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磁共振導引微創診療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59887
- 條形碼:9787117359887 ; 978-7-117-35988-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磁共振導引微創診療學(第2版) 本書特色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磁共振介入治療以其無電離輻射、創傷小、多方位成像等特點被廣泛應用。這本書針對廣大臨床醫生、影像學者以及醫學科研人員,提供了專業的實用信息和規范指導。書中內容對技術原理、手術技巧、麻醉及圍手術期護理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細致的介紹。該書匯集了國內知名專家們的寶貴臨床經驗,對開展磁共振介入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推廣有重大參考價值,對于磁共振介入治療領域的學習者和從業者都具有重要意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復合型專業書籍。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磁共振介入治療以其無電離輻射、創傷小、多方位成像等特點被廣泛應用。這本書針對廣大臨床醫生、影像學者以及醫學科研人員,提供了專業的實用信息和規范指導。書中內容對技術原理、手術技巧、麻醉及圍手術期護理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細致的介紹。該書匯集了國內知名專家們的寶貴臨床經驗,對開展磁共振介入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推廣有重大參考價值,對于磁共振介入治療領域的學習者和從業者都具有重要意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復合型專業書籍。
磁共振導引微創診療學(第2版) 內容簡介
擬定本書內容分為六部分:1、磁共振導引微創診療總論(磁共振硬件與軟件技術近期新概況、磁共振兼容微創介入器械與設備簡述、微創介入導引技術分類與應用、磁共振介入專用線圈的開發與應用、前沿快速成像序列應用);2、磁共振導航微創診療基本介入技術(穿刺技術,診療技術,術中磁共振,科室建立及人員要求);3、磁共振引導非血管介入技術應用(非腫瘤性病變的診療與實體腫瘤的微創介入治療方法與應用,特異性優勢的體會與價值)4、磁共振引導經皮經血管介入診療技術的應用;5、前沿技術開發與推廣;6、磁共振微創手術的術后管理與治療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磁共振導引微創診療學(第2版) 目錄
**節 磁共振導引微創技術概況 /3
一、 影像導引微創技術的現狀及發展 /3
二、 磁共振導引技術的特點 /7
第二節 介入相關的磁共振物理技術 /12
一、 磁共振成像基本物理原理 /12
二、 磁共振介入系統的硬件設備要求 /19
三、 磁共振金屬偽影的產生和去除 /21
第三節 磁共振介入掃描要求與規范 /27
一、 磁共振介入掃描要求及特點 /28
二、 磁共振介入掃描序列 /29
第四節 磁共振導引穿刺導航系統與設備 /39
一、 微創介入治療的術中影像技術 /40
二、 導航技術設備與種類 /40
三、 導航技術原理 /43
四、 術中磁共振導航系統 /46
第五節 磁共振介入的器械和相關設備 /48
一、 磁共振兼容性介入手術器械裝置及相關因素 /48
二、 磁共振介入手術輔助設備 /57
三、 磁共振介入線圈 /57
第六節 磁共振介入手術室的建立與管理 /60
一、 磁共振介入手術室 /60
二、 磁共振介入手術室的建立 /60
三、 磁共振介入手術室與觀察治療室劃分 /62
四、 磁共振介入手術室人員配置與要求 /63
五、 磁共振介入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 /63
第七節 磁共振介入圍手術期護理管理 /65
一、 概述 /65
二、 磁共振介入手術室人員及感控管理 /66
三、 磁共振介入儀器設備的管理 /66
四、 磁共振介入物品的管理 /66
五、 磁共振介入手術標本的管理 /66
六、 磁共振介入手術前護理準備 /67
七、 磁共振介入手術護理 /67
八、 磁共振介入手術后護理 /70
第二章 ● 磁共振導引經皮路徑穿刺活檢術 / 72
**節 腦內病變穿刺活檢術 /72
一、 影像導引腦內病變穿刺活檢術的現狀與進展 /72
二、 磁共振導引腦內病變穿刺活檢術 /76
第二節 肺與縱隔病變穿刺活檢術 /80
一、 影像導引肺小結節穿刺活檢術的現狀及進展 /80
二、 磁共振導引肺與縱隔病變穿刺活檢術 /84
第三節 乳腺病變穿刺活檢術 /88
一、 影像導引乳腺病變穿刺活檢術的現狀與進展 /88
二、 磁共振導引乳腺病變穿刺活檢術 /91
第四節 肝臟病變穿刺活檢術 /95
一、 磁共振導引肝臟病變穿刺活檢的現狀與進展 /95
二、 磁共振導引肝臟病變穿刺活檢術 /97
第五節 胰腺病變穿刺活檢術 /101
一、 影像導引胰腺病變穿刺活檢術的現狀與進展 /101
二、 磁共振導引胰腺病變穿刺活檢術 /102
第六節 腎臟病變穿刺活檢術 /104
一、 影像導引腎臟病變穿刺活檢術的現狀與進展 /104
二、 磁共振導引腎臟病變穿刺活檢術 /106
第七節 腹膜后病變穿刺活檢術 /109
一、 影像導引腹膜后病變穿刺活檢術的現狀與進展 /109
二、 磁共振導引腹膜后病變穿刺活檢術 /110
第八節 前列腺病變穿刺活檢術 /113
一、 磁共振導引前列腺病變穿刺活檢術的現狀與進展 /113
二、 經坐骨大孔路徑磁共振導引前列腺病變穿刺活檢術 /114
三、 經直腸路徑磁共振導引前列腺病變穿刺活檢術 /116
第九節 脊柱病變穿刺活檢術 /119
一、 影像導引脊柱病變穿刺活檢術的現狀與進展 /119
