第3λ區——固體位能曲線 223
4.5.4 宏觀位能曲線應用 229
4.6 物質的分子硬球直徑計算 231
4.6.1 液體的分子硬球直徑 232
4.6.2 氣體的分子硬球直徑 236
4.6.3 固體的分子硬球直徑 239
參考文獻 242 第5章 臨界參數 243
5.1 純組元臨界參數熱力學方法估算 243
5.2 臨界參數與平均線性規律 245
5.2.1 臨界體積計算 249
5.2.2 臨界壓力計算 251
5.2.3 臨界壓縮因子計算 255
5.2.4 臨界溫度計算 255
5.3 對數函數規律 256
5.4 臨界狀態下分子行為 262
5.5 動態分子分子壓力及其臨界參數 269
5.6 靜態分子在臨界區域中的分子行為 271
5.7 液體中分子間排斥力和吸引力 273
5.8 相變與分子相互作用 279
5.8.1 液體轉變為氣體的相變 280
5.8.2 氣體轉變為液體的相變 286
5.8.3 液體沸點——液體轉變為氣體 288
5.8.4 液體凝固點與固體熔化點——液體與固體間的相變 292
參考文獻 300 第6章 純物質氣體的相間分子行為 301
6.1 氣體熱力學逸度 302
6.2 純物質氣體逸度熱力學計算 305
6.3 純物質氣體逸度與分子壓力 306
6.3.1 分子壓力間平衡 306
6.3.2 理想氣體與分子壓力 307
6.3.3 飽和氣體逸度與分子壓力 309
6.3.4 過熱氣體逸度與分子壓力 318
參考文獻 326 第7章 凝聚態純物質分子行為 327
7.1 凝聚態物質分子壓力 329
7.2 凝聚態物質相平衡與分子間相互作用 332
7.2.1 液相與氣相相平衡 333
7.2.2 固相與氣相相平衡 335
7.3 凝聚態物質的動態分子和靜態分子 338
7.3.1 液體的動態分子和靜態分子 340
7.3.2 固體的動態分子和靜態分子 344
7.4 分子動壓力 347
7.4.1 **分子動壓力 348
7.4.2 第二分子動壓力 351
7.5 分子靜壓力 352
7.5.1 **分子靜壓力 352
7.5.2 第二分子靜壓力 357
7.6 液體重要的分子行為——分子內壓力 358
7.6.1 分子內壓力定義 359
7.6.2 相平衡法分子內壓力計算 360
7.6.3 表面張力法分子內壓力計算 364
7.6.4 分子內壓力與分子吸引壓力 372
7.6.5 影響分子內壓力的因素 379
7.7 分子內壓力應用示例——水的分子行為 388
7.7.1 短程有序分子 388
7.7.2 短程有序分子區形成 391
7.7.3 短程和長程有序分子區——4℃水的分子行為 396
參考文獻 402 第8章 范德華力與分子內壓力 404
8.1 范德華力 404
8.2 長程力和短程力 405
8.3 長程力 406
8.3.1 靜電作用力1——離子力 407
8.3.2 靜電作用力2——偶極力、取向力(極性分子間相互作用) 411
8.3.3 誘導作用力——帶電分子與非極性分子相互作用 413
8.3.4 色散作用力——非極性分子與非極性分子相互作用 415
8.3.5 總范德華力——靜電力、誘導力、色散力 416
8.3.6 其他分子間力 421
8.3.7 不同物質間分子間力 427
8.4 范德華力計算 429
8.4.1 分子間相互作用和表面力 429
8.4.2 表面分力計算 432
8.4.3 分子間相互作用法 437
8.4.4 溶解度參數法 440
8.4.5 標準參考物質 446
8.5 物質相互作用計算 456
8.5.1 范德華力和表面力法 456
8.5.2 范德華力和潤濕計算法 463
8.5.3 范德華力和分子內壓力 470
8.5.4 分子內壓力在物質表面層中的分子行為 475
8.5.5 分子內壓力計算的標準參考物質 482
8.5.6 物質間分子內壓力相互作用 487
參考文獻 491 第9章 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的應用 494
9.1 物質大量分子相互作用基礎理論簡介 494
9.2 物質生產的人工智能 496
9.3 計算機培訓1——綱 503
9.4 在合成氨智能生產中需要做的數據計算工作 504
9.5 計算機培訓2——控制點:TA、PA、TC、PC 505
9.6 計算機培訓3——氣體氨合成反應生產準備,氣體氫和氣體氮的控制 510
9.7 計算機培訓4——分子吸引力 513
9.8 計算機培訓5——非極性物質和極性物質 516
9.9 計算機培訓6——分子排斥力 520
參考文獻 525 附錄 分子間相互作用基礎性能 526
附錄1 宏觀物質的λ點 526
附錄2 宏觀位能曲線平衡點 528
附錄3 宏觀物質的分子硬球直徑 536
附錄4 分子內壓力對液體表面層的影響 545
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純物質應用篇 作者簡介
張福田,1962年畢業于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現北京理工大學)。1963-1971,北京冶金研究所課題組組長;1971-1990,航天部812研究所研究室負責人;1990-1999年,任上海大隆機器廠所屬大隆特殊鋼廠副廠長;2000年之后任上海同舟特殊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技術職稱為高工,行政職務為總工程師,ISO9001-2000管理者代表。曾獲獎勵:1988,“界面層模型和表面力研究”,獲貴州省科技成果三等獎;1995,“核電站安全級設備奧氏體不銹鋼鍛件研究”,獲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二等獎;1997,核電站安全級設備奧氏體不銹鋼鍛件生產”,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代表性著作:《分子界面化學基礎》和《宏觀分子相互作用理論——基礎和計算》。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