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八千里路云和月:十七局記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224823
- 條形碼:9787509224823 ; 978-7-5092-2482-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千里路云和月:十七局記憶 本書特色
★總書記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中鐵建集團、中鐵十七局集團以實際行動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有關國有企業工作的各項指示,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建設朝著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前進。
★改革篇:踐行“二十四字”戰略,開創發展新局面。從兵改工后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1984—2000年),十七局搶抓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機遇,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略,對外適應市場、頑強競爭,對內革新體制、加強管理,實力和品牌信譽顯著增強,為發展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 年元月,“向北鞏固、向南發展;優化中間、拓展兩端;提升存量、創新增量”的“二十四字”戰略寫入集團公司“十四五”規劃,成為指導“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戰略。
★管理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踐行“三新”管理理念。中鐵十七局將成本管理作為一條顯性主線,貫穿于企業管理各方面。提出“兩嚴三控”“以成本看管理、憑效益論英雄”“贏在成本、贏在效益、贏在管理”等管理機制和理念,營造“以成本看管理、憑效益論英雄”的氛圍,堅持抓源頭、抓節流、抓調差、抓根本、抓機制,在“大成本”理念指引下,“全盤考慮、著眼細節”,做好做實“以新理念破除工期依賴型管理、以新標準破除質量依托型管理、以新方法破除效益等待型管理”的“三新”管理理念。
★科技篇:科學技術是推動發展的**生產力。在工程建設中,中鐵十七局采用資料分析、現場調查、室內試驗、數值分析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等一系列先進科學辦法,解決了建設中的各種難題,研發創制了多項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施工方法、工藝和質量控制參數,形成了以高原高寒鐵路施工技術、大跨度連續梁施工技術、重大工程黃土災害處理技術、長大隧道施工技術、復雜地質隧道施工技術、綜合管廊技術等為代表的大型建筑企業核心技術體系,屢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為“中國標準”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社會責任篇:永葆鐵軍傳統,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國有企業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積極履行各項社會責任。諸如汶川地震、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河南抗洪救災等,在每一個緊要關頭,中鐵十七局人積極響應黨中央和上級黨委的號召,以實際行動做好做實黨和政府交付的每一項任務,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國之大者”的囑托,彰顯了鐵軍傳人、中央企業“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和本色!锟倳浿赋,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中鐵建集團、中鐵十七局集團以實際行動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有關國有企業工作的各項指示,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建設朝著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前進。
★改革篇:踐行“二十四字”戰略,開創發展新局面。從兵改工后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1984—2000年),十七局搶抓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機遇,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略,對外適應市場、頑強競爭,對內革新體制、加強管理,實力和品牌信譽顯著增強,為發展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 年元月,“向北鞏固、向南發展;優化中間、拓展兩端;提升存量、創新增量”的“二十四字”戰略寫入集團公司“十四五”規劃,成為指導“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戰略。
