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過渡——王爾德童話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1896
- 條形碼:9787522731896 ; 978-7-5227-3189-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過渡——王爾德童話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首BU王爾德童話研究方面的專著,概括了傳統(tǒng)童話向現代童話過渡時期的童話特征,系統(tǒng)研究了王爾德童話的創(chuàng)作動因、主題、文學形象和敘事藝術。作者認為王爾德是西方童話從傳統(tǒng)向現代過渡過程中的代表性童話作家,其作品體現了傳統(tǒng)童話與現代童話的分野,在西方童話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
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過渡——王爾德童話研究 目錄
緒論
**章 王爾德童話創(chuàng)作動因
**節(jié) 王爾德的兒童教育觀
一 秉持洛克的主知主義兒童教育觀
二 提倡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三 將文學和藝術作為兒童教育重要手段
第二節(jié) 王爾德的童話觀
一 對童話的界定
二 兒童與成人雙重本位的創(chuàng)作立場
三 多重功能并舉
第三節(jié) 19世紀歐洲童話和愛爾蘭民間文學對王爾德的影響
一 19世紀歐洲童話影響
二 愛爾蘭民間文學影響
小結
第二章 王爾德童話主題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轉向
**節(jié) 對傳統(tǒng)愛的追尋與懷疑
一 情愛內涵的復雜性
二 友誼的異化:功利、障礙、疏離與隔閡
三 對天倫之愛的繼承、質疑與反叛
四 對圣愛的肯定與懷疑
第二節(jié) 對傳統(tǒng)美的挑戰(zhàn)與顛覆
一 內容美與形式美之辯
二 自然美與藝術美之爭
第三節(jié) 對傳統(tǒng)死亡觀的審視和探討
一 死亡原因及價值審視
二 對死亡與復活的宗教哲學思考
三 死的審美與審丑
第四節(jié) 對傳統(tǒng)成長主題的反思與再書寫
一 成長主題及其反成長因子
二 自我認知與身份認同
第五節(jié) 對傳統(tǒng)烏托邦主題的書寫與拓展
一 政治鳥托邦的建構與解構
二 精神鳥托邦的追憶與消逝
三 藝術烏托邦的構想與幻滅
小結
第三章 王爾德童話形象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發(fā)展
**節(jié) 對常人體形象的改造
一 英雄形象的希臘化和神圣化
二 非英雄形象去類型化和身份細化
三 女性形象的多樣化
第二節(jié) 對超人體形象的繼承與發(fā)展
一 女巫形象的去邪惡化和常人化
二 小矮人形象的現代性內涵
三 巨人形象的復雜性、變化性、豐富性及文化內涵
四 魔鬼撒旦形象被賦予唯美主義者特質
五 美人魚的形體美和對海底世界的迷戀
第三節(jié) 擬人體形象兼有物性與人性
一 動植物的主體性和現實性
二 人工制品的人格化和形象化
三 抽象概念及疾病災難的人格化和形象化
小結
第四章 王爾德童話敘事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革新
**節(jié) 敘事視角和敘事時空的現代轉向
一 非聚焦與內聚焦的切換
二 外聚焦的使用
三 虛幻時空與現實時空交融
第二節(jié) 敘事結構的多樣性
一 單線索和多線索敘事
二 多層和跨層敘事
三 顯性和隱性敘事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敘事模式的突破
一 圣經故事敘事模式的突破
二 民間故事敘事模式的突破
三 歐洲童話傳統(tǒng)敘事模式的突破
第四節(jié) 復調敘事和反諷藝術
一 復調敘事
二 反諷藝術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過渡——王爾德童話研究 作者簡介
王娜,女,武漢人,生于1982年2月,文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19世紀英國文學、當代美國文學。主持并完成省級、市級、校級科研項目五項。參與撰寫專著《美國文學的倫理學批評》(2020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參譯長篇小說《劫夢驚魂》(2008年)及中篇小說《致總統(tǒng)先生的一封信》(2005年)由譯文出版社出版。發(fā)表論文散見于《外國文學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華中學術》、《理論月刊》等學術期刊。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