二、 脊柱解剖與磁共振影像表現 /121
三、 磁共振導引脊柱病變穿刺活檢術 /124
第十節 四肢骨骼與軟組織病變穿刺活檢術 /127
一、 影像導引四肢骨骼與軟組織病變穿刺活檢術的現狀與進展 /127
二、 磁共振導引四肢骨骼與軟組織病變活檢術 /128
附錄2-1 腦內病變經皮穿刺活檢術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134
附錄2-2 乳腺病變經皮穿刺活檢術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136
附錄2-3 經直腸路徑磁共振導引前列腺病變穿刺活檢術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138
第三章 ● 磁共振導引經皮路徑良性病變與晚期癌痛的介入治療 / 139
**節 多房性腦膿腫穿刺引流術 /139
一、 多房性腦膿腫穿刺引流術的現狀與進展 /139
二、 磁共振導引多房性腦膿腫穿刺引流術 /140
第二節 腦血腫抽吸引流術 /144
一、 影像導引腦血腫抽吸引流術的現狀與進展 /144
二、 磁共振導引腦血腫抽吸引流術 /146
第三節 良性囊腫固化術 /149
一、 磁共振導引肝囊腫固化術 /149
二、 磁共振導引腎囊腫固化術 /152
第四節 周圍神經節阻滯術 /155
一、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 /155
二、 脊神經根阻滯術 /158
三、 枕大和枕小神經阻滯術 /161
第五節 神經叢毀損治療頑固性癌痛 /162
一、 影像導引經皮腹腔神經叢毀損術的現狀與進展 /162
二、 磁共振導引腹腔神經叢毀損術 /166
三、 神經叢(節)毀損治療頑固性癌痛 /169
第六節 單純性頸、腰椎間盤突出癥切吸聯合臭氧消融治療 /171
一、 磁共振導引椎間盤造影術 /171
二、 臭氧消融治療椎間盤突出癥 /173
三、 磁共振導引切吸聯合臭氧消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175
四、 單純性頸椎間盤突出癥的切吸聯合臭氧消融治療 /180
第七節 磁共振導引椎體成形術 /185
一、 椎體成形術的現狀與進展 /185
二、 磁共振導引骨水泥椎體成形術 /187
第八節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鉆孔髓芯減壓術 /189
一、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鉆孔髓芯減壓術的現狀與進展 /189
二、 磁共振導引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鉆孔髓芯減壓術 /191
第九節 良性血管瘤介入治療 /194
一、 蔓狀血管瘤介入治療 /194
二、 磁共振導引肝臟巨大海綿狀血管瘤熱消融治療 /195
第十節 磁共振導引磁兼容射頻消融導管消融治療心律失常 /198
一、 心律失常發生機制與分類 /198
二、 心房撲動的治療方法與選擇 /199
三、 X 射線血管造影檢查下嵴部依賴性房撲射頻消融 /200
四、 磁共振導引經血管途徑嵴部依賴性房撲射頻消融 /202
五、 磁共振導引經血管介入治療的前景 /204
附錄3-1 磁共振導引腦膿腫抽吸引流術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208
附錄3-2 磁共振導引切吸聯合臭氧消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210
第四章 ● 磁共振導引實體腫瘤消融治療 / 212
**節 腫瘤消融的分類、原理及術后評價 /212
一、 腫瘤消融的分類 /212
二、 腫瘤消融的基本原理 /212
三、 腫瘤消融術后磁共振信號變化與療效評價相關性 /215
第二節 磁共振導引腫瘤消融的臨床應用 /217
一、 磁共振導引激光誘導間質熱療的現狀與進展 /217
二、 磁共振導引腫瘤射頻消融的現狀與進展 /219
三、 磁共振導引腫瘤微波消融的現狀與進展 /221
四、 磁共振導引腫瘤冷凍消融的現狀與進展 /223
五、 磁共振導引腫瘤化學消融的現狀與進展 /225
第三節 肺癌與轉移瘤消融治療 /228
一、 肺腫瘤消融治療的現狀與應用 /228
二、 磁共振導引肺癌與轉移瘤微波消融 /230
三、 磁共振導引肺癌與轉移瘤射頻消融 /234
四、 磁共振導引肺癌冷凍消融 /236
第四節 肝癌消融治療 /239
一、 肝癌消融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240
二、 磁共振導引肝癌激光誘導間質熱療 /244
三、 磁共振導引肝癌射頻消融 /247
四、 磁共振導引小肝癌微波消融 /251
五、 磁共振導引肝癌冷凍消融 /256
第五節 腎癌消融治療 /260
一、 腎癌消融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260
二、 磁共振導引腎癌冷凍消融 /263
第六節 骨骼與軟組織腫瘤消融治療 /268
一、 骨骼與軟組織腫瘤消融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268
二、 磁共振導引骨骼與軟組織腫瘤微波消融 /271
三、 磁共振導引骨骼與軟組織腫瘤冷凍消融 /274
第七節 前列腺癌消融治療 /276
一、 前列腺癌消融治療的現狀和進展 /276
二、 磁共振導引前列腺癌冷凍消融 /277
三、 磁共振導引經直腸途徑前列腺癌靶向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 /279
第八節 乳腺腫瘤消融治療 /283
一、 乳腺腫瘤消融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283
二、 磁共振導引乳腺腫瘤消融治療 /286
