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譯路帆遠——漢學家談翻譯-(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2702
- 條形碼:9787522722702 ; 978-7-5227-227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譯路帆遠——漢學家談翻譯-(全三冊) 內容簡介
2020年,《譯路峰景——名家談翻譯》三部曲的出版,獲得了譯界學者和廣大翻譯研究、愛好者的一致好評。不少國內高校師生及海外同仁表示,書中多位實踐派名師的譯筆之談,對其翻譯學習與研究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在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的基礎上,本書將目光投向域外漢學家,推出姊妹篇《譯海遠航——漢學家談翻譯》。本書延續《譯路峰景——名家談翻譯》的策劃思路與編撰定位,通過“漢學名家薈萃”的方式,為廣大讀者呈現多樣化、多視角的“翻譯盛宴”。在長期從事東西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許多漢學家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獨特的翻譯感悟。本書因此將這些寶貴經驗與心得加以系統化整理,集結成書,以饗讀者?傮w而言,共囊括60余位漢學家,跨14余個國別,譯本涉及多部中國經典古籍及現當代著作。書稿以《中國社會科學報》為依托,也融合了其它主流翻譯報刊及高校學刊,收錄了有關“漢學家與翻譯”的多篇文章。此外,我們也邀請一些長期從事漢學研究與典籍外譯的國內學者為本書撰稿,或將他們以往的漢學家訪談稿整理成文,或展開對某個漢學家及其譯本的評述。上冊為“漢學家訪談實錄”專題,精選了多篇對國際著名漢學家的專訪文章。中冊延續上冊的“漢學家訪談實錄”專題,另包含“海外譯介傳播”專題。下冊為“漢學家譯本評述”專題,結合漢學家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結緣漢學的研究經歷,分析了每位漢學家的翻譯思想與作品風格、梳理了具體譯本的特色與亮點。 2020年,《譯路峰景——名家談翻譯》三部曲的出版,獲得了譯界學者和廣大翻譯研究、愛好者的一致好評。不少國內高校師生及海外同仁表示,書中多位實踐派名師的譯筆之談,對其翻譯學習與研究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在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的基礎上,本書將目光投向域外漢學家,推出姊妹篇《譯海遠航——漢學家談翻譯》。本書延續《譯路峰景——名家談翻譯》的策劃思路與編撰定位,通過“漢學名家薈萃”的方式,為廣大讀者呈現多樣化、多視角的“翻譯盛宴”。在長期從事東西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許多漢學家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獨特的翻譯感悟。本書因此將這些寶貴經驗與心得加以系統化整理,集結成書,以饗讀者。總體而言,共囊括60余位漢學家,跨14余個國別,譯本涉及多部中國經典古籍及現當代著作。書稿以《中國社會科學報》為依托,也融合了其它主流翻譯報刊及高校學刊,收錄了有關“漢學家與翻譯”的多篇文章。此外,我們也邀請一些長期從事漢學研究與典籍外譯的國內學者為本書撰稿,或將他們以往的漢學家訪談稿整理成文,或展開對某個漢學家及其譯本的評述。上冊為“漢學家訪談實錄”專題,精選了多篇對國際著名漢學家的專訪文章。中冊延續上冊的“漢學家訪談實錄”專題,另包含“海外譯介傳播”專題。下冊為“漢學家譯本評述”專題,結合漢學家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結緣漢學的研究經歷,分析了每位漢學家的翻譯思想與作品風格、梳理了具體譯本的特色與亮點。
譯路帆遠——漢學家談翻譯-(全三冊) 目錄
譯路帆遠——漢學家談翻譯-(全三冊) 作者簡介
李新烽,博士,作家,二級研究員,中國非洲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西亞非洲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西亞非洲》和《中國非洲學刊》雜志主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國亞非學會會長、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BU“長江學者”評審專家。李新烽1981年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后留校工作,兩次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分獲法學碩士學位和管理學博士學位;公派留學英國,獲威爾士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曾任人民日報社駐南非首席記者和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08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要研究非洲政治和中非關系。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求是》等期刊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非洲踏尋鄭和路》(中英文版)、《鄭和與非洲》(中英阿文版)和《南非土地制度研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和創新工程2022年度重大科研成果)等多部專著。目前是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2021年重大招標項目“非洲通史(多卷本)”(LSYZD21022)首席專家!斗侵尢む嵑吐贰2007年榮獲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溫家寶總理為該書題詞:“山一程,水一程,身向世界行;風一更,雪一更,心懷天下事。”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肯尼亞總統肯雅塔為《非洲踏尋鄭和路》《鄭和與非洲》英文版作序。白樂,1989年5月生。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對外傳播中心記者、編輯,從事《中國社會科學報》“世界與中國”版面學術報道與采寫工作。2013年研究生畢業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漢筆譯專業,獲得翻譯碩士學位。曾以英譯王維《山居秋暝》一詩在150余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清華北大詩歌翻譯大賽”二等獎。2015年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多次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優秀個人”。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世界與中國”版面發表訪談類、報道類、編譯類文章數篇,尤以“國際回聲——外國學者熱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文明世界談”等欄目發表的文章受到好評。2023年,報道南非金磚國家峰會的稿件《“中國風采”引領金磚合作未來之路》獲得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曾近距離專訪許淵沖、李文俊等國內一代翻譯名家,也曾專訪艾愷、顧彬、侯格睿、白雪麗、吳芳思等國際知名漢學家。2020年,出版全三冊《譯路峰景——名家談翻譯》(合作主編)。李新烽,博士,作家,二級研究員,中國非洲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西亞非洲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西亞非洲》和《中國非洲學刊》雜志主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國亞非學會會長、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BU“長江學者”評審專家。李新烽1981年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后留校工作,兩次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分獲法學碩士學位和管理學博士學位;公派留學英國,獲威爾士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曾任人民日報社駐南非首席記者和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08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要研究非洲政治和中非關系。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求是》等期刊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非洲踏尋鄭和路》(中英文版)、《鄭和與非洲》(中英阿文版)和《南非土地制度研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和創新工程2022年度重大科研成果)等多部專著。目前是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2021年重大招標項目“非洲通史(多卷本)”(LSYZD21022)首席專家!斗侵尢む嵑吐贰2007年榮獲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溫家寶總理為該書題詞:“山一程,水一程,身向世界行;風一更,雪一更,心懷天下事。”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肯尼亞總統肯雅塔為《非洲踏尋鄭和路》《鄭和與非洲》英文版作序。白樂,1989年5月生。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對外傳播中心記者、編輯,從事《中國社會科學報》“世界與中國”版面學術報道與采寫工作。2013年研究生畢業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漢筆譯專業,獲得翻譯碩士學位。曾以英譯王維《山居秋暝》一詩在150余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清華北大詩歌翻譯大賽”二等獎。2015年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多次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優秀個人”。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世界與中國”版面發表訪談類、報道類、編譯類文章數篇,尤以“國際回聲——外國學者熱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文明世界談”等欄目發表的文章受到好評。2023年,報道南非金磚國家峰會的稿件《“中國風采”引領金磚合作未來之路》獲得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曾近距離專訪許淵沖、李文俊等國內一代翻譯名家,也曾專訪艾愷、顧彬、侯格睿、白雪麗、吳芳思等國際知名漢學家。2020年,出版全三冊《譯路峰景——名家談翻譯》(合作主編)。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