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內戰與危機(1927-1937)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83030
- 條形碼:9787214283030 ; 978-7-214-28303-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內戰與危機(1927-1937) 本書特色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共10卷,時間跨度從1840年到1949年,是中國**部完整的大型近代史專著。
本叢書由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張海鵬等權威專家所著,它的出版完成了幾代史學家的心愿。
叢書內容客觀,史料豐富,研究方法突破前人束縛,披露了許多以前未曾揭示的內容,填補了史學研究的諸多空白。修訂版在《中國近代通史》首版經過十年的發行后,根據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再予修訂出版,繼續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學術研究。
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內戰與危機(1927-1937)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與統一軍政的努力、國民政府的對內政策與“革命外交”、蘇維埃革命與中共南方根據地的形成、九一八事變與蔣介石的“安內攘外”、輿論整合與國防建設的準備、華北事變與救亡運動的興起、國共兩黨的政策轉變等10章。本次修訂,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問世以來的新見檔案資料和研究成果。
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內戰與危機(1927-1937) 目錄
**節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與寧漢合流/003
第二節從二次北伐到東北易幟/017
第三節編遣之爭與中原大戰/030 第二章國民政府的對內政策與“革命外交”/045
**節黨治、訓政與軍權統治/047
第二節控制城鄉的能力與側重/064
第三節財經政策與稅制改革/078
第四節改訂新約與“革命外交”/095 第三章蘇維埃革命與中共南方根據地的形成/113
**節蘇維埃革命的發生與中共暴動政策的實行/115
第二節農村武裝割據與中共南方根據地的初創/131
第三節“立三路線”與六屆四中全會的召開/144
第四節中共工作重心的轉移與蘇區紅軍的發展/162 第四章人權、民主與專制的交鋒/173
**節黨內抗爭;第三黨、改組派的驟起驟落/175
第二節黨外抗爭;從人權運動到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88
第三節文化抗爭;社會性質論戰與左翼文化運動/204
第四節國民黨軍事獨裁體制的確立/222 第五章九一八事變與蔣介石的“安內攘外”/237
**節日本占領東北與偽滿洲國的產生/239
第二節從不抵抗政策到局部抵抗的開始/255
第三節長城抗戰與“塘沽協定”/278
第四節察省抗日事件與福建事變/288 第六章輿論整合與國防建設的準備/299
**節在“攘外”與“安內”問題上的輿論整合/301
第二節走向現代國家的曲折開端/315
第三節加速工業及國防建設的嘗試/331
第四節幣制改革與經濟的緩慢發展/344 第七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消亡以及紅軍長征/357
**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359
第二節國民黨的“圍剿”與蘇區的反“圍剿”/370
第三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消亡/383
第四節遵義會議與紅軍的萬里長征/396 第八章華北事變與救亡運動的興起/409
**節“何梅協定”“秦土協定”的產生及其背景/411
第二節“華北自治運動”與南京的因應/423
第三節一二·九運動與救亡熱潮的高漲/434
第四節國民黨五全大會與“*后關頭”的提出/446 第九章國共兩黨的政策轉變/455
**節中共統一戰線政策的形成/457
第二節張學良與中共的西北大聯合計劃/468
第三節國共兩黨的秘密接觸/478
第四節從兩廣事變到綏遠抗戰/492 第十章西安事變與中國政局的重大轉折/515
**節西安事變的發生與解決/517
第二節西北善后與“三位一體”局面瓦解/529
第三節國共兩黨的曲折交涉/550
第四節“七君子”獲釋與國共合作的實現/571 主要參考文獻/584
人名索引/592
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內戰與危機(1927-1937) 相關資料
從學術發展的角度看,該成果完整地描述了1840—1949年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圍繞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的統一和富強這個基本線索構建起較為完整的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為進一步開展中國近代史研究搭建了廣闊平臺,開辟了新的視野。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甄占民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的最大優點和特點,在于堅持以唯物史觀研究解讀中國近代史,以學術話語表達當代中國歷史學界的政治立場和觀點,同時作出了新的理論概括。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夏春濤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做到了縱向貫通、橫向融通,視野開闊、系統完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走向成熟的標志性作品。該書對現代化的內涵、意義的認知及其同中國近代歷史進程關系的理解,顯示出融合革命史和現代化史兩種模式的理論自覺,為探索建構中國近代史知識體系、學科體系做出了重要而成功的嘗試。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黃興濤 《中國近代通史》作為一部標志性的中國近代史通史著作,其修訂和出版不僅實現了幾代中國近代史學人的夢想,而且對于黨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等學科的建設有重要借鑒和參考意義。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臧運祜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明確提出在革命史研究范式主導下,兼采現代化研究范式的視角,確定了科學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范式。書中提出“沉淪與上升”的近代中國U字形歷史進程,形象地再現了中華民族遭受屈辱、陷入深淵到奮起抵抗、浴火重生的過程。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陳謙平 《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以斷代通史的體例寫作出版,從中國學術史和史學史的角度而言,可謂是繼承了中國史學傳統,為我們以新體裁、新體例撰寫斷代史樹立了標桿。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李帆
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內戰與危機(1927-1937) 作者簡介
楊奎松,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史,主攻中共黨史、中國現代對外關系史、中蘇關系史、國共關系史及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