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新版)汗青堂叢書006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073311
- 條形碼:9787213073311 ; 978-7-213-07331-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新版)汗青堂叢書006 本書特色
本書版權已售出荷蘭、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日本等11個國家及地區,風靡全球。 全書圖文并茂,收錄近100幅珍貴地圖及50余幅精美歷史圖片,半數以上為彩色。 通過十二幅地圖切入描述十二個世界歷史的關鍵節點,剖析世界歷史與人類精神的進程。 完全顛覆你觀看地圖的視角,帶你進入一個陌生而新奇的世界。 一本有關制圖藝術的歷史書,迷人、全面、新穎。在地圖中追蹤人類思想的模式,這是一個絕妙的想法。 ——湯姆·霍蘭德,《衛報》 正如這本插圖精美的書所指明的,從古代時期起,地圖就承載了大量的象征意義。本書內容豐富,讓人無法自拔。 ——辛克萊·麥凱,《每日電訊報》 布羅頓捕捉地圖的社會、政治、宗教背景的視角非常敏銳,揭示了地圖為何、為誰而作,隱藏著何種目的。——羅伯特·梅休,《今日歷史》 通過地圖講述世界歷史——為什么直到現在才有人想出這個妙招?布羅頓這本書不僅博學,而且扣人心弦。——《法蘭克福匯報》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新版)汗青堂叢書006 內容簡介
本書既非制圖史,也非地圖的歷史,而是一本通過十二幅世界地圖講述世界史的著作。 書中精選的十二幅世界地圖來自不同歷史階段,出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圖師之手。作者向我們揭示,地圖遠非客觀的真實記錄,而是受到一時一地的觀念和動機的左右。通過解讀地圖背后的觀念和動機,我們可以窺視制圖師所處時代的風尚與精神。每一幅都蘊含著某種重大主題,從科學、政治、宗教、帝國,到地理大發現、民族主義和全球化,皆為世界史發生重大變革的關節點。 在這段圖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們呈現了人類長久以來的一個渴望,那就是將地球完美地呈現在二維平面上。但是,無論因為客觀條件所限,還是主觀意識的干擾,這始終是人類難以達成的夢想。在作者的解讀中,作為人類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圖,成了“人─圖像─世界”三位一體的棱鏡,折射出人類的歷史進程和精神歷程,描繪了一幅靠前的世界史立體畫卷。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新版)汗青堂叢書006 目錄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新版)汗青堂叢書006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杰里 •布羅頓,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文藝復興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領土交易:現代早期世界的地圖繪制》《全球性角度:東西方之間的文藝復興藝術》(合著)等。 譯者簡介 林盛,畢業于復旦大學法語系,譯有《中世紀的城堡》等。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