★管理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踐行“三新”管理理念。中鐵十七局將成本管理作為一條顯性主線,貫穿于企業管理各方面。提出“兩嚴三控”“以成本看管理、憑效益論英雄”“贏在成本、贏在效益、贏在管理”等管理機制和理念,營造“以成本看管理、憑效益論英雄”的氛圍,堅持抓源頭、抓節流、抓調差、抓根本、抓機制,在“大成本”理念指引下,“全盤考慮、著眼細節”,做好做實“以新理念破除工期依賴型管理、以新標準破除質量依托型管理、以新方法破除效益等待型管理”的“三新”管理理念。
★科技篇:科學技術是推動發展的**生產力。在工程建設中,中鐵十七局采用資料分析、現場調查、室內試驗、數值分析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等一系列先進科學辦法,解決了建設中的各種難題,研發創制了多項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施工方法、工藝和質量控制參數,形成了以高原高寒鐵路施工技術、大跨度連續梁施工技術、重大工程黃土災害處理技術、長大隧道施工技術、復雜地質隧道施工技術、綜合管廊技術等為代表的大型建筑企業核心技術體系,屢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為“中國標準”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社會責任篇:永葆鐵軍傳統,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國有企業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積極履行各項社會責任。諸如汶川地震、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河南抗洪救災等,在每一個緊要關頭,中鐵十七局人積極響應黨中央和上級黨委的號召,以實際行動做好做實黨和政府交付的每一項任務,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國之大者”的囑托,彰顯了鐵軍傳人、中央企業“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和本色。
★海外篇:以過硬的工程質量,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在企業積極“走出去”的時代背景下,中鐵十七局“海外優先、滾動發展”的光彩篇章不斷寫就,諸如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社會住房蒂烏娜項目、巴基斯坦國會大廈太陽能供電項目、安哥拉Kilamha.Kiaxif社會住房項目、中巴友誼公路、孟加拉國孟中友誼八橋項目、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項目等項目建設中,中鐵十七局積極融入當地、扎根當地,與當地居民結下了深厚情誼,創造了工程建設史上的一個個奇跡和“中國速度”。
★紀實篇:時光飛逝,成就斐然,向時代敬禮。時光飛逝,可堪感懷。感嘆于鐵七師記憶、感慨于兵改工時期的思想工作、感動于唐古拉山上的“生命綠島”、贊嘆于勇闖廈門特區……中鐵十七局曾經站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前沿,率先走進萬紫千紅、萬象更新的春天,邁出了企業與市場接軌、艱苦奮斗、創新發展的**步。商場如戰場,2001年十七局新裝上陣再出發。一枚局徽、一首局歌、一枚紀念章、一場活動,載入了十七局的歷史;一場電影《峰爆》,講述了中國鐵建人挺身而出、展開生死救援的故事和情懷。
★文化篇:在“鐵道兵精神”引領下,一起向未來。中鐵十七局以中國鐵建“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為指引,弘揚“不畏艱險、勇攀高峰、領先行業、創譽中外”的企業精神,踐行鐵兵文化、團隊文化、誠信文化、責任文化、創新文化、求實文化、科學文化、廉潔文化、儉樸文化,培育大秦精神、青藏鐵路精神、高鐵建設精神、爭創精神,在長達70年的戰斗和建設中,“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始終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馳騁戰場、搏擊市場,無往而不勝的英雄隊伍。
★該作品不僅是中鐵十七局的建設經驗總結,也對于廣大國有企業管理者尤其是交通運輸、中鐵系統、基建系統的企業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八千里路云和月:十七局記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講述我國國有企業——中鐵十七局發展歷史、改革建設成就、承建重點工程、以及取得各項榮譽、得到黨和政府關心關懷等方面的企業發展史的畫冊。全書在內容上以企業創立、發展的時間線索為脈絡,以圖文結合的形式,講述了中鐵十七局的管理實踐歷程,共分為歷史篇、改革篇、管理篇、科技篇、社會責任篇、海外發展篇、重點工程紀實篇、文化篇等八大部分。
八千里路云和月:十七局記憶 目錄
一、鐵軍成師(1952) ………………………………………………………………陳宏偉 /1
(一)姑蘇誓師
(二)建師基本情況及沿革
(三)溯源紅色血脈之 86 師
(四)溯源紅色血脈之 96 師
(五)86 師戰史簡編
(六)96 師戰史簡編
(七)生于 1938 的紅色之源:“鋼八連”
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2—1953 )……………周娟 周福榮 張英智 /33
(一)修建龜殷鐵路
(二)反登陸筑城備戰
(三)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
(四)老兵記憶
