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的位置:挑戰與博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31718
- 條形碼:9787100231718 ; 978-7-100-23171-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的位置:挑戰與博弈 本書特色
文學在當前新型的文化結構內部占有何種位置?本書通過嚴密的論述給出了新穎獨特的答案。 本書首次從文學的“審美”與“歷史”、敘事話語及文學批評的角度出發,去探討“文學的位置”,觀點新穎、論述嚴密,引人深思,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文學的位置:挑戰與博弈 內容簡介
文學在當前新型的文化結構內部占有何種位置? 本書從文學的“審美”與“歷史”、敘事話語及文學批評的角度出發,進行了深入的論述。 具體內容分為三大部分:**部分是《文學:審美與歷史視域》,主要圍繞文學的“審美”與“歷史”展開論述,文學之所以未曾被哲學、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各個學科覆蓋,“審美”的存在無疑是一個重要理由。而強烈的審美愉悅訴諸感性,但審美經驗不僅是幾件藝術作品帶來的心理潮汐,而且可能轉換為另一種歷史認知。當然,所謂的歷史認知包含不同的視角與觀念。審美的介入就是與這些視角與觀念形成積極的對話,這個對話過程就是一個 “博弈”的過程。第二部分是《古典與現代:敘事及其虛擬空間》,相對于古典文學的典雅內斂、“溫柔敦厚”,當前社會大眾更樂于享受敘事文類提供的傳奇、懸念、曲折跌宕,現代“敘事學”也遠遠超出結構主義的理論視域而擁有更為豐富的內涵。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如此強勁地介入當代敘事,互聯網正在制造各種新型的敘事話語,因此,當前文學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第三部分是《闡釋:開放與邊界》,闡釋學的現代轉折涉及的核心問題即“開放/邊界”,文學批評又是闡釋之中一個特殊的分支,并且因為闡釋獲得進入歷史縱深的路徑。這部分主要從文學批評的視角出發,圍繞“開放/邊界”反復論辯,因為如何闡釋終將涉及精神的塑造形式。
文學的位置:挑戰與博弈 目錄
文學的位置:挑戰與博弈 作者簡介
張帆,筆名南帆,1982年畢業于廈門大學,1984年研究生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曾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福建省委員會主任,福建社會科學院院長,福建省文聯主席,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會長等職務。歷任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第二批'四個一批'人才”,福建省優秀專家。 出版《文學的維度》《沖突的文學》《后革命的轉移》《無名的能量》《先鋒的多重影像》等多部學術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300余篇,30余篇文章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多次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術著作《無名的能量》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2017),散文隨筆集《辛亥年的槍聲》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7),學術著作《五種形象》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2010)。多次獲得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一等獎、福建省優秀作品一等獎等獎項。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