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西雙版納文化多樣性的社會地理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4219
- 條形碼:9787522714219 ; 978-7-5227-142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雙版納文化多樣性的社會地理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社會地理學理論,以唯物辯證的時空觀結合地域性、國家體制和國際性等視角,分析西雙版納立體生態環境奠基人口遷移、居住空間、生產方式、社會結構的層級特色,在文化交流、經濟交往、社會互動和政治整合中澆筑了文化多樣性和融合創新,建構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格局的地域特色,沉積著中國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東南亞國家“文化相交,民心相通”的軟性資源。
西雙版納文化多樣性的社會地理學研究 目錄
序
前言
**節 西雙版納文化多樣性社會地理學研究視角的界定
第二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地理生態
第三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發展歷史
第四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文化格局
**章 西雙版納主體生態經濟的依賴互補
**節 傳統社會西雙版納各民族經濟上彼此離不開
第二節 現代社會西雙版納各民族經濟聯系更加緊密
第三節 各民族經濟依賴奠定了多元文化共存
第二章 西雙版納民族通婚促進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節 民族通婚對西雙版納文化交流交融的影響狀況
第二節 西雙版納民族通婚的社會因素分析
第三節 民族通婚與西雙版納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因果鏈
第三章 西雙版納多文化群體平等共存
**節 西雙版納多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的發展
第二節 西雙版納文化群體持續多元發展
第三節 民族國家視域下西雙版納多元文化和而不同
第四章 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西雙版納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節 西雙版納民族文化保護與國民教育
第二節 西雙版納多元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第三節 西雙版納多元文化的發展與交融
第四節 西雙版納多元文化融入中華民族文化體系
第五章 社區視域下傳統社會西雙版納文化生態平衡研究
**節 西雙版納多元文化的集體特性
第二節 西雙版納多元化格局的基礎架構
第三節 民族社會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相互建構
第四節 建構村寨邊界是西雙版納文化多樣性的動力
第六章 南傳上座部佛教融入西雙版納傣族社會研究
**節 南傳上座部佛教適應西雙版納傣族社會設置
第二節 南傳上部佛教融入西雙版納傣族文化
第三節 南傳上座部佛教與傣族原生性宗教交融發展
第七章 移民社會融合過程中的文化適應研究
**節 社會融合過程中的文化適應
第二節 曼里壯族村寨的社會融合
第三節 曼里壯族村寨的文化適應
第四節 曼里壯族社會融合與文化適應的辯證關系
第八章 社區結構影響民族通婚研究
**節 民族通婚由因素分析轉向社會處境研究
第二節 不同區位社區民族通婚的橫向對比
第三節 時代變遷中社區民族通婚的縱向對比
第四節 社區結構影響民族通婚的路徑
第九章 社會轉型中西雙版納多元文化模式變遷研究
**節 現代社會西雙版納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第二節 社會轉型促使西雙版納多元文化發生變遷
第三節 西雙版納多元文化在生活世界中的適應狀態
第四節 現代社會西雙版納多元文化交流交融模式和對策
結語
**節 西雙版納文化多樣性的社會處境
第二節 社會整合視角下西雙版納文化多樣性的因素分析
第三節 西雙版納多元文化百花齊放的理論模式
第四節 文化適應的主體選擇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西雙版納文化多樣性的社會地理學研究 作者簡介
李守雷,男,1980年11月生,山東省泰安人。2010年獲得云南民族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15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2010年—2015年在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工作;2015年進入昆明學院科學發展研究院工作。現已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云南社會科學》、《國學與西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1部;主持省級課題2項,教育廳課題1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教育BU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項。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