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8735
- 條形碼:9787522728735 ; 978-7-5227-287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學術界全面、深入研究《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的**部專著。在梳理《文心雕龍》征引五經、分析“依經立義”的內涵與演變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的原因與效果,“依經立義”在文論體系、文章體制、倫理精神、思維模式諸層面的表現。除專題探討,本書還對《文心雕龍》50篇作了查漏補缺式的逐篇分析,是深入探討《文心雕龍》與傳統文化的關聯、深入理解中國古代文論的話語生成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研究 目錄
引論
**章 “依經立義”的內涵與淵源
**節 “依經立義”的思想基礎
第二節 “依經立義”的內涵
第三節 “依經立義”的演變
第二章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的背景與原因
**節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的文論背景
第二節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的具體原因
第三章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的外在表征
**節 征引五經數據統計
第二節 征引五經情況歸類
第四章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的集中體現:《宗經》
**節 《宗經》要義
第二節 “文源百繹”
第三節 “宗經六義”
第五章 《文心雕龍》核心文論對儒經的依立
**節 原道論
第二節 奇正觀
第三節 體性論
第四節 風骨論
第五節 通變論
第六節 文質觀(華實觀)
第七節 和諧觀
第六章 《文心雕龍》一般文論對儒經的依立
**節 功利教化
第二節 比興美刺
第三節 修辭立誠
第四節 辭尚體要
第五節 微辭婉晦
第六節 立言不朽
第七章 《文心雕龍》對儒經一般倫理的依立
**節 本于明德
第二節 彰善癉惡
第三節 維護綱倫
第四節 敬慎不敗
第五節 博學窮理
第八章 《文心雕龍》“文原論”中的“依經立義”
**節 征圣立言——《征圣》
第二節 酌經驗緯——《正緯》
第三節 依經辨騷——《辨騷》
第九章 《文心雕龍》“文體論”中的“依經立義”
**節 《詩》部文體
第二節 《禮》部文體
第三節 《易》部文體
第四節 《春秋》文體
第五節 《書》部文體
第十章 《文心雕龍》“文術論”中的“依經立義”
**節 創作基本理論——《神思》《定勢》
第二節 創作技巧論(一)——《麗辭》《夸飾》《事類》
第三節 創作技巧論(二)——《練字》《隱秀》《指瑕》
第四節 創作技巧論(三)——《養氣》《物色》《總術》
第十一章 《文心雕龍》“文評論”中的“依經立義”
**節 崇替于《時序》
第二節 褒貶于《才略》
第三節 怊悵于《知音》
第四節 耿介于《程器》
第十二章 “依經立義”與《文心雕龍》的思維模式
**節 整體性思維
第二節 折衷性思維
第三節 溯源性思維
第十三章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的效果
**節 積極效果
第二節 消極效果
余論
附表 《文心雕龍》引用經典材料統計情況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文心雕龍》“依經立義”研究 作者簡介
朱供羅(1978——),湖南雙峰人,文藝學博士,昆明學院副教授。2007年6月獲湖南師范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2015年12月獲云南大學文藝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古代文論、寫作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及省級校級課題5項,參與國家社科課題多項,在《文藝報》《古代文學理論研究》《云南大學學報》《創作與評論》《學術探索》《文藝評論》《文化中國(加拿大)》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