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化工原理(第2版/本科制藥工程、藥物制劑專業/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55674
- 條形碼:9787117355674 ; 978-7-117-3556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化工原理(第2版/本科制藥工程、藥物制劑專業/配增值) 本書特色
本次修訂的總指導思想是充分考慮制藥類專業的特點,進一步精選內容,強調“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和適用性),注重理論與實踐以及藥學與工程學的結合,力求反映制藥工業的特點和制藥工程專業的特色。
修訂時仍保持本書的原有特點,改寫了部分章節,特別是與現行標準或規范不相適應的部分,增加了數字化的目標檢測題和教學課件(PPT)。此次再版將使本書的適用性和可讀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化工原理(第2版/本科制藥工程、藥物制劑專業/配增值) 內容簡介
制藥工程是以藥學、化學、生物技術、工程學等相關學科綜合所形成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新興學科,具有自己廣闊的研究領域。本次制藥工程專業規劃教材的編寫修訂工作將在總結上一輪教材編寫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吸取近年來制藥工程專業發展所取得的成果,進一步完善制藥工程專業教材體系和教材內容。以期能夠面向行業發展、社會發展,以及用人單位的需要,以提高所培養的制藥工程師的勝任力為核心。在保證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足夠、適用的前提下,重視現代科學技術、方法論的融入,秉承“精化基礎理論、優化專業知識、強化實踐能力、深化素質教育、突出專業特色”的原則來構建合理的教材體系,服務新工科建設,融合體現新醫科
化工原理(第2版/本科制藥工程、藥物制劑專業/配增值) 目錄
一、 制藥工業與單元操作 /1
二、 課程性質和任務 /1
三、 單位換算 /1
**章 流體流動 4
**節 概述 /4
第二節 流體靜力學 /5
一、 流體的密度 /5
二、 流體的壓強 /8
三、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式 /9
第三節 流體在管內的流動 / 15
一、 流量與流速 / 16
二、 穩態流動與非穩態流動 / 17
三、 連續性方程式 / 18
四、 伯努利方程式 / 19
第四節 流體在管內的流動現象 / 24
一、 牛頓黏性定律與流體的黏度 / 24
二、 流動類型與雷諾數 / 26
三、 流體在圓管內的速度分布 / 28
四、 層流內層 / 28
第五節 流體在管內的流動阻力 / 29
一、 直管阻力 / 29
二、 局部阻力 / 34
三、 管路系統的總能量損失 / 38
四、 降低管路系統流動阻力的途徑 / 40
第六節 管路計算 / 41
第七節 流速與流量的測量 / 43
一、 流量測量裝置概述 / 44
二、 以流體機械能守恒為基礎的流速與流量測量裝置 / 45
第二章 流體輸送設備 53
**節 液體輸送設備 / 53
一、 離心泵 / 53
二、 其他類型泵 / 67
第二節 氣體輸送設備 / 72
一、 離心式通風機 / 72
二、 鼓風機 / 74
三、 壓縮機 / 74
四、 真空泵 / 76
第三章 沉降與過濾 80
**節 重力沉降 / 80
一、 重力沉降速度 / 80
二、 沉降槽 / 83
三、 降塵室 / 84
第二節 離心沉降 / 87
一、 慣性離心力作用下的離心沉降 / 87
二、 離心分離設備 / 88
第三節 過濾 / 91
一、 基本概念 / 91
二、 恒壓過濾 / 95
三、 過濾設備 / 97
四、 濾餅的洗滌 / 99
五、 板框壓濾機的生產能力 /100
第四節 膜過濾 /101
一、 膜過濾原理與膜組件 /101
二、 微濾 /103
三、 超濾 /103
四、 納濾 /104
五、 反滲透 /104
六、 電滲析 /105
第四章 傳熱 107
**節 概述 /107
一、 傳熱的基本方式 /107
