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國的開端 (1840—1864)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31994
- 條形碼:9787214231994 ; 978-7-214-23199-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國的開端 (1840—1864) 本書特色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共10卷,時間跨度從1840年到1949年,是中國**部完整的大型近代史專著。
本叢書由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張海鵬等權威專家所著,它的出版完成了幾代史學家的心愿。
叢書內容客觀,史料豐富,研究方法突破前人束縛,披露了許多以前未曾揭示的內容,填補了史學研究的諸多空白。修訂版在《中國近代通史》首版經過十年的發行后,根據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再予修訂出版,繼續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學術研究。
中國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國的開端 (1840—1864)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跨入19世紀的中國、鴉片走私與禁煙、鴉片戰爭的進程與《南京條約》、太平天國起義和建都天京、第二次鴉片戰爭等8章,對兩次鴉片戰爭及期間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林則徐的禁煙銷煙行動和太平天國起義等歷史事件進行了述評。本次修訂,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問世以來的新見檔案資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中國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國的開端 (1840—1864) 目錄
**節 社會經濟與人口吏治問題的凸顯
第二節 教門會黨與社會下層的騷動
第三節 躑躅前行的科學技術與禁錮保守的思想文化 第二章 鴉片走私與禁煙
**節 西方侵略勢力的東來與鴉片貿易
第二節 清政府于鴉片走私的對策
第三節 林則徐赴廣東禁煙 第三章 鴉片戰爭的進程與《南京條約》
**節 鴉片戰爭的開始
第二節 廣東和議與三元里抗爭
第三節 清廷游移不定英國增兵擴戰
第四節 杭州灣與長江下游的戰斗
第五節 屈辱的《南京條約》/169
第六節 中美《望廈條約》與中法《黃埔條約》/181
第七節 五口通商與中國社會經濟的變化
第八節 開眼看世界的人們 第四章 太平天囯起義和建都天京
**節 南方各地的社會動亂
第二節 洪秀全與拜上帝會的創立
第三節 金田起義/242
第四節 清廷及廣西當局的對策
第五節 太平軍向南京的進軍
第六節 太平天囯建都天京及其社會經濟政策
第七節 列強與太平天囯的對外交往 第五章 清王朝面對危局與太平天囯的發展
**節 清廷挽救危局的努力
第二節 太平天囯的“掃北”及其失敗
第三節 曾國藩組建湘軍
第四節 太平天囯的西征與長江中下游的爭戰 第六章 太平天囯的軍事勝利與內亂
**節 各地風起云涌的群眾起義
第二節 太平軍連破江北、江南大營
第三節 楊秀清逼封萬歲與“誅楊”“討韋”事件
第四節 石達開主政與分裂出走
第七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國家領土主權的嚴重損失
**節 西方列強的虛偽中立
第二節 “修約”訛詐與醞釀新的侵略行動
第三節 英法聯軍占領廣州及中外《天津條約》的簽訂
第四節 戰爭再起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第五節 沙俄割占中國大片領土 第八章 中外“會剿”與太平天囯的敗亡
**節 太平天囯的重新振作
第二節 二破江北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上海
第三節 太平天囯后期的社會經濟政策及其內部矛盾的發展
第四節 辛酉政變與慈禧太后垂簾聽政
第五節 安慶爭奪與湘軍集團的壯大
第六節 太平軍進圖浙江與再攻上海——“中外會防”及淮軍的崛起
第七節 天京的陷落
第八節 太平軍余部及捻軍的戰斗 各地各族群眾造反的平息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中國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國的開端 (1840—1864) 相關資料
從學術發展的角度看,該成果完整地描述了1840—1949年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圍繞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的統一和富強這個基本線索構建起較為完整的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為進一步開展中國近代史研究搭建了廣闊平臺,開辟了新的視野。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甄占民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的最大優點和特點,在于堅持以唯物史觀研究解讀中國近代史,以學術話語表達當代中國歷史學界的政治立場和觀點,同時作出了新的理論概括。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夏春濤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做到了縱向貫通、橫向融通,視野開闊、系統完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走向成熟的標志性作品。該書對現代化的內涵、意義的認知及其同中國近代歷史進程關系的理解,顯示出融合革命史和現代化史兩種模式的理論自覺,為探索建構中國近代史知識體系、學科體系做出了重要而成功的嘗試。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黃興濤 《中國近代通史》作為一部標志性的中國近代史通史著作,其修訂和出版不僅實現了幾代中國近代史學人的夢想,而且對于黨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等學科的建設有重要借鑒和參考意義。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臧運祜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明確提出在革命史研究范式主導下,兼采現代化研究范式的視角,確定了科學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范式。書中提出“沉淪與上升”的近代中國U字形歷史進程,形象地再現了中華民族遭受屈辱、陷入深淵到奮起抵抗、浴火重生的過程。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陳謙平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以斷代通史的體例寫作出版,從中國學術史和史學史的角度而言,可謂是繼承了中國史學傳統,為我們以新體裁、新體例撰寫斷代史樹立了標桿。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李帆
中國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國的開端 (1840—1864) 作者簡介
姜濤,研究員。1993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政治史研究室主任,兼中國太平天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政治史。
卞修躍,副編審,《近代史資料》編輯。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