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傳統家禮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704065
- 條形碼:9787807704065 ; 978-7-80770-40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家禮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9章,系統研究了家禮及其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傳統家禮的起源和演進、傳統家禮的類型與通禮究、傳統冠禮與婚禮研究、傳統喪禮與祭禮研究、傳統家禮的傳承載體與教化方式、傳統家禮的功用與歷史影響、傳統家禮文化的當代價值與開發利用。
中國傳統家禮研究 目錄
**章 家禮及其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
一、禮、家禮與家禮文化
(一)禮與禮文化
(二)家禮與家禮文化
二、傳統家禮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
(一)傳統家禮在家文化中的地位
(二)傳統家禮在中華禮文化中的地位
三、傳統家禮的當代價值
(一)以儀立范:借鑒傳統家禮教化方式路徑涵養個人德性
(二)以禮齊家:吸收傳統家禮倫理內涵營造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三)稱情立文:繼承傳統家禮創制原則促進社會禮儀文明進步
第二章 傳統家禮文獻整理、研究的學術史述論
一、關于家禮功用及家禮文獻編纂、刊行情況
(一)關于家禮的功用
(二)家禮文獻的編纂刊行情況
二、中國傳統家禮與家禮文獻研究
(一)古代家禮及其文獻研究
(二)近現代以來的家禮研究
(三)國外對中國傳統家禮的研究
三、對已有家禮文獻整理和研究的評析
(一)家禮文獻搜集、整理和匯編工作有待加強
(二)古代家禮研究尚有諸多局限和空白
(三)當前家禮研究趨勢與亟待拓展之處
第三章 傳統家禮的產生和演進
一、先秦家禮:產生時期
(一)先秦家禮產生的土壤
(二)周公“制禮作樂”與孔子“以仁釋禮”助推家禮產生和傳播
(三)“三禮”:傳統家禮的濫觴
二、秦漢家禮:發展時期
(一)秦朝家禮
(二)兩漢家禮
三、魏晉南北朝家禮:門閥士族家禮的基本成熟
(一)門閥士族的形成與其家禮產生的深層原因
(二)門閥士族家禮的變化及其特色
(三)門閥士族家禮的作用和影響
四、隋唐家禮:士族家禮延續與下移
(一)隋朝家禮
(二)唐朝家禮
五、宋元家禮:承古拓新時期
(一)宋代是禮義復興與禮儀創制的高峰
(二)標志家禮創制高峰的三部名著
(三)元朝家禮
(四)宋元家禮的歷史地位
六、明清家禮:繁榮與普及時期
(一)明朝家禮
(二)清朝家禮
七、晚清民 禮:整體式微與局部開新時期
(一)晚清家禮
(二)民國時期家禮
第四章 傳統家禮類型與通禮
展開全部
中國傳統家禮研究 作者簡介
陳延斌,江蘇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江蘇師范大學中華家文化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傳統家訓文獻整理與 家風研究”首席專家,貴陽孔學堂簽約入駐學者。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230余篇;出版《中 訓史》《中華十大家訓》《播種品德收獲命運:未成年人道德養成的理論與實踐》等專著、教材20多部。成果獲“全國 青年讀物二等獎”、中央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獎”等數十項。主持 社科基金重大、重點等項目5項,省部級重大、重點等項目10多項。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