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建筑的重生:日本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25298
- 條形碼:9787522825298 ; 978-7-5228-252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建筑的重生:日本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用 本書特色
★ 寺廟神社、城堡、民居、近代建筑、歷史文化街區,5大主題展現日本歷史建筑修復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變遷★ 以“復原”為焦點,回顧關于歷史建筑公共價值的討論,探索文化遺產在現代城市景觀中的新定位★ 法隆寺、姬路城、東京站、合掌造民居園、倉敷美觀地區……多項案例搭配近100幅插圖,詳細介紹日本百余年來保護歷史建筑的實踐經驗★ 附贈“興福寺建筑構圖手稿”藏書票1枚
歷史建筑的重生:日本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用 內容簡介
歷史建筑是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顯著的空間屬性與公共屬性,使得它們總是處在公眾的目光注視之下。正因如此,歷史建筑在保護與修繕方面始終面臨著諸多難題。 日本對歷史建筑的保護始于近代化之初的拆毀和破壞。大量歷史建筑的急速消失,催生了人們心中的保護意識。從古老的寺院與神社,到作為城市象征的城堡與近代建筑,再到構筑了日常生活的民居與傳統街區,對歷史建筑的評判標準在探索中不斷變化,保護對象隨之變得多元。百余年來,以此為基礎,日本完成了大量關于歷史建筑修繕與傳統景觀維護的實踐。 本書聚焦日本建立歷史建筑相關保護制度的過程,并嘗試以復原為焦點,回顧關于歷史建筑公共價值的討論。在保護歷史建筑時,如何令“歷史文化價值”“建筑藝術價值”“實用經濟價值”達到平衡,一直是需要我們共同思考的問題。
歷史建筑的重生:日本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用 目錄
歷史建筑的重生:日本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用 作者簡介
光井涉,日本文化廳文化財保護部文部技官,曾任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副教授,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長、建筑科教授。研究方向為日本建筑史與文化遺產保護。 張慧,碩士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景德鎮陶瓷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