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交通設計(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4192838
- 條形碼:9787114192838 ; 978-7-114-19283-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交通設計(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部《交通設計》教材的修訂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重量規劃教材、教育部高等學校交通工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推薦教材和“十三五”規劃教材。本書系統闡述了交通設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理論基礎與方法及其應用技術。全書共十一章,包括:緒論、交通設計理論基礎、交通設計依據與流程、交通設計調查與問題分析、城市道路交通設計、公共汽(電)車交通設計、樞紐交通設計、停車交通設計、交通安全設計、交通語言系統設計、交通設計評價分析。本次修訂主要對樞紐交通設計、交通語言系統設計、交通設計評估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等做了更新和完善。本書是交通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材,也可作為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相關方向的研究生教材或參考書,還可作為城市規劃、土木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等專業的必修課或選修課教材,并可供從事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市政設計、道路規劃與設計、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等工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交通設計(第3版) 目錄
交通設計(第3版) 作者簡介
白玉教授,女,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77年1月出生于黑龍江省富錦市;1995年9月考人同濟大學道路與交通工程系;1999年7月本科畢業并免試攻讀同濟大學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碩士學位,2001年3月碩博連讀攻讀同專業博士學位,2004年9月獲得博士學位后進入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任教。現任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機械領域交通運輸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交通工程學部交通系統設計學科道路交通設計技術委員會主席。主要研究方向為交通系統設計理論。在交通設計和交通控制領域承擔及參與2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負責逾100項咨詢課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參與建立了中國交通設計領域的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2003年參編國內第一部交通設計領域專著《城市道路交通設計指南》(“暢通工程”系列叢書)。負責北京、上海等30余個城市的道路交通設計和控制項目。參與編寫交通運輸部、住建部及上海市、浙江省等多本交通領域標準規范。 楊曉光教授,男,工學博士,同濟大學二級教授、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籍貫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1978年考入同濟大學,先后攻讀土木(路橋)工程本科、交通工程碩士、智能交通博士(其間1994—1996年受教育部選派和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資助留學日本京都大學聯合培養)。1982年7月本科畢業并留校任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1996年9月留學回國繼續任教,任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防災救災研究所交通安全室主任,2002——2014年任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首任系主任,2014年于美國華盛頓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現任教于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和城市交通研究院,主攻現代交通系統工程與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研究,致力于卓越工程師培養和交通工程2.0、“交叉口革命”和拔尖人才培養;擔任“交通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責任教授,是國家重點學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帶頭人之一。 柴晨副教授,女,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籍貫河北省廊坊市;2006年9月考入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并于2010年7月獲得交通工程專業學士學位;畢業后赴中國香港、新加坡深造,于2011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土木與基礎設施工程與管理專業碩士學位,2015年獲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15-2017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后研究員、客座講師;2017年3月任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研究員,2019年任副教授,2021年任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學中心副主任,兼任美國交通運輸研究委員會交通參與者測試與評估學術委員會TRB Standing Committee on Road User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ACH50)委員。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