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從語言到主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932599
- 條形碼:9787547932599 ; 978-7-5479-3259-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語言到主體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雕塑史論文叢”之一,本書作者從事20世紀美術史研究、美術批評、美術策展工作。所以本書是其21世紀以來從事藝術批評的論文合集,針對處于復雜國際語境中的當代藝術進行了現場批評,強調批評的時下性、在場性和問題針對性,并對其關聯的中國當代文化現狀多有反思。全書共分為四部分:對“藝術語言”的追問、視覺文化研究、對“主體”的追問、當代雕塑研究。本書在列舉了大量代表性藝術家創作案例的基礎上,針對每個領域的的突出問題做出了詳實的理論分析。??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匯集了多位知名藝術理論家、評論家的研究成果,旨在從歷史和未來的角度,深入梳理中國雕塑的歷史經驗,探討中國雕塑的發展路徑和趨勢。該叢書為中國雕塑的研究和理解開辟了新的視角和思路,也為中國雕塑的發展和創新注入了新的動力和啟示。
從語言到主體 目錄
從語言到主體
【目錄】:
總 序 1
前 言 1
**章 現當代雕塑研究 3
“雕塑”概念的淵源、流變和“雕塑家”的出現 5
不應僅是風格的寫意 9
中國當代雕塑創作四十年管窺 13
誰是藝術家?——在中央美術學院“直面名師—隋建國”講座上的發言 28
激越、歸零、直面、中庸——展望創作的幾個狀態 36
浮墻走音——于凡個展的轉型 54
21 世紀以來中國青年雕塑家創作現象分析 57
不立不破——找到進入自己的“通道” 68
“敲山震虎——中國青年雕塑家邀請展”前言 71
作為創作催化劑的工業現成品——以大同煤氣廠的焊接雕塑創作為例 74
人生是可以雕塑的——談“第二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展” 77
第二章 視覺文化研究 79
“美”家陳逸飛 81
證偽——對一種立場的陳述 86
局中戲 92
當繪畫需要展場時——“關于繪畫的十九個個展” 95
涂鴉藝術的原初動力 98
策展與學術研究的關聯性——在四川美術學院首屆青年批評家論壇上的發言 103
作為筆記的繪畫——以盛天弘的藝術創作為例 111
逼仄空間的異態——談張業興的藝術創作 116
過癮的模仿——以胡慶雁的藝術創作為例 119
源拼:形象的詭辯術——以那危的藝術創作為例 122
基于藝術語言轉變后的自足性——杭春暉作品評論 125
王邁對關鍵詞的個人理解 131
看畫與繪畫——以陳丹青的藝術創作為例 137
虛城時代的契機——寫在“虛城計”展前 139
唯物地開啟一個唯心世界——“量子共和展”前言 142
紙牌屋——黃勇個展前言 143
劇場彌漫和切片層疊——淺談石海濤的藝術創作方法 145
第三章 對“藝術語言”的追問 149
展覽“水墨的味道”前言 151
展覽“四個人展出四張畫的理由”前言 155
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 157
中國當代藝術形式語言的批判性 165
隱秘的力量 171
觸覺是不是一種理由?——以王光樂的藝術創作為例 174
積極的烏有之鄉——陳彧凡創作的源頭活水 180
讓渡者——孟祿丁 186
“剔”出我的世界——宋建樹個展前言 191
“一萬句”和“一句”——談周欽珊的近作 193
舉重若輕——陳若冰的抽象繪畫 197
畫無中西——淺談王剛的繪畫創作 201
她在做什么?——遲群個展前言 204
零度書寫和其他顛覆性時刻——和倪海峰的對話 207
第四章 對“主體”的追問 221
“超越性”在中國當代藝術界的缺失 223
“人”的奇跡,“神”的遠逝——列奧納多·達·芬奇的一生 235
有效地進入問題的途徑——2009 年北京798 藝術節主題展“智性與意志的重申”展覽前言 247
擇地深掘井,上路重組車——淺談“CAFA 教師創作特展”體現的藝術創作模式 250
蘇新平的風景 252
解讀“隱士”——藝術家謝東明 256
消逝的空間——隋建國作品簡評 259
刺骨——章燕紫創作評論 261
金湯——陳明強個展前言 263
善和藝術——與青年藝術家吳夢詩共同對當代藝術的反思 265
蝙蝠字漫天——于躍個展前言 272
天人之際——周吉榮、葉南雙個展前言 274
澄明心,自在行——淺談邵大箴先生的書法 277
獲得“超越性”的方式——徐福厚個展前言 279
錦灰堆起時——劉丹華個展前言 283
我只是一個通道——關于劉禮賓的創作 285
當我們說藝術家的時候,我們在說什么? 289
游心歸位,本立源來——淺談任思鴻的近作 293
奇珍易數,梵心勿辨 296
展開全部
從語言到主體 作者簡介
劉禮賓,美術史博士,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博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文藝評論研究中心副主任,景德鎮陶瓷大學(井岡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從事20世紀美術史研究、美術批評、美術策展工作。出版《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時代雕像》等多部著作。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