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語言學之后——當代形而上學的重建(第一卷:對西方形而上學的檢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32432
- 條形碼:9787100232432 ; 978-7-100-2324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語言學之后——當代形而上學的重建(第一卷:對西方形而上學的檢討) 內容簡介
《走向語言學之后——當代形而上學的重建》為鄧曉芒先生新作,共三卷,力圖以“語言學之后”來超越西方形而上學的“物理學之后”和中國形而上學的“倫理學之后”,而重建當代形而上學。**卷對西方形而上學展開了提綱挈領式的回溯和檢討,表明西方形而上學圍繞本體論而建立起了“物理學之后”的超越性理論體系,展示了一種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的世界觀,但在其晚期卻日益顯示出這種世界觀的片面性的弊端,以至于走向衰落,*后指出了西方形而上學實現自我超越和升級的契機。
走向語言學之后——當代形而上學的重建(第一卷:對西方形而上學的檢討) 目錄
導 論
一、當代形而上學的現狀
二、對西方形而上學起源的回顧
三、區分中西形而上學是重建形而上學的前提
四、“語言學之后”——重建形而上學的契機
**卷 對西方形而上學的檢討——以中國為參照
**章 亞里士多德:對形而上學的片面定向
**節 柏拉圖對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的影響
第二節 形而上學的存在論層次
第三節 形而上學的語言學層次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以后到 世紀的形而上學
**節 希臘化時期和中世紀的形而上學
第二節 笛卡爾:形而上學的沉思
第三節 斯賓諾莎的自因和萊布尼茨的單子論
一、斯賓諾莎的自因
二、萊布尼茨的單子論
第三章 康德:西方形而上學的復興
**節 康德對自然形而上學的重建
第二節 康德對道德形而上學的創立
第三節 康德形而上學的得失
第四章 黑格爾:西方形而上學的完成
**節 《精神現象學》:通往形而上學之途
一、感性確定性的存在與時間
二、感性確定性從“意謂”到“共相”
三、感性確定性和語言
四、知覺、知性和自我意識
五、理性
六、絕對認知
第二節 作為形而上學的《邏輯學》
一、為什么要將“存在”作為《邏輯學》的開端?
二、黑格爾“存在”概念的雙重含義及矛盾進展
三、作為中介環節的本質論
四、作為本真的存在論的概念論
第三節 馬克思對黑格爾形而上學的批判及其啟示
一、青年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
二、馬克思批判黑格爾的三個角度
三、對馬克思的黑格爾哲學批判的再反思
四、小結:黑格爾哲學對重建形而上學的意義
第五章 海德格爾解構西方形而上學之路
**節 準備出發
一、對心理學的排除
二、對神學的排除
第二節 起點
一、對萊布尼茨的闡發
二、《形而上學是什么?》
三、《論根據的本質》
第三節 轉向
一、《論真理的本質》
二、《柏拉圖的真理學說》
三、《論Φ?σις 的本質和概念》
第四節 定形而無定形
一、《形而上學是什么?》“后記”
二、《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
第五節 原理和方法
一、《形而上學是什么?》“導言”
二、《面向存在問題》
三、《黑格爾與希臘人》
四、《康德的存在論題》
第六節 余論
一、海德格爾與黑格爾的“爭辯”
二、海德格爾眼中的哲學人類學
三、海德格爾詩化的語言哲學
**卷 總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走向語言學之后——當代形而上學的重建(第一卷:對西方形而上學的檢討) 作者簡介
鄧曉芒,1948年生,湖南長沙人。1982年起長期在武漢大學任教,1989年評為教授,2009年起轉任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德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現為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德國哲學》主編。長期從事德國哲學的研究和翻譯,旁及美學、文化心理學、中西文化比較等研究。已出版《思辨的張力》《哲學起步》《新批判主義》《康德哲學講演錄》《康德哲學諸問題》等著作、譯作數十種。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