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論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013606
- 條形碼:9787573013606 ; 978-7-5730-1360-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文學論衡 本書特色
1.作者楊天石畢業于北大中文系
2.參與編寫1955級北大中文系集體編著**部《中國文學史》
3.師從游國恩、林庚、馮鐘蕓、吳小如、季鎮淮、王瑤、吳組緗、楊晦、呂德申、鄭奠、蕭雷南、魏建功、王力、高名凱、周祖謨、朱德熙、甘世福、梁東漢等名師。
4.寫作多篇文學相關文章
5.作者楊天石后成著名歷史學家。
中國古典文學論衡 內容簡介
本書是文史大家楊天石有關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論文和讀書札記,共44篇。本書包括了作者從北大中文系開始至今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成果,有對名著、詩歌、散文等多種研究,并對“近代詩歌”**次做了完整、系統的敘述,對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代文化名人也都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和見解,是作者一生研究中國文學的精華論選,也是文學研究者不可回避的重要文學論著。
中國古典文學論衡 目錄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版《尋求歷史的謎底》序 金沖及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楊天石文存》序 金沖及
《楊天石文集》序 劉夢溪
寬廣的視野、深厚的功力 王奇生
——2023 年 4 月 19 日在香港三聯書店讀者見面會上的講話
《中國古典文學論衡》自序
“城中好高髻”的聯想 1
向西漢新貴族敲響的警鐘 4
——讀枚乘辭賦《七發》
一、“楚太子”的“病”源于生活“奢侈” 4
二、政治規勸 7
三、生活腐朽與政治變質 9
李白*佩服的南齊詩人謝朓 11
一、南齊的杰出詩人 11
二、山水詩的成就超過謝靈運 20
孕育了陳子昂的是上升發展的時代高潮嗎? 26
——與林庚先生商榷
說王維《終南山》詩中的“隔水”二字 30
兩句唐詩的啟示 32
唐詩現實主義運動的先驅 34
元結(723—772)、顧況(727—815)和《篋中集》 34
白居易的生平和創作道路 39
唐詩現實主義文學運動的理論基礎 43
白居易詩歌的人民性 48
一、對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揭露與鞭撻 48
二、邊疆各族侵擾與統治階級昏庸無能 50
三、殘酷的剝削與壓迫 51
四、反對窮兵黷武的戰爭,關心婦女、寒士和窮苦農民 53
白居易詩歌的藝術性 56
附論:《長恨歌》與《琵琶行》 62
白居易后期詩歌的消極傾向 66
新樂府運動的其他參加者 70
張籍(768—830)、王建(765—830)、
元稹(779—831)、李紳(772—846) 70
三說李商隱 76
王充以后又一人 76
古來情語愛迷離 78
牙旗玉帳真憂國 81
補說李商隱 84
——政治諷刺詩**人
晚唐皮日休等人的現實主義詩潮再興 91
杜牧的《清明》詩 96
朱熹的“變天”詩 98
南宋詞述略 102
《水滸傳》的偉大成就及其悲劇結局 106
農民革命風暴的產物 106
官逼民反 108
以暴抗暴的革命頌歌 110
人民英雄贊 113
受招安的悲劇結局 116
《水滸傳》的藝術性 118
宋江與儒學 124
——旁門說《水滸傳》之一
“隱惡揚善” 124
尊卑“有序” 125
“理合如此” 125
宋江之死與忠義之道 127
——旁門說《水滸傳》之二
金圣嘆砍《水滸傳》和明末農民起義 131
金圣嘆的“當世之憂” 131
明朝政府招安政策的破產 133
掩蓋了宋江投降派的真面目 135
論《西游記》 138
一、從宗教故事向神話的演化 138
二、吳承恩的生平和思想 140
三、孫悟空 142
四、唐僧和豬八戒 146
五、“佛法無邊”與其他 148
六、《西游記》的藝術性 149
《西游記》的情節衍變與主題虛化 154
一、《西游記》沒有主題 154
二、無數民間說書人和戲曲藝人的創作 155
三、宗教故事的骨架與說書人敷施的血肉 155
四、神話中的世態與人間影子 156
論《楊家將傳》 158
論《封神演義》 161
突出地表現“誅暴君”的思想 161