二、 典型的傳熱設備 /108
三、 換熱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109
四、 穩態傳熱和非穩態傳熱 /110
第二節 熱傳導 /110
一、 溫度場和溫度梯度 /110
二、 傅里葉定律和導熱系數 /111
三、 平壁的熱傳導 /112
四、 圓筒壁的熱傳導 /115
第三節 對流傳熱 /117
一、 對流傳熱分析 /117
二、 對流傳熱速率方程 /118
三、 對流傳熱系數 /119
第四節 傳熱計算 /130
一、 能量衡算 /130
二、 總傳熱速率方程 /131
三、 總傳熱系數 /132
四、 平均溫度差 /134
五、 壁溫的估算 /137
六、 設備熱損失的計算 /138
第五節 換熱器 /139
一、 間壁式換熱器 /139
二、 傳熱過程的強化 /146
第五章 蒸發 149
**節 概述 /149
一、 蒸發過程的特點 /150
二、 蒸發的分類 /150
第二節 單效蒸發 /151
一、 單效蒸發流程 /151
二、 單效蒸發的計算 /152
第三節 多效蒸發 /157
一、 多效蒸發原理 /157
二、 多效蒸發流程 /158
三、 蒸發過程的節能措施 /160
第四節 蒸發器的生產能力、生產強度及效數的限制/162
一、 生產能力 /162
二、 生產強度 /162
三、 多效蒸發效數的限制 /163
第五節 蒸發設備 /163
一、 蒸發設備的結構 /163
二、 蒸發器的選型 /170
第六章 結晶 172
**節 基本概念 /172
一、 溶解度 /172
二、 過飽和度 /174
第二節 結晶動力學與操作控制 /175
一、 結晶動力學 /175
二、 結晶操作的主要性能指標 /177
三、 結晶操作方式 /178
四、 結晶操作控制 /178
第三節 結晶計算 /180
一、 物料衡算 /180
二、 熱量衡算 /181
第四節 結晶設備 /182
一、 冷卻結晶器 /183
二、 蒸發結晶器 /184
三、 真空結晶器 /184
第七章 蒸餾 187
**節 概述 /187
一、 蒸餾過程的基本概念 /187
二、 蒸餾過程的分類 /188
第二節 雙組分系統的氣液平衡 /188
一、 雙組分理想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 /188
二、 雙組分非理想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 /193
第三節 蒸餾與精餾原理 /195
一、 簡單蒸餾與平衡蒸餾 /195
二、 精餾原理 /196
第四節 雙組分連續精餾塔的計算 /198
一、 物料衡算 /198
二、 精餾塔塔板數的計算 /199
三、 熱量衡算和節能 /215
第五節 間歇精餾 /216
一、 間歇精餾的特點 /217
二、 間歇精餾的操作方式 /217
第六節 特殊蒸餾 /218
一、 恒沸精餾 /218
二、 萃取精餾 /219
三、 水蒸氣蒸餾 /220
四、 分子蒸餾 /222
第七節 精餾塔 /225
一、 板式塔 /225
二、 填料塔 /227
第八章 吸收 232
**節 概述 /232
一、 吸收過程的基本概念 /232
二、 吸收的工業應用 /232
三、 吸收的分類 /233
四、 吸收和解吸 /233
五、 吸收劑的選擇 /233
第二節 氣液相平衡 /234
一、 溶解度曲線 /234
二、 亨利定律 /235
第三節 基于理論塔板假設的吸收塔的計算 /238
一、 全塔物料衡算 /239
二、 吸收操作線方程 /239
三、 吸收劑*小用量和適宜用量 /240
四、 理論塔板數的計算 /242
第四節 基于傳質速率的吸收塔的計算 /243
一、 傳質機制 /243
二、 吸收速率 /246
三、 填料層高度的計算 /250
四、 吸收塔的操作型計算 /254
五、 體積吸收系數的測定 /256
第五節 解吸及其他類型吸收 /257
一、 解吸操作及計算 /257
二、 化學吸收 /258
第九章 萃取 260
**節 液液萃取 /260
一、 液液萃取流程 /261
二、 部分互溶三元物系的液液萃取 /262
三、 萃取劑的選擇 /265
四、 萃取過程的計算 /266
五、 液液萃取設備 /272
第二節 固液萃取 /275
一、 中藥材中的成分 /275
二、 中藥提取的類型 /276
三、 藥材有效成分的提取過程及機制 /276
四、 常用提取劑和提取輔助劑 /277