第九節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癥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 /289
一、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癥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289
二、 磁共振導引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癥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 /291
第十節 腦腫瘤消融治療 /297
一、 腦腫瘤消融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297
二、 磁共振導引腦腫瘤冷凍消融 /300
附錄4-1 磁共振導引肝與腎腫瘤消融治療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308
附錄4-2 磁共振導引肺腫瘤消融治療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310
第五章 ● 磁共振導引惡性腫瘤近距離放療 / 312
**節 組織間近距離放療的基礎知識與應用 /312
一、 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放療的物理學基礎 /312
二、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生物學效應 /313
三、 放射粒子近距離放療的基本概念 /314
四、 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放療在惡性腫瘤中的臨床應用 /314
第二節 放射性粒子植入器械與影像導引技術 /315
一、 放射性粒子植入常用器械 /315
二、 放射性粒子植入影像導引技術 /316
第三節 腦腫瘤125I 粒子植入治療 /318
一、 125I 粒子植入近距離治療腦腫瘤的現狀與進展 /318
二、 磁共振聯合數字化3D 模板導引125I 植入治療腦腫瘤 /319
第四節 肺癌125I 粒子植入治療 /326
一、 125I 粒子植入治療肺癌的現狀與進展 /326
二、 磁共振導引125I 粒子植入治療肺癌 /327
第五節 肝癌125I 粒子植入治療 /333
一、 肝癌放療的現狀與進展 /333
二、 磁共振導引125I 粒子植入治療肝癌 /335
第六節 胰腺癌125I 粒子植入治療 /340
一、 影像導引胰腺癌介入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340
二、 磁共振導引125I 粒子植入治療胰腺癌 /344
第七節 前列腺癌125I 粒子植入治療 /348
一、 前列腺癌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349
二、 磁共振導引125I 粒子植入治療前列腺癌 /350
第八節 惡性骨骼與軟組織腫瘤125I 粒子植入治療 /354
一、 125I 粒子植入治療惡性骨骼與軟組織腫瘤的現狀 /354
二、 磁共振導引125I 粒子植入治療惡性骨骼與軟組織腫瘤 /356
附錄5-1 磁共振導引腦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362
附錄5-2 磁共振導引肺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知情同意書(供參考) /364
磁共振導引微創診療學(第2版) 作者簡介
李成利,醫學博士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就職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擔任第四、第五屆亞洲冷凍治療學會主席、第23屆國際冷凍外科治療協會副主席、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磁共振介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協會微創與介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磁共振介入專家組組長、消融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粒子治療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放射介入治療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腫瘤微創治療專委會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腫瘤介入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影像研究會影像微創介入專委會主任委員等,《中國介入與影像學技術》副主編、《中國醫學影像學技術》《醫學影像學雜志》編委會編委。