三、在祖國邊疆筑起“鋼鐵防線”(1955—1960 )………張英智 周福榮 /59
(一)備戰攻臺,移山填海
(二)鞏固邊防,征服大漠
(三)捍衛海疆,軍歌嘹亮
四、“三線”建設中的全軍“開路先鋒”(1964—1973 )張英智 周福榮 /79
(一)貴昆鐵路:烏蒙磅礴戰正酣
(二)成昆鐵路:勇闖“地質博物館”
(三)襄渝鐵路:建在戰士脊梁上的工程奇跡
五、青藏高原上的苦樂年華(1975—1983 ) ……………張英智 周福榮 /124
(一)鹽湖筑路
(二)肖華將軍賦詩
(三)青藏線上的“人間至味”
(四)“高原影院”趣事多
六、告別軍旗( 1984 )………………………………………………張英智 周福榮 /141 改革篇:新征程上新鐵軍 ……………………………………………王曄 陳耀華 /149
一、兵改工與市場經濟轉軌(1984—2000)……………………………………… 154
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001—2018)………………………………………………162
三、深化改革與高質量發展(2019 至今)……………………………………………174 科技篇:科技創新賦能“基建狂魔”………………………邱瑞 韓三平 /189
一、核心技術………………………………………………………………………………………194
(一)高原高寒鐵路施工技術
(二)復雜地質隧道施工技術
(三)高速鐵路軌道板(無砟軌道)技術
(四)綜合管廊技術
(五)BIM 建造技術
(六)深水基礎、高橋墩、大跨度橋梁施工技術
(七)重大工程黃土災害處理技術
二、技術成果………………………………………………………………………………227
(一)國家級工法
(二)主參編技術標準
(三)專利成果
三、科技獎項………………………………………………………………………………………234
(一)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項
(二)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三)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四)國家優質工程獎 社會責任篇:國之大者,奮斗作答…………………………………………………247
一、投身脫貧攻堅戰:鋪就幸福路 圓夢新時代 …李建斌 劉印洲 /250
二、抗擊新冠疫情:白衣執甲 逆行出征 ……………………鄭力 魏繼東 /257
三、國家救援:生命至上 勇毅前行 ………………溫愛明 宋晨燚 劉婧 /274 海外篇:沿著“一帶一路”走向世界 ………………………………………………287
一、海外市場布局…………………………………………………………………………290
二、海外工程…………………………………………………………………………………297三、海外故事………………………………………………………………………………306
(一)總書記點贊的安居工程
(二)世界首座綠色國會大廈
(三)中國建造“筑夢”北非
(四)“世紀工程”見證中阿友誼 文化篇:傳承時代變遷中的文化記憶………………………周娟 郭建峰 /319
一、鐵道兵精神……………………………………………………………………………………………322
二、中國鐵建文化………………………………………………………………………………………324
三、新時代“價值文化”…………………………………………………………………………327
(一)為客戶創造價值:“三新”項目管理理念
(二)為供應鏈伙伴創造價值:“命運共同體”合作理念
(三)為員工創造價值:“共建共享”發展理念 紀錄篇:史海拾貝 ………………………………………………………………………………………345
一、流金歲月…………………………………………………………………………………………347
(一)我在七師那些年
(二)回憶鐵七師成立大會
(三)首任局長蔣安余的鐵七師記憶
(四)老書記忘不了的“三件事”
(五)總理為我們題詞
(六)激情燃燒的歲月
(七)全國勞模的“創效經”
(八)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二、建企紀事……………………………………………………………………………395
(一)五公司成立與重組紀事
(二)六公司重組紀事
(三)建筑公司成立與重組紀事
(四)城建公司成立紀事
(五)上海軌道公司成立紀事
三、時代掠影…………………………………………………………………………………419
(一)我在天安門廣場觀禮
(二)總理與我們合影
(三)大漠埋忠魂
(四)探秘鐵七師“老虎團”
(五)《峰爆》——講述十七局故事的年度巨制 七十周年紀念活動:輝煌七十載 奮進新征程………………………………………………453
一、“中國紅”——十七局永遠的本色………………………… 丁曉東 張英智 /456
二、探尋鐵七師“誕生地”………………………………………………………… 張揚 /462三、創新發展 再啟征程………………………………………………… 游凱 郭焱珺 /466 附錄一:歷任主官 ………………………………………………………………………477
附錄二:企業先進典型 …………………………………………………………………480
附錄三:改革和建設大事記………………………………………………………500
編后記 ………………………………………………………………………………………523
八千里路云和月:十七局記憶 作者簡介
陳宏偉,男,1966年生,甘肅天水人,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長期致力于國有企業治理、建筑產業發展、工程技術等領域研究,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專利7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30余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