商紂王式的統治者可以推翻 162
論《金瓶梅》 166
略談袁中郎的詩 170
為商民呼吁的袁中郎詩 182
從劉效祖的《掛枝兒》說到藝術的露與藏 185
晚明文學理論中的“情真”說 188
一、一個新的文學價值觀的提出 188
二、尊“情”黜“性”,反對道學,反對封建說教 190
三、反對擬古主義,提倡表現自家真面目 196
四、歷史功過 198
關于宣南詩社 200
一、成立始末與活動情況 201
二、“國家閑暇可清吟” 204
三、林則徐、龔自珍等人和宣南詩社的關系 205
四、宣南詩社傳說的產生 206
西郊落花何處尋 209
——讀龔自珍《西郊落花歌》
風雷的召喚 213
——論龔自珍的詩
一、抨擊專制,憧憬新時代、新人材 214
二、瑰瑋奇異,汪洋恣肆,獨辟新境界 224
三、影響了一個時代的詩人和詩作 230
龔自珍的戒詩與學佛 233
一、“觀心”與“戒詩” 233
二、第二次“戒詩” 236
三、“戒詩”與逃禪 237
四、先進思想家的痛苦與掙扎 240
鴉片戰爭時期詩人(上) 242
魏源 242
林則徐 245
附:青史畢竟有是非—讀林則徐詩有感 248
張維屏 252
附:讀張維屏《新雷》詩 255
朱琦 257
林昌彝和《射鷹樓詩話》 258
鴉片戰爭時期詩人(下) 261
陸嵩 261
黃燮清 263
姚燮 265
貝青喬 267
無名氏的諷刺詩 269
黃遵憲的生平、思想和創作 273
一、黃遵憲的生平與思想 273
二、黃遵憲的文學主張 277
三、黃遵憲的詩作 281
晚清的“詩界革命” 288
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蔣智由、丘逢甲等新派詩人 294
康有為 294
梁啟超 298
譚嗣同 301
附:譚嗣同的《獄中題壁》詩 305
蔣智由 307
附:《奴才好》不是鄒容的作品 309
丘逢甲 310
論晚清“譴責小說”的揭露和譴責 312
揭露和譴責了什么?提出了什么樣的社會改革方案? 312
這是哪個階級的揭露和譴責?從屬于什么樣的政治路線?怎樣認識它
們的社會作用? 317
批判幾種對“譴責小說”的揭露與譴責的錯誤認識 320
歪曲晚清現實的《文明小史》 325
一、如何描寫新的社會階層 326
二、如何描寫新的斗爭 330
三、理想人物 331
從《庚子國變彈詞》看李伯元作品的思想傾向 335
一、污蔑義和團,為中外反動派對義和團的血腥鎮壓拍手叫好 336
二、美化帝國主義,為侵略者開脫罪責 338
三、宣揚帝國主義的武力,鼓吹妥協求和 340
四、美化出賣民族利益的統治者,散播對清王朝的幻想 342
晚清小說中的復古主義思潮 345
一、宣揚舊道德 345
二、貶抑新思潮 348
三、對民主革命的恐懼和對抗 352
陳范與《紅樓夢》研究 354
曾樸傳 357
陳三立傳 361
展開全部
中國古典文學論衡 相關資料
楊天石同志對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史研究的貢獻是值得重視的。正是他的潛心研究,把人們對許多問題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步。盡管人們對某些問題仍然存在爭議或有不同意見,但這也有助于人們對這些問題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這對推進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史這門比較年輕的學科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金沖及
近代史專家,曾任中國史學會會長
天石先生絕不是以堆砌史料為能事的史學家,他的史中有思想,有精神,有現實關切。清儒所說的學問構成的三要素,在天石那里,義理、考據、辭章是融合在一起的,從不曾將考據和義理劃然而二分。
——劉夢溪
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 主編
楊先生初習中國文學,繼而研究中國哲學,終而研究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前后跨越文、哲、史三個學科,都卓然成家。他可以說,是專才,又是很難得的少有的通才。
——王奇生
現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中國古典文學論衡 作者簡介
楊天石,1936年生。196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生院教授。長期研究中國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