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房屋拆遷、土地糾紛裁判精要與規則適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939990
- 條形碼:9787510939990 ; 978-7-5109-399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房屋拆遷、土地糾紛裁判精要與規則適用 內容簡介
本書屬于《裁判精要與規則適用叢書》中的一本。本書對*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系統發布的有關房屋拆遷、土地糾紛類型的、對各級法院、檢察院具有指導、約束力的案例及各地法院、檢察院及其他司法系統正式發布的具有指導意義的案例進行整理,剔除無效過時案例,整理提煉出該類案件涉及事項的規范性原則,同時由法學專家進行詳細深入評述,使其成為司法實踐中具有指導意義的“裁判規則”,是司法實踐中的實務用書。同時依托大數據資源,從【案例來源】【基本案情】【裁判要旨】【重點提示】等角度解析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以期啟發辦案思路,指引同類案件裁判標準和尺度。
房屋拆遷、土地糾紛裁判精要與規則適用 目錄
**章 房屋拆遷管理
一、拆遷管理
1.以危房拆除為名規避房屋征收程序的認定及處理
2.代履行制度在違法建筑強制拆除中的適用
3.行政機關代履行權利的行使與審查
4.受托拆遷公司誤拆房屋時行政機關的責任認定
5.撤銷拆遷行政許可行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時的處理
6.房管部門是否有權對集體土地征收中的房屋作出拆遷補償裁決
二、強制拆遷
1.生活水平不降低原則在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賠償中的適用
2.農村違法建筑可保護利益的認定
3.強制拆遷賠償訴訟中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4.違法強制拆遷中賠償責任及賠償數額的認定
5.未申請強制執行即強拆房屋行為的合法性認定
6.房屋強拆案件中適格被告和賠償數額的認定
7.僅憑責令改正通知書實施的強拆行為合法性的認定
8.已被征收農村房屋被非法強拆的損害賠償范圍的認定
9.無法確定違法拆除損失時賠償數額的認定
第二章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
一、拆遷補償安置
1.違法征收案件中行政補償和行政賠償的競合
2.集體土地上經營性房屋征收中承租人合法權益的保護
3.外嫁女是否享受村民安置補償待遇
4.行政補償案件適用變更判決的條件
5.房屋征收過程中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平衡問題
6.被征收入不配合房屋價值評估時行政機關作出的房屋征收補償決定的合法性認定
7.違法評估報告對征收補償決定效力認定的影響
8.戶口被征收機關凍結后因結婚或出生入戶的人口是否屬于安置人口
9.房屋征收補償決定的送達及效力認定
10.國有土地上房屋被納入征收拆遷范圍是否必然不予登記
11.無法實行產權調換時征收補償款支付標準的認定
二、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1.在行政協議履行之訴中能否一并審查行政機關的解除行為
2.行政機關撤銷行政協議的合法性審查
3.對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內容存在爭議的處理
4.安置補償協議合約性與合法性沖突時的處理
5.對安置協議格式條款爭議的處理
6.補償協議未達成一致時行政機關的拆除行為是否合法
7.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權利義務確定
8.無權處分的行政協議的效力判定
9.安置補償協議中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突破
10.房屋被征收前所有權人死亡的被征收人資格如何認定
11.鄉政府與村民簽訂集體土地上房屋補償安置協議的效力
12.房屋征收補償協議內容不合法的處理
13.補償安置協議中不當聯結情形的認定
14.在行政訴訟中對基礎民事法律關系的確認
第三章 土地登記與權屬糾紛
1.相鄰人與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的利害關系
2.僅取得土地代用證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否有效
3.土地管理部門不履行公告創設的義務時相對人的救濟途徑
4.存在第三人時行政機關舉證時限的適用
5.不動產物權登記簿中可否加注限制內容
6.土地部門未對土地登記資料公開的法律后果
7.提交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是否屬于土地登記前置條件
8.土地管理部門對土地用途登記作出的行政解釋的效力認定
9.土地管理部門為行政相對人頒發土地使用權證的效力認定
10.同宗土地連續變更登記案件的起訴與受理
11.善意受讓人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證是否應當撤銷
第四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1.合同義務能否成為附解除條件合同的失效條件
2.喪失強制執行力的給付之訴判決能否對抗強制執行
3.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土地交付期限的認定
4.建設用地轉讓合同中合同義務轉移的認定
5.合同相對性原則在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中的適用
第五章 宅基地使用權
申請程序有瑕疵的行政許可補正后的合法性認定
第六章 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
1.因法律法規及政策出臺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合同解除問題
2.違約金補償性功能與懲罰性功能的區別與適用
3.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的屬性認定及救濟途徑
4.政府未能履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責任承擔問題
5.民行交叉下“毛地”轉讓合同的性質及效力
6.前置行政行為對后續訂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影響
7.出讓土地不符合“凈地”要求是否構成違約
8.政府機關不履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承擔的責任
9.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行政處理決定的合法性認定
10.行政機關內部行政行為外部化的認定
11.受讓人與原使用權人約定的交地義務對出讓合同性質認定的影響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
土地使用權轉讓未經人民政府批準的效力認定
三、土地使用權的其他糾紛
1.未就土地使用權抵押合同辦理抵押登記的責任性質及承擔
2.土地被征用后原土地使用權人出讓土地的效力認定
3.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的程序條件
第七章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
一、承包合同糾紛
1.村委會將林地發包給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同效力問題
2.包含互換土地經營內容的連環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認定
3.土地上已種植經濟作物的土地互換合同的解除
二、經營權登記與流轉糾紛
家庭新增成員是否有權分配土地流轉收益
第八章 土地征收征用
1.征收補償協議未約定分期支付補償款時逾期支付的認定
2.無權代理人與行政機關簽訂的行政協議的效力問題
3.征收集體土地上“住改非”房屋時補償金額的確定
4.行政機關的補償安置職責能否因基層單位的強拆行為免除
5.土地征收案件中行政賠償數額的認定
6.關于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收回及補償問題
7.農村集體土地補償費的執行
8.征收土地地上物補償糾紛與侵權糾紛的區別
9.行政復議中對補正材料存在爭議能否視為申請人放棄復議申請
第九章 審理程序
一、訴與訴權
1.城鎮總體規劃可訴性的認定
2.履行行政協議訴求客觀上不能實現時的處理
3.“一行為一訴”原則的適用
4.預簽征收補償協議引發爭議的處理
5.土地行政管理部門不履行征地協議時相對人的救濟途徑
6.拍賣國有土地使用權并與競得人簽署成交確認書的行為是否可訴
7.房屋被強拆后調解書確定的所有權人能否就強拆行為提起訴訟
8.債權人能否就登記機構為債務人辦理的土地變更登記提起訴訟
二、訴訟當事人
1.第三人撤銷之訴中第三入主體資格的認定
2.行政機關負責人在行政訴訟中的職責認定
3.有共同被告的行政案件出庭應訴人的確定
4.土地出讓合同解除訴訟中必要當事人的認定
三、立案管轄
1.行政行為與行政賠償請求的處理可分時如何審理和裁判
2.人民法院民事訴訟受案范圍的判定
四、舉證責任
1.公房承租人的舉證責任及信賴利益保護
2.行政賠償案件中行政機關可否在二審期間提供新證據
3.土地行政登記訴訟中起訴期限的認定依據及舉證責任的探究
五、訴訟時效
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訴訟的原告資格和*長起訴期限的認定
2.普遍登記背景下相對人對登記行為起訴期限的計算
六、審理裁判
房屋征收案件中僅補償決定不合理時能否單獨撤銷
附錄 房屋拆遷、土地糾紛相關規定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