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44061
- 條形碼:9787111744061 ; 978-7-111-74406-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基礎 本書特色
本書遵循教指委相關指導文件和高等院校學生學習規律編寫而成。踐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任課教師提供電子課件等豐富數字化資源配套。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基礎 內容簡介
智能網聯汽車是智慧交通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智能汽車與車聯網結合的產品。本書以智能網聯汽車為主體,結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框架進行編寫。本書共10章,分別介紹了緒論、智能網聯汽車車聯網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線控底盤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環境感知技術、智能網聯汽車定位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決策與規劃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控制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評價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關鍵技術。 本書結構嚴謹、邏輯性強、體系完備。本書配備的習題與對應的理論知識點緊密結合,習題的難易程度適中,實踐性和針對性較強。 本書可作為應用型本科學校和高職院校汽車相關專業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的學習教材,也可作為汽車相關機構進行技術培訓學習用書。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基礎 目錄
思政二維碼索引表
第1章緒論
1.1智能網聯汽車定義與分級
1.2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概述
1.3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智能網聯汽車車聯網技術
2.1車聯網概述
2.1.1基本概念
2.1.2車聯網的基本框架
2.1.3車聯網的技術路線
2.2車聯網應用技術基礎
2.2.1基于中間件的車聯網通信技術
2.2.2車聯網安全技術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第3章智能網聯汽車線控底盤技術
3.1線控轉向技術
3.1.1線控轉向系統簡介
3.1.2線控轉向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
3.2線控驅動技術
3.2.1線控驅動系統簡介
3.2.2線控驅動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
3.3線控換檔技術
3.3.1線控換檔系統簡介
3.3.2線控換檔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
3.4線控制動技術
3.4.1線控制動系統簡介
3.4.2線控制動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
3.5線控懸架技術
3.5.1線控懸架系統簡介
3.5.2線控懸架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
3.6滑板底盤技術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目錄
第4章智能網聯汽車環境感知技術
4.1傳感器介紹
4.1.1激光雷達
4.1.2毫米波雷達
4.1.3超聲波雷達
4.1.4視覺傳感器
4.2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技術
4.2.1多傳感器融合的定義
4.2.2多傳感器融合的體系結構
4.2.3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
4.3目標檢測技術
4.3.1車道線檢測技術
4.3.2行人和車輛檢測技術
4.3.3交通信號燈和交通標志檢測技術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第5章智能網聯汽車定位技術
5.1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
5.1.1GPS定位系統
5.1.2BDS定位系統
5.2差分定位技術
5.3慣性導航定位技術
5.4地圖匹配定位技術
5.4.1地圖匹配常用算法
5.4.2地圖匹配影響因素
5.5同時定位與建圖技術
5.5.1視覺SLAM
5.5.2激光SLAM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第6章智能網聯汽車決策與規劃技術
6.1決策與規劃概述
6.1.1決策與規劃基本概念
6.1.2決策與規劃體系結構
6.1.3決策與規劃方法介紹
6.2行為預測和決策
6.2.1交通環境行為預測
6.2.2車輛行為決策
6.2.3馬爾可夫決策過程
6.3路徑規劃
6.3.1環境地圖的表示方法
6.3.2全局路徑規劃
6.3.3局部路徑規劃
6.4決策與規劃技術發展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第7章智能網聯汽車控制技術
7.1經典控制理論
7.2現代控制理論
7.2.1模糊控制
7.2.2線性二次型*優控制
7.2.3滑膜控制
7.2.4模型預測控制
7.2.5神經網絡控制
7.2.6自適應控制
7.3汽車模型
7.3.1模型概述
7.3.2運動學模型
7.3.3動力學模型
7.4汽車運動控制
7.4.1預瞄跟隨控制
7.4.2前饋控制
7.4.3反饋控制
7.4.4前饋-反饋控制
7.4.5橫向控制
7.4.6縱向控制
7.4.7橫縱向協調控制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第8章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評價技術
8.1測試與評價技術概述
8.1.1測評目的
8.1.2通用測試原理
8.2測試方法
8.2.1模型在環、軟件在環測試方法
8.2.2硬件在環測試方法
8.2.3車輛在環測試方法
8.2.4道路在環測試方法
8.3評價方法
8.3.1常見的通用評價方法
8.3.2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第9章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9.1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概述
9.2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
9.2.1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概述
9.2.2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組成
9.2.3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9.3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9.3.1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概述
9.3.2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組成
9.3.3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應用
9.4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9.4.1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概述
9.4.2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組成
9.4.3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應用
9.5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9.5.1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概述
9.5.2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組成
9.5.3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應用
9.6自動泊車輔助系統
9.6.1自動泊車輔助系統概述
9.6.2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分類
9.6.3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組成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第10章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關鍵技術
10.1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架構
10.1.1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硬件架構
10.1.2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軟件架構
10.2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環境感知
10.2.1基于激光雷達的錐桶檢測算法研究
10.2.2基于攝像頭的錐桶檢測算法研究
10.3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路徑規劃
10.3.1直線加速
10.3.28字環繞
10.3.3高速循跡
10.4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運動控制
10.4.1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橫向運動控制
10.4.2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縱向運動控制
10.4.3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橫縱向協調控制
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基礎 作者簡介
李剛,博士,教授,遼寧省高校教學名師、首屆優秀研究生導師、校園先鋒示范崗,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規則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車輛系統動力學及控制、智能電動汽車關鍵技術;近5年,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主持包括國家級、省市級項目10余項,獲遼寧省技術發明三等獎和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入選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評為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技工作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