五、 提取方法 /279
六、 固液提取過程的計算 /282
七、 提取設備 /286
第三節 超臨界流體萃取 /289
一、 超臨界流體 /289
二、 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基本原理 /290
三、 超臨界萃取劑 /290
四、 超臨界流體萃取藥物成分的特點 /291
五、 超臨界CO2 流體萃取裝置 /292
第十章 固體干燥 295
**節 概述 /295
一、 去濕方法簡介 /295
二、 干燥操作的分類 /296
三、 對流干燥過程分析 /296
第二節 濕空氣的性質與焓濕圖 /297
一、 濕空氣的性質 /297
二、 濕空氣的焓濕圖與應用 /303
第三節 干燥過程的相平衡 /306
一、 濕物料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306
二、 水分在氣、固之間的平衡及干燥平衡曲線 /307
第四節 干燥過程速率 /309
一、 干燥速率 /309
二、 干燥曲線與干燥速率曲線 /310
第五節 干燥過程的工藝計算 /313
一、 物料衡算 /313
二、 熱量衡算 /315
三、 干燥系統的熱效率 /319
四、 干燥時間的計算 /321
第六節 干燥器 /323
一、 常用干燥器 /323
二、 干燥器的選型 /329
第十一章 吸附、離子交換、柱層析與電泳 332
**節 吸附 /332
一、 基本原理 /332
二、 常用吸附劑 /333
三、 吸附平衡與吸附等溫線 /336
四、 吸附傳質機制與吸附速率 /339
五、 吸附過程 /340
六、 吸附劑的再生 /342
七、 吸附的應用 /343
第二節 離子交換 /343
一、 基本原理 /343
二、 離子交換樹脂 /344
三、 離子交換樹脂的應用領域 /347
四、 離子交換設備 /348
第三節 柱層析 /349
一、 疏水相互作用層析 /350
二、 凝膠過濾層析 /350
三、 離子交換層析 /351
四、 親和層析 /351
五、 金屬螯合層析 /352
第四節 電泳 /352
一、 基本原理 /352
二、 常用電泳方法 /353
主要參考文獻 355
附錄 356
附錄1 單位換算因數 /356
附錄2 飽和水的物理性質 /357
附錄3 某些有機液體的相對密度(液體密度與4℃時水的密度之比) /358
附錄4 某些液體的物理性質 /359
附錄5 飽和水蒸氣表(按溫度排列) /360
附錄6 飽和水蒸氣表(按壓力排列) /362
附錄7 干空氣的熱物理性質(101/3kPa) /363
附錄8 液體的黏度 /364
附錄9 氣體的黏度(101/3kPa) /366
附錄10 固體材料的導熱系數 /367
附錄11 液體的導熱系數 /368
附錄12 氣體的導熱系數(101/3kPa) /370
附錄13 液體的比熱 /372
附錄14 氣體的比熱(101/3kPa) /374
附錄15 液體的汽化熱(蒸發熱) /376
附錄16 管子規格 /377
附錄17 常用流速范圍 /379
附錄18 IS型單級單吸離心泵規格(摘錄) /380
附錄19 錯流和折流時的對數平均溫度差校正系數 /383
附錄20 換熱器系列標準(摘錄) /384
附錄21 壁面污垢熱阻 /386
化工原理(第2版/本科制藥工程、藥物制劑專業/配增值) 作者簡介
現任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制藥工程專業負責人。兼任藥學教指委制藥工程分委會委員、中國藥學會制藥工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編著或主編教材11部,包括3部國家級規劃教材、3部省部級規劃教材。主講的“制藥工程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線下一流課程(1/1),“制藥工程學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實踐”獲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5),獲省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一等獎(2/5))和二等獎(2/4)各1項。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