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7363
- 條形碼:9787108077363 ; 978-7-108-07736-3
- 裝幀:軟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 本書特色
在傳統文化語境中,花鳥被賦予不同的吉祥寓意。如牡丹寓意富貴;松鶴喻指長壽;端午時節,將蜀葵、艾草、菖蒲、石榴花等置于門前或花瓶中,稱作天中佳物,艾草、菖蒲等均有祛邪的功能;梅、蘭、竹、菊一般稱作“四君子”;松、竹、梅為“歲寒三友”;水仙、松枝、梅花、百合等合在一起,是為迎接新年的歲朝清供圖;朱竹既有辟邪、祝福之意,亦有“清風”與“超俗”的隱喻;菖蒲有長壽之意,亦可辟邪。荔枝有“一本萬利”“大利”之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葫蘆寓意“福祿”;柏樹、柿子和如意在一起,便有“百事如意”之寓;九只鵪鶉在一起,常常有“久安”的隱喻;“貓”和“蝴蝶”同入畫,便是“耄耋”,是祝壽的題材;“蜂”和“猴子”在一起,為“馬上封侯”;稻穗插瓶,表示“歲歲平安”;紅蝙蝠與幡旗,預示“洪福齊天”…… 這些畫作中,圖案本身就反映了人們心中的愿景。那么,吉祥話是如何轉譯成這些吉祥畫的?作者對畫作的解析既包含對文化源流的考證,也有藝術作品流傳的信息,突顯了畫作的鑒藏價值。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 內容簡介
明清花鳥畫中,祥瑞題材蔚為大觀。它們是藝術市場的寵兒,也是明清商品經濟發展之下,士大夫文化與民間文化融合的縮影。 荔枝、朱竹、牡丹、辛夷花、白雀、大鵬、墨竹、柿子、松樹、花瓶、鵪鶉、蓮花和葫蘆等題材蘊含著大吉、大利、三多、平安、富貴、如意、長壽等吉祥之意。作者不僅探討畫作的藝術和鑒藏價值,也梳理了祥瑞題材繪畫的審美與民俗等影響因素。 本書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等幾十家博物館。有的圖片為首次發表。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 目錄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 作者簡介
朱萬章,四川眉山人,畢業于中山大學歷史系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從事書畫鑒藏與美術史研究,著有《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銷夏與清玩:以書畫鑒藏史為中心》《書畫鑒真與辨偽》《鑒畫積微錄》《明清書畫談叢》《過眼與印記:宋元以來書畫鑒藏考》《畫外乾坤:明清以來書畫鑒藏瑣記》《畫里相逢:百年藝事新見錄》《白描畫征錄》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