李成利教授于1987年開始從事影像診斷與介入診療工作,曾公派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院和芬蘭OULU大學醫院做博士后研究及高級訪問學者。2000年率先在國內開展磁共振介入微創診療,并建立全國第一個專業磁共振介入科室,多次參加國際知名學術大會并交流發言并主導舉辦了國內首屆磁共振介入高峰論壇。李成利,醫學博士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就職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擔任第四、第五屆亞洲冷凍治療學會主席、第23屆國際冷凍外科治療協會副主席、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磁共振介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協會微創與介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磁共振介入專家組組長、消融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粒子治療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放射介入治療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腫瘤微創治療專委會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腫瘤介入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影像研究會影像微創介入專委會主任委員等,《中國介入與影像學技術》副主編、《中國醫學影像學技術》《醫學影像學雜志》編委會編委。
李成利教授于1987年開始從事影像診斷與介入診療工作,曾公派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院和芬蘭OULU大學醫院做博士后研究及高級訪問學者。2000年率先在國內開展磁共振介入微創診療,并建立全國第一個專業磁共振介入科室,多次參加國際知名學術大會并交流發言并主導舉辦了國內首屆磁共振介入高峰論壇。
李成利教授堅持學術科研和臨床工作并重、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同步進行,提出了磁共振引導腫瘤消融序貫五步驟,并致力于技術的創新與相關設備器械的研發與轉化,其中國產化磁共振兼容型氬氦刀的臨床貢獻尤為明顯。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與研究,作為第一發明人目前已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型專利16項,自2008年連續承擔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任務和省級課題,獲多項省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三等獎。
李教授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2010年主編國內第一部磁共振介入論著《磁共振導引微創診療學》,填補國內空白。2012年起草編寫國家衛計委“磁共振引導下介入操作規范”;2017年編寫全國醫學研究生教材《放射介入學》首次將磁共振介入技術納入教學大綱內容;2018年組織國內相關專家討論并制定《磁共振引導顱腦病變穿刺活檢專家共識2018版》、《磁共振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操作規范中國專家共識》和《影像引導肝癌的冷凍消融治療專家共識2020 版》。
肖越勇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就職于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任第二十一屆國際冷凍治療協會主席,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名譽主席,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兼介入微創治療專委會主任委員,腫瘤納米刀消融治療分會主任委員,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磁共振介入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兼磁共振介入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師協會介入放射專業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任國家衛健委制訂《腫瘤消融治療技術管理規范》專家組副組長,《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雜志主編,《中國醫學影像學技術》雜志常務編委,《介入放射學》中英文版雜志常務編委,《中華放射學雜志》編委。
肖越勇教授從事影像診斷與介入治療工作40余年。曾在哈佛醫學院做高級訪問學者,專修CT、MRI引導下介人治療。始終堅持一線工作,重視科研,致力于影像診斷與介入治療,注重微創介入手術細節、手術質量和療效,尤其在非血管介入的研發與臨床應用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獲得多項科研成果獎和專利。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4項,科技部重大支撐課題2項,參與多項國家級與省部級課題及國際合作課題。注重在CT、MRI引導微創介入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設計多項CT、MRI引導微創介入手術方法,提出影像學引導腫瘤微創個體化治療、腫瘤適形冷凍消融治療方法及策略等理念,組織討論并制訂國內第一批腫瘤冷凍消融和納米刀消融相關技術的系列專家共識;引進納米刀腫瘤消融新技術,并對此技術的優勢、局限性和臨床應用做了大量深入研究,為國產化納米刀設備的臨床應用做出了貢獻。2020年獲得第四屆"國之名醫·卓越建樹"榮譽稱號。
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主編著作《氬氦刀腫瘤消融治療技術》《CT介入治療學(第3版)》《脊柱介入治療技術》;副主編著作《肝臟腫瘤消融治療學》《磁共振導引微創診療學》《胰腺整合介人治療學》;主譯著作《介入性磁共振》。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