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語體新變:中國詩歌敘事傳統的近代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19438
- 條形碼:9787547619438 ; 978-7-5476-1943-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體新變:中國詩歌敘事傳統的近代轉型 本書特色
因世界潮流“龍頭總屬歐洲去”,在所謂“夷言”的影響下,傳統詩人地位迅速下降,舊詩也因此淡出文壇。特別是進入“五四”新文化運動后,“新”與“舊”在詞的表層意義之后潛藏著更加明確的褒貶,“新”代表進步、先鋒、主流,“舊”代表落后、陳舊、固守。“五四”文化不僅把古體詩視為“死文學”,甚至把晚清新體詩也看成“舊文學”。我們今天來發掘、探究中國詩歌敘事傳統,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新認識和評價中國詩歌傳統的意義。
語體新變:中國詩歌敘事傳統的近代轉型 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了敘事詩在近代對中國詩歌傳統的承繼、演進和發展,細致入里剖析了社會、歷史、文化的變遷對中國敘事詩發展創作的影響,多角度多層次地對中國近代敘事詩作了解析,對中國詩歌敘事傳統的近代轉型作了很好的總結。
語體新變:中國詩歌敘事傳統的近代轉型 目錄
一 近代“新體詩”的產生及其敘事理念
二 宋詩派詩學中的敘事理論
三 舊體詩壇“詩史”敘事傳統的延續和發展
四 新舊詩歌敘事傳統中的現代性融通 **章 鄭珍的儒者情懷與鄉土敘事
**節 宋詩派學人之詩的典范
第二節 儒者人格與情感表達
第三節 現實詩的“詩史”品格
第四節 山水詩與鄉土敘事 第二章 王闿運對“詩史”敘事傳統的繼承與創新
**節 擬古詩的“詩史”敘事
第二節 時事詩的“詩史”敘事
第三節 人物傳記詩的“詩史”敘事 第三章 陳三立的家國敘事及其現代性意蘊
**節 作為“義寧公子”的早期創作
第二節 “國變家難”敘事的意義
第三節 從傳統士大夫到現代公民
第四節 獨立人格的現代精神 第四章 黃遵憲的“新體詩”及其敘事藝術
**節 “新體詩”的理論建設
第二節 海外敘事及其“新理想”承載
第三節 借鑒“民歌”以突破“舊風格” 第五章 新文學的先聲:近代“白話文言”與新體詩敘事傳統
**節 “五四”“白話文學”的確立
第二節 從小倉山房到人境廬:詩語新變的自覺與深化
第三節 詩語新變在詩歌敘事傳統中的意義
第四節 “五四”白話詩:歷史多種可能性之一
第六章 近代論小說詩之創立——以“題紅詩”為中心
**節 程甲本之前的足本“《紅樓夢》”情節述論
第二節 題紅詩中的人物與故事述論
第三節 題紅詩的思想藝術價值述論 第七章 大文本視閾下的近代時事詩敘事
**節 近代時事詩及其大文本敘事屬性
第二節 大文本敘事的概念及其適用性
第三節 近代時事詩大文本敘事之成形
第四節 近代時事詩大文本敘事之組構 第八章 鴉片戰爭詩歌大文本敘事
**節 鴉片戰爭詩歌大文本敘事創作風貌
第二節 鴉片戰爭詩歌大文本敘事內涵 第九章 庚子國變詩歌大文本敘事
**節 空前廣泛的創作群體
第二節 空前繁榮的創作成果
第三節 庚子國變詩歌大文本敘事內涵 結語
一 從理論表述的角度觀察
二 從創作實踐來體察敘事觀
三 從研究應用觀察詩歌闡釋與敘事觀的深化
參考文獻
后記
語體新變:中國詩歌敘事傳統的近代轉型 作者簡介
楊緒容,四川井研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曾任[日本]神奈川大學、[韓國]韓國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專攻小說戲曲。曾出版專著《〈百家公案〉研究》《明清小說的生成與衍化》,匯集整理有《王實甫〈西廂記〉匯評》《楊芳燦集》等作品。
晁冬梅,河南濟源人,上海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發表有《大文本視閾下的近代時事詩敘事》《庚子國變的詩歌敘事》等論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