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遺忘的盡頭:與社交媒體一同成長(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66074
- 條形碼:9787569066074 ; 978-7-5690-6607-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遺忘的盡頭:與社交媒體一同成長(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社交媒體為對象的傳播學研究譯著。再版更改了開本,修正了**版中存在的少量翻譯錯誤。作者探討了我們年輕時的影像持續存在時的種種情境。與高中紀念冊或裝滿舊照片的鞋盒不同,社交媒體上所累積的信息會一直存在。曾經轉瞬即逝的東西現在都被記錄和標記下來,隨時可能浮出水面,并干擾我們未來的生活。同時,新的技術創新(如自動面部識別)也意味著,我們的過去會越來越不受控制地再次出現。從歷史上看,成長是為了繼續前進,與通常標志著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痛苦經歷保持著安全距離。然而,數字時代的真正危機與其說童年因過早失去純真而被縮短,倒不如說童年變成了一個永遠無法被遺忘的幽靈。
遺忘的盡頭:與社交媒體一同成長(第2版) 目錄
導論:在遺忘的盡頭成長
從“童年的消逝”到永久的童年
被遺忘的童年和無盡的童年
遺忘與被遺忘的價值
**章 社交媒體出現之前與之后的童年記錄
在攝影出現之前表現兒童與童年
攝影時代的兒童與童年
專為兒童設計的媒介技術
青年文化與寶麗來
從賽璐珞膠片到錄像的家庭電影
記錄社交媒體時代的童年與青少年
第二章 數據主體時代的遺忘與被遺忘
關于遺忘的修復性觀點
沒有邊界與宵禁的主體
數字時代的遺忘與身份認同發展
重建社會心理合法延緩機制
第三章 屏幕、屏蔽記憶與童星
嬰兒圖像與嬰兒迷因(Memes)
青少年社交媒體明星
網絡欺凌的興起
多屏時代的屏蔽記憶
第四章 當標簽對象離開家鄉
與我們一起移動的社交網絡
標簽對象簡史
照片標簽的起源
不再只是人群中的另一張面孔
贏家與輸家
第五章 追求數字消失
數字空間、數字時間與社會心理合法延緩期
數據剝奪
記憶的生意
遺忘的代價
結論:遺忘、自由與數據
致謝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展開全部
遺忘的盡頭:與社交媒體一同成長(第2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凱特·艾科恩(著),紐約新學院大學文化與傳媒研究系副教授,長期致力于研究數字技術與平臺對個人和社群的影響,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媒介與記憶、媒介與社會轉型、青年媒介生產實踐,著有《遺忘的盡頭:與社交媒體一同成長》《女性主義的檔案轉向:秩序中的憤怒》《內容》等。 譯者簡介 駱世查(譯),傳播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專職博士后、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史、媒介哲學。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