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文學的一生:阿瑟·米勒自傳(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4430
- 條形碼:9787532794430 ; 978-7-5327-9443-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的一生:阿瑟·米勒自傳(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本書特色
★ 據布盧姆斯伯里出版社提供2012年*新增補版本,中文版新增英國導演、編劇理查德•艾爾的《前言》和阿瑟•米勒傳記作者、米勒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比格斯比的《后記》,堪稱專業而文采斐然的導讀佳作。
★ 《阿瑟•米勒自傳》是美國二十世紀戲劇大師阿瑟•米勒唯一的親筆自傳。1987年,創作力依然旺盛的米勒用深刻的洞察力、幽默詼諧的筆觸、坦率而充滿激情的文字,回顧了自己作為一個人和一個作家漫長曲折、極富戲劇性的生命軌跡,同時也記錄了二十世紀美國文壇、劇壇以及美國社會發生的重大演變。
★ 阿瑟•米勒是誰?20世紀偉大的劇作家之一,美國戲劇的良心;以《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橋頭風景》享譽全球;溫柔書寫他和第二任妻子瑪麗蓮•夢露的美麗與哀傷。還有呢?
文學的一生:阿瑟·米勒自傳(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當代有名劇作家阿瑟?米勒生前出版的專享自傳。 在五十余萬字的自傳中,阿瑟?米勒對自己所走過的漫長曲折而又豐富多彩的生活和藝術道路做了深沉的回顧和反思,尤其回顧了人生道路中的一些關鍵時刻: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與法西斯主義的抬頭,使得他終身都持批判現實的左翼政治立場;五十年代,他與麥卡錫主義斗爭,*后獲得了道義上的勝利;在他的領導下,國際筆會從與世無爭的文學俱樂部變成一股推進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幾段情感經歷尤其是和瑪麗蓮?夢露受人矚目也備受困擾的婚姻帶給他影響,等等。在敘述這些事件的同時,米勒詳細記錄了自己戲劇創作生涯的全過程,其中有成功亦不避失敗,并生動描繪了戲劇界、電影界、政治圈中的許多重要人物。 米勒的坦誠、對文學和社會的責任感,是這部自傳的特點,也可清晰看到作者獲“美國的良心”之譽的堅實緣由。 中文版據布盧姆斯伯里出版社提供2012年近期新增補版本,首次刊發英國導演、編劇理查德?艾爾的《前言》和阿瑟?米勒傳記作者、米勒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比格斯比的《后記》,堪稱專業而文采斐然的導讀佳作。 ?"
文學的一生:阿瑟·米勒自傳(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目錄
文學的一生:阿瑟·米勒自傳(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相關資料
我可以肯定地說,阿瑟•米勒直到去世那天還在寫作。他生而握著筆。——哈羅德•品特
這里涉及的人生,不單是米勒自己的,也不單是一代人的,甚至不是他始終與之互動的文化的。這是人類的傳記,在自毀的傾向和無私的能力之間,不斷地律動。在他的時間穿梭之旅中,他不僅試圖解釋自己和自己的行為,還試圖解釋一段不斷感到失望但又不得不重新參與的歷史。——克里斯托弗•比格斯比
2005年2月10日,米勒去世,英國全國發行的報紙《獨立報》清空了頭版所有新聞,只刊發了一件事——一位劇作家之死。在羅克斯伯里三千五百英里之外,人們駐足片刻,看到了這個男人的死訊:他曾經拿起一本俄國小說在地鐵上讀,并覺得有一天他也能成為一名作家,后來他做到了,甚至還做了更多,他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說話,挑戰那些想讓他參與罪惡共謀的人,F在,他躺在了他某一天坐下來動筆寫的劇本的不遠處,在那個劇本里,他寫了一位生命還剩二十四小時的推銷員,他的夢想總是不對,但他抓住了世界上百萬人的心,半個世紀以來都如此。——克里斯托弗•比格斯比
(阿瑟·米勒是)一個具有真正道德高度的人,表現出今日墮落之世上的罕有品質。——薩爾曼·拉什迪
一本精彩紛呈的傳記。阿瑟·米勒是個罕見之人,是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之人。他的自傳結構優美,敘事性強:堅毅不妥協,非常令人感動。——哈羅德·品特
這本自傳像米勒的每部戲劇一樣睿智、詼諧、有趣和勇敢。毫無疑問,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故事之一。——路易斯·奧金克洛斯(美國作家)
【讀者評論】
★這本自傳回顧了阿瑟·米勒作為一個人和一個作家漫長曲折、極富戲劇性的生命軌跡。
★有一次導演西德尼·呂美特問阿瑟·米勒,既然他在劇本和小說寫作方面具有同樣的天賦,為什么還會選擇寫劇本。為什么他要放棄小說寫作賦予他的對于創作過程全盤控制的權力,而取而代之以一種共同把控,在這里,劇本首先要經過導演之手,再經由演員、場景設計、制片等等。米勒的回答令呂美特感到觸動,米勒說:他喜歡看到他的作品在別人那里引起反應。這些反應當中可能有他在劇作寫作過程中從未想到過的揭示、感受和思想。呂美特說:這就是我們在創作中所希望的。
★這當然是一部漂亮的,甚至是了不起的自傳。 米勒的敘述,是跳躍的,有他個人的表述哲學。但總體是沿著時間線,相當有個性的表達,大量生動的比喻句。 當然,如果沒有他和夢露的情感糾纏,自傳的光芒就少了一半。關于夢露的部分,所占篇幅不小。但他對夢露幾乎沒有一句惡言,這一點很了不起,他一個字都沒有去猜測夢露后來被全世界八卦的部分,比如與肯尼迪的關系。這種避諱,是一種尊重。他對夢露的一切描述,都帶著惋惜的語調。他痛斥了諾曼梅勒對夢露的下流解讀。 讀完發現,米勒沒有講太多的八卦。他對自己從事的劇作家事業的評價,比較客觀。 有個事實:米勒不顯山不露水地把他覺得需要表達的全部表達了,并悄悄地贊美了自己。因此,這本自傳并不是米勒的全部。后來,他的女兒麗貝卡為他拍了一部不錯的紀錄片,可以看看。
文學的一生:阿瑟·米勒自傳(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作者簡介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 美國半個世紀以來最杰出的劇作家,著有《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兒子》《兩個星期一的回憶》《橋頭眺望》《美國時鐘》等多部戲劇。他的作品針砭時弊、直言不諱,被譽為20世紀“美國戲劇的良心”。米勒一生獲獎無數,包括1949年普利策獎、兩次紐約戲劇評論獎、奧利維爾最佳劇作